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应坤闪小说研讨会27】冯丽琴:艺术折射,生活反思
文/冯丽琴
闪小说这一小说家族的新样式,在这快节奏的信息化时代,手机及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介的涌现,为碎片化阅读提供了一道可口的快餐,风行天下,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文学天空中的一道靓丽风景。许多作家创作的精品力作,给读者留下深刻影响,引起共鸣。代应坤老师的《哭娘》实在读后,让人难以忘怀。
一篇好文章的精髓,无谓乎主题鲜明,故事感人,震撼人心,有现实教育意义。小说中的哭娘命苦,丈夫死了,她一位弱女子拉扯大两个孩子,艰难生活不言而喻,她一生与命运抗争,更为不幸的是当哭娘抱着死去的儿子,面对现实沉痛的打击她却没有哭,但她滴血的心在哭泣。这样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吸引读者眼球。
闪小说以人物来命题,以人物为线索,塑造了哭娘的形象,感染力强。哭娘以“哭丧”为谋生的职业,文章极力渲染哭娘的“哭”,用以衬托哭娘的命“苦”。尤其结尾事情的突变,让哭娘抱着死去的儿子,无语无泪。是倔强还是刚强?这实在是现实的残酷折磨,让哭娘麻木伤心至极,使她过去哭丧演戏的生活无法再去扮演角色,活生生的眼前一幕,使她滴血的心在哭泣。对比鲜明,震慑力强。作者妙于巧思,妙于结尾的出其不意、出人意表。让人们在对哭娘的同情与反思中,感悟生命的脆弱和生活的无奈。哭娘的种种不幸遭遇,作者有意这样安排,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样选材构思极为巧妙,对比手法独特的使用,引起共鸣,感叹反思。同时,简洁明快的语言质朴中体现作者的老练,独特。
人生在世,生活哭笑不得。既然哭与笑的两种境界不会同时出现,那么,哭娘的命运,是所以不幸女人的缩影,涵盖折射出的艺术能量再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让人回味,久久难以平静。
附原文:哭娘
文/代应坤
哭娘不姓哭,真名叫刘李氏,住在李庄。李庄方圆二十里地,没有人不知道她的。她可以在死人坟头前连续哭泣两个小时不歇气,也可以断断续续一周之内不停声。
哭娘这大半辈子,一直过得不顺。三十二岁那年,她死了丈夫,两个孩子还没长成人;儿子三岁那年,发高烧,没钱找郎中,烧成了脑膜炎,成了智障者,二十多岁了,还打着光棍;丫头十八岁时,嫁给了外省一个小货郎,一年半载也难得回家一趟。
有人说,哭娘是天生的会哭,睹物思情,见花落泪,想不哭都难。
有人说,哭娘是见钱行事,钱多多哭,钱少少哭,没钱不哭,就这命。
有人说,哭娘之所以哭,而且哭得那么动情,是因为她生活中储存了太多的苦。
哭娘这一哭,就是几十年。
几十年来,她没有别的营生。哭丧,成了她跟儿子唯一的生活来源。
谁也不知道,她瘦小的身躯内,还有多少眼泪储备。
她渐渐感觉到,有些力不从心。
为了傻儿子,她说,她不能停。
那天,哭娘到三十铺一户人家哭丧,几十里地,全靠两条腿,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
儿子却不在屋内。
她找遍屋前屋后,还是没有儿子踪影。
在庄前大塘,她找到了儿子。
儿子已浮在水面上。
她把儿子紧紧搂在怀里。
这一次,她竟然没有哭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