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世海闪小说研讨会】石渔:《两张照片》的对比艺术
文/石渔
王奎山老师在《现实主义对现实的超越》一文中写道:要实现对现实具体题材的超越,除了写作者本人得有对现实的超越性认识之处,在叙述策略、叙述手段上也得有相应的改变。
左世海老师的《两张照片》正是很好了利用了对比艺术,达到了他的写作目的。
1、位置。省长的在客厅正中央,马彪父亲的在书柜的角落里。
2、大小。省长的半人高,马彪父亲的七寸大。
3、颜色。省长的彩色,马彪父亲的黑白。
4、马彪对两张照片的不同态度。抚摸着省长的照片,神情激动;拿起父亲的相片,讪笑,然后塞入书桌。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对比,马彪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家里东西都满满的,这遗像真没有个合适的地方摆挂”。150平米的住房,真没地方挂吗?是他心里根本没有父亲的位置。这篇小说似一枚小小的银针,准确地刺中了某些为官者的穴位。在这些为官者眼里,对他们仕途有用的人才是衣食父母,为此不择手段用尽一切办法接近、讨好,为日后升迁攀爬创造有利条件。殊不知,假若日后这些高官万一落马,城门失火,会不会殃及像“马彪”这些“池鱼”?
附:两张照片
文/左世海
春节期间,我去B市办事,顺便看望了在该市当局长的老同学马彪。
当了局长的马彪就是与众不同。150平米的住房,装潢的富丽堂皇。屋里的摆设自然不必细说。光是客厅正中央挂着一幅半人高的双人彩色巨照,足以引人注目。照片里一个头发稀疏、容光焕发的的老者,微笑着目视前方,旁边站着的马彪,双手与老者的右手紧握在一起,那神态,流露出一种难言的幸福与自豪。
这是谁?咋看有些眼熟。我盯着相片问马彪。
你再看看,像谁?马彪走近前,笑着让我猜。
我又仔细看了看,突然一拍脑门,叫道:这不是咱们省的赵省长吗!怎么,你和他都有交情?
哈哈,好眼力。没错,是赵省长?,马彪脸上放着光,说:去年赵省长调离咱省,到部里任职,我正好在北京出差,便前去拜访了他。马彪抚摸着相片,神情有些激动。
能与省长单独合影,厉害!我赞叹着,在马彪的指引下,又去别的房间观赏了一番。最后到他的书房后,我无意在书柜的角落里,又看到一张七寸大落有灰尘的黑白照片。
这是?我指着照片里满脸皱纹,神情忧郁的老头问。
是我乡下父亲,半年前就去世了?你看看,家里东西都满满的,这遗像真没有个合适的地方摆挂。马彪讪笑着拿起相片,瞄了一眼,然后“咣”地一声打开抽屉,将照片面朝下塞入了书桌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