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36】叶雨:杨世英闪小说创作启示
杨世英闪小说创作启示
文/叶雨
起初,我望文生意,错以为他是位女士——因为他的文字细腻隽永,加上他名字后缀那个“英”字。后来得知他是侗族爷们,长期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时候,也曾感叹:自古三湘出才俊,果然不假。世英在其闪小说作品里一再推介的傩戏“咚咚推”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所在的新晃县县城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我国近代文化名人沈从文、黄永玉原籍就在新晃毗邻的凤凰县。世英在这样有文化的地方成长、工作,骨肉里内生着丰沛的文化基因。
世英闪小说选材立足于地域文化,其取材于傩文化的作品居于重要地位。《傩戏闪小说九章》无不饱含着他对家乡傩戏文化的深情关照,并获得广大读者一致好评。
世英闪小说主题集中于抒发乡村情爱、百姓心声。《荒》《守》《恋》《人人有份》《让鱼》《承诺》等极力展现侗族乡亲的故土情结、家教传承、仗义践诺,挚爱友情;《坤叔》《那年月的一只鸡》更把侗族乡亲之间那种推己及人的善良大爱描写的入情入骨,令人心灵震颤;《雕刻师》描写主人公既有文化良心又有环保观念,从而赋予作品以鲜明的时代特色。《钟馗捉鬼图》《明白了就好》则通过干部廉洁自律的故事阐述了“打铁还需自身硬”以及“父母是最好老师”的道理,从而既表达了传统美德教育重要性的呼吁也抒发了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高度关注的迫切心声。
世英闪小说含蓄内敛,温文敦厚,既无片面追求雷人情节、某某结尾,也不张扬躁进、乖张戾气横生。他的作品内容简短而丰富、情节细小而曲折,从不故作高深,能使平中见奇,展现的诚恳履行极简主义的创作景象。应当说,杨世英闪小说已经初步具备了寄丰厚于清浅,寓深刻于细小的鲜明写作个性。
如果说选材特点与主题立意的侧重是所有小说文体写作的通例,杨世英小说作品的上述特色则是他贡献于闪小说创作的宝贵经验。
世英的作品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是越写越精到,越来越被广大读者所喜爱。之所能如此,既有其对于选材、立意等创作通例的遵守,更有其在闪小说结构行文方面扎实耕作,力求使之符合闪小说文体需要的执着探索锐意创新有直接关系。世英先生不以作品数量与人比高低,而以沉着扎实的写作状态,以充分面向大众力求使自己作品接近地气,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抒发他独有的乡土情、文化观、百姓心声,并以此而取胜。
正是有了这样的文学追求才赋予他闪小说作品选材立意虽然比较集中,而每篇作品却各逞姿态、色彩斑斓,并没有陷入作品创作同质化的泥沼。我最欣赏他的地方就在于此。
中国闪小说走过许多曲折,如今已经登堂入室,即将走向新的十年。在充分肯定以往成绩的同时,我们仍应清醒认识其存在的不足。比如,理论建设不足并且仍未得到广大同仁应有重视的问题、同质化严重问题、写作态度浮躁,重数量而轻质量问题、闭目塞听妄自尊大的文风、学风问题等等。我们最需要的正是杨世英先生等这种能够扑下身子坚守正道勇于探索的精神。
借着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的机会,说出这些话,部分文友也许觉得刺耳。但我则期以“忠言逆耳利于行”,或许“红红脸”“出出汗”,能使大家头脑更加清醒。
习近平同志说:“长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致力于文艺创作、表演、研究、传播,在各自领域辛勤耕耘、服务人民,取得了显著成绩,作出了重要贡献。”又说,“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较之其他小说文体,闪小说仍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没有本钱也没有理由不正视目前存在的不足。老子说:“自知者明”。我们应该要发扬杨世英精神才能不辜负总书记对我们的厚爱与重托,真正把闪小说推向自立于小说之林的新境界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