【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43】赵洪香:轻触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43】轻触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读杨世英老师闪小说《坤叔》有感
文/赵洪香
杨老师的闪小说,更像是一杯温开水。不像冰镇饮料喝下去,虽然爽口却刺激肠胃,也不像滚烫的开水,让人虽渴望却无处下嘴。杨老师的闪小说是沸腾过的开水,却把水温晾到刚刚好进口的程度。在杨老师的闪小说里,我们很少看到慷慨激昂、愤世嫉俗、痛彻心扉或者是欢欣鼓舞,但我们读着杨老师的文字,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却总是被轻轻触动。温暖瞬间在心底晕开,感动慢慢升腾,思考随之而至。
《坤叔》,一个看似粗粝的汉子,却心细如发,看出主人的窘境,非但不刁难,还处处替主家圆场。最后还亲自早起抓鱼,以解主家招待的燃眉之急。
庄稼人,家里穷啊,请人帮工,娘做的晚饭却很寒酸:两盘腊肉、三钵酸菜、半盆土豆汤。爹把那坛红薯酒抱到火铺上,说,大家都累了一天,没有什么菜,酒喝个够。要知道我家的田这一丘那一块的,活难做,月亮照出人影才插完三亩多,收工到家时已是夜晚9点了。
坤叔说,酒坛子都抱出了,大方,仁义!插秧这活,腰酸腿痛,用酒整整就好,哪怪菜少呢?
坤叔带头满酒一碗吞。大伙猛劲喝酒,小心吃菜。
帮忙的叔婶都是善良的人啊,而坤叔的话、坤叔带头满酒一碗吞的行动,无疑巧妙地掩饰了主家的窘迫,替主家撑起了场面。让帮忙干活的叔婶也自觉地喝酒,小心地吃菜。
不是主家刻薄帮忙的叔婶,实在是困难就摆在眼皮底下,鸡卖了要买化肥啊。
坤叔酒后山歌失言:“插秧插到哪时间?插到月亮升中天;伙食招待怎么样?三钵酸菜垒岗尖。”但却也是实情。但善良的坤叔醒过神来后,却深感不安,连夜下溪摸来一串10来条两指宽的雪花鱼,一条3斤多的鲶胡子,一大早又赶着送到主家。
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庄稼汉。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可歌可泣的传奇,然而他的善良、他的害羞、他的朴实的语言和行动却触到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人性的光辉让我们在瞬间被感动、被温暖,被唤醒。
坤叔也许只是千千万万庄稼汉子中的一员,他们也许贫穷,也许潦倒,也许粗俗,但他们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他们的身体和血液里潜伏着人性最光洁、最灿烂的一面。
不错,看得出,杨老师不仅热爱自己的土地,更热爱那片土地上朴实而善良的叔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