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闪小说阅读网所发布闪小说作品及理论赏评作品皆为原创,如欲转载,请事先联系原作者。

[首届闪小说大赛访谈]谢素军:且得猖狂任逍遥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中国闪小说学会   发布者:阅读
热度485票  浏览108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3年12月13日 07:30
  
  十九恨,实乃谢素军。现仍匍匐于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啃书,惭愧。真正创作时间较少,作品偶偶躲藏于《杂文选刊》、《当代青年》、《青年文摘》、《青苹果》、《杂文月刊》、《都市小说》、《甘肃经济日报》等期刊杂志。曾获第二届全国杂文大赛大学组二等奖,有创作长篇小说《风花雪月的离去》,诗集《沉美史诗》。
  1、请您谈谈获奖感想?
  风含情落冬日近,空寄长笛声,已黄昏。轻雨细踏泥泞路,迟迟暮,犹似不肯归。小说文人事,身闲少年时。望晨曦,小小蚂蚁不堪寻,无寻处,唯有闪一惊。
  闲填一首《小重山》,祝贺首届闪小说大赛圆满成功,祝贺所有获奖作者以及所有参与者,相信这次大赛已经让大家或多或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些东西。
  说实话,在众多高手中,本人一介书生根本就没想过能获奖,却没料到竟然有三篇入围作品《祭品》、《梦幻》、《霸王餐》,更没想到《霸王餐》能拿银奖。所以,我得感谢小小说作家网蚂蚁版的各位斑竹,感谢他们的指点、感谢他们的帮助,尤其是肖晨老师,获奖作品是他亲手修改的,而且还作了推荐,在这里,我特别感谢他。
  当然,高兴之余,我觉得在此次大赛中,不管是获奖还是没获奖的,有非常多的作品,我是自愧不如的,在这里我就不一一提出了,相信金子的光亮,每个人都能发现。
  可惜的是,在获奖作品中在校学生作品比较少,这是一大遗憾,毕竟,一个领域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轻一代学生,尤其是在如今越来越物质化的时代,更应该挖掘校园这一片天地,扶持校园新人,这是我真心的希望。
  一句话,几多欢乐几多忧愁——
  2.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悉闪小说这一新兴文体的?您何时开始创作闪小说的?
  很久之前就有看到闪小说、蚂蚁小说等字眼了,但谈及真正的接触,应该是2009年9月初。不怕大家笑话,本人很喜欢拿一些好的文章去灌水,这样觉得很搞笑,然后把灌水文章贴到网上,觉得这是一种乐趣,没想到9月份看到网络上有个贴说我抄袭,而且是抄袭上一届金麻雀奖一等奖作品,吓人啊,我赶紧点击查看,果然是自己灌了别人的水,当然只是在网上贴出,没有在纸媒发表,解释清楚后,终于把这帖子删除了(得此教训,痛改前非,不再灌水了)。但却在这,也就是小小说作家网,第一次看了王豪鸣、彩红、清清小主等人的作品,觉得很有意思,不知不觉中,便进去了(有点应祸得福的感觉了——)。
  说创作,不敢,看到赖思仰小师妹的作品后,觉得这小女孩很不简单,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又很自由,便也学着写吧,开始是模仿,模仿多了觉得没意思,偶尔有了灵感,便也写些自己的东西,《霸王餐》便是自己第一篇干干净净的原创蚂蚁。从接触闪小说到写闪小说几乎是同一时段,可惜生活阅历较少,作品还是相当的少,但愿在将来有更多收获吧!
  3.您是从什么渠道获悉这次闪小说大赛的?您认为闪小说大赛对推动闪小说的发展有何意义?
  小小作家网和天涯社区短文故乡。两个渠道同时公布了大赛信息,一时兴起就参加了。
  一个大赛的意义关键在于其目的。闪小说大赛的目的是什么?我不排除一些人所怀疑的它可能给一些单位媒体或者一些人带来某些东西,但其真正的目标却是为了小说的一块重要阵地——闪小说的繁荣。目的的光明与正确,当然会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更多的媒体关注,这对于闪小说未来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然而,大赛还有一个灵魂,那就是推出新人,一个没有新人推出的大赛可以毫不犹豫的把其归为失败之列,闪小说大赛做到了吗?可以肯定的说,做到了。但也必须承认一点,其并不完美(虽然没有绝对完美的事,但我们还是得追求之),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作品多为名家大作,新人少,新作更少。所以很真诚的希望在下一次大赛中,能够取得更大成功,无论在关键点还是在灵魂的深处。
  4.在您读过的闪小说中,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闪小说有哪些?您认为优秀的闪小说应具有哪些特质?
  佳作颇多,但我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韦伦的公汽》:
  韦仑的公汽
  第八章那个广场
  韦仑就是这样,每天乘公汽上班下班,除了在家里洗锅涮碗看孩子,就是在单位喝茶聊天看报纸。除此之外,就是感受着公汽里的嘈杂与拥挤以及冷眼旁观着街上的嘈杂与拥挤。
  忽然有一天,坐在公汽上的韦仑看到市中心有个很大很大的广场,那里绿树成荫,各色的小花在草丛中探出头来竞相绽放,清澈的小溪缓缓流淌,几个裹着泥土的孩子从小溪里挖出泥来,捏着各种造型的小动物,几对情侣相依相偎说着情话……
  韦仑贪婪地看着,忘了自己。
  很快,公汽驶了过去,车窗外仍是嘈杂与拥挤的行人和车辆。
  韦仑不无自嘲地苦笑一下,自己在这个城市里生活了十几年,居然不知道这里有这样美的一个广场。
  而且,韦仑坐着公汽来来回回无数次路过这里,竟然一直没有看到。
  韦仑问身边的人:“刚才经过的是一个什么广场?”
  被问的人摇头,韦仑就失望。
  再经过那个广场时,韦仑大声喊:“停车,停车,我要下车!”
  满车的人都看他,目光里充满着惊奇与不解。
  售票员哼了一声:“神经病!”
  公汽没有停,继续往前开。很快,那个广场在韦仑的视线里消失了。
  那天,韦仑请了一天假,沿着从家里到单位的路线缓缓步行着,试图找到那个有花有草有泥土气息的广场,然而直到韦仑到了单位,也没能看到那个广场,满眼都是嘈杂与拥挤的行人和车辆。
  韦仑问街上的行人:“附近哪里有一个广场?”
  被问的人摇头,不知道,或许是没有。
  第十章好心的韦仑
  那个抱小孩的妇女上了公汽时,已经没有座位了。
  售票员喊,麻烦哪位起来给抱小孩的让个座?
  坐着的人就都把目光别向窗外,仿佛没听见也没看见。
  坐在最前面的韦仑就站起来说,你坐这儿吧。
  那个抱小孩的妇女说声谢谢,却没有抱着小孩坐下,而是把小孩放在座位上,自己站在旁边。
  韦仑看到,心里就不顺,想,我是让你抱着小孩坐的,这样算什么?
  但不好说出口。
  过了一站,坐在那个妇女旁边的一位位乘客下车了,空出一个坐位。韦仑正要往下坐,动作慢了些,那个妇女已一屁股坐下。
  韦仑的心里就更不顺,但也不好说什么。
  又到了一站,跟前又有一位乘客下车了,又空出一个坐位。
  那个妇女看看韦仑,说,你快坐吧!
  韦仑赌气似地不坐,就站着。
  空着的座位很快被别人填补了。
  又过了几站,车上的乘客基本下完了,空出好多个座位,但韦仑依然站着,不坐。
  韦仑就站在那个妇女身旁。
  韦仑想,看你还好意思吗?
  那个妇女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警惕地看了韦仑一眼,忽然站起来,抱起小孩向车厢后面走去,坐的离韦仑远远的,一边把挎在肩上的包挪到双腿上,两只手紧紧按着。
  第十二章公平
  韦仑忽然想,乘公汽的人花一样的钱,为什么有的人坐着,有的人却只能站着?
  这不公平。
  应该是,要么大伙都站着,要么大伙都坐着,要么从票价上区分开来,坐是坐的票,站是站的票。
  韦仑站着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特别吃亏。
  觉得自己吃亏的韦仑就想方设法弥补。怎么弥补?就是尽可能坐到座位上,而不是站着。站着就吃亏。
  每天早晨上班的时候好说,因为是始发站,人不多,一般情况下,韦仑都能找到座位;但是中午下班的时候因为从半途上车,几乎是没有座位的,等到公汽上的人下得差不多了,座位是空出来了,可韦仑差不多也到站了。
  终于,韦仑想出一个好办法。
  有四种人无论什么时候上车都能找到座位,一是孕妇,二是老人,三是抱小孩的人,四是残疾人。
  韦仑就装成了一个残疾人。
  为了装得逼真,韦仑买了一付拐杖拄着。上公汽的时候,人们都不和他挤,让他先上。上车之后如果还有座位,不用说,那肯定是韦仑的,没人和他抢;如果没有座位,售票员就会要求别人给他让座。
  坐在座位上的韦仑就觉得这回公平了。
  但慢慢地,韦仑发现,他离开拐杖的时候,走路总是一拐一拐的,想了好多办法纠正都无效。
  现在的韦仑走路仍是一拐一拐的。
  第十三章迷失
  韦仑第一次见到雅,是在公汽上。彼此不认识,两人的座位紧挨着,两人的身体也紧挨着,随着车身的摇晃,韦仑时时能感觉到雅的柔软的身体给他带来的刺激。有时,韦仑的整个身体侧压在雅身上,韦仑说:“对不起!”雅说:“没关系!”两人都红着脸,对视着,似乎在传递着某种信息。
  韦仑第二次见到雅,也是在公汽上,人多,无座,两个人面对面站着,随着车身的摇晃,彼此的脸时不时地碰撞在一起,胸部紧贴着,彼此能听到对方的激动而热烈的心跳,却不说话,然而仿佛早有了一种心有灵屡的默契。
  韦仑第三次见到雅,仍是在公汽上,两人并排坐着,从前的羞涩渐渐消退,对视的目光也变和坦然而充满期待.韦仑说:“你,你叫什么名字?”雅说:“我,我叫雅。你,你呢?”韦仑说:“我,我叫韦仑。”吞吞吐吐地,两人完成了最重要的对接。
  韦仑第四次见到雅,还是在公汽上,两人并排站着,已无话不谈。从天下事到国事,从国事到家事,各自卖弄着有限的学识,不自觉地释放着对对方的吸引。
  韦仑第五次见到雅,依然在公汽上,两人依偎在宽阔的后大座上。那一次,韦仑胆怯地吻了雅,雅没有拒绝。
  韦仑第六次见到雅,同样在公汽上,两人同样依偎在宽阔的后大座上。那一次,韦仑深情地吻了雅,雅积极回应。
  韦仑第七次见到雅,还是在公汽上。韦仑说:“嫁给我吧!”雅格格地笑,说:“可能吗?”韦仑也自失地一笑,摇摇头,望向窗外如织的人流,忽然觉得兴味索然,只想快点下车。
  韦仑再也没有见到雅。
  第十五章守恒
  公汽上已挤满了人,但每到一站,还是不停地有人往上挤。
  当然,也有下车的。
  但韦仑觉得越来越挤了,尽管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并不多许多。
  这是一件奇怪的事。韦仑有了这个疑问,就特别留意了几回,上车的人和下车的人数量相等时,但车上分明更挤了。
  应该不会是这样的。韦仑知道守恒的道理,一种形态的事物转变为另一种形态,它的质量是不会变的,应始终守恒。那么,有人上车,有人下车,为什么车上会越来越挤呢?理论上不成立。
  韦仑忽然想起他的手机。韦仑经常用手机储存一些电子文件,可是韦仑把这些文件全部删除以后,手机的容量就没有原先那么大了。所以,使用几回就得将手机格式化,格式化之后,手机的容量就恢复如初。韦仑知道,这是那些文件留下的垃圾碎片占用了空间。
  那么,是不是这些乘客留下了垃圾占用了公汽的空间呢?
  韦仑下意识地四处寻找,并没有发现垃圾。乘客们上车时带的东西下车时都带走了,如果允许的话,可能还要带走更多的东西,绝对不会留下东西;即使不慎留下,也会很快有其他人带走的。应该说,公汽上不会留下多余的东西。
  为了进一步查明原因,韦仑有几回下车后称了下自己的体重,六十八公斤,一点没少,甚至有一回还多出二两。但韦仑并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这样,如果别人也是这样的话,那么质量守恒的定律就未必永远成立。
  韦仑甚至为自己的这个新发现而兴奋。
  但多年以后的韦仑渐渐地发现自己的头发稀疏了,脸上的光彩也没了,内心的激情也少了,还有好多东西丢失了。韦仑想,是不是都丢在公汽上了?
  总结起来,我只认可一种特质,把现实融于荒诞,把真实融于虚幻。闪小说有了哲学的味道,那一定是个巨大成功,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5.当前的闪小说创作还存在哪些不足?
  短短时间内,闪小说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了。当然,如果说不足的话,我只能说点个人感觉了。
  一、不要说文学与商业无关,其实文学必须借助商业的力量,在这点上闪小说对市场的利用还不够。
  二、深度在挖掘,但高度总觉得不够,在我们的闪小说作品中,能看到多少《德军留下了什么》那样的作品?关于民族、国家等等流传千古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有所缺乏。
  三、闪小说在校园的影响力不够,身在学校,很难看到闪小说比赛或者有关闪小说的活动,这块领域一定得把握好。
  四、至于闪小说创作上的光光点点,有诸多前辈讨论,在此就不累述了。
  五、有一点,发现一些好的闪小说都带着荒诞味,这很不错,只是荒诞的东西还是得荒诞的真实,且不可因荒诞而荒诞,尽管我个人是极其热爱荒诞的——
  6.闪小说横空出世后,越来越受到众多报刊杂志的青睐与广大读者的喜爱,作者也越来越多,包括不少小小说作家也创作闪小说,请您谈一谈,在当前这种良好的环境下,闪小说该如何趁势而上?
  如果在这里大谈闪小说的创作技巧以及文学性等等,那我肯定会被人笑死,所以就不在各位前辈老师面前班门弄斧了,不过,作为在校学生,我还是想从学生这一角度谈谈想法。
  学生是任何一个领域最重要的生力军,闪小说也不例外。如果想要闪小说后继有人发扬光大,主动走进校园是必然的选择。
  那么,先说走进校园的好处:第一点,读者多为学生,读者的扩大必然能让闪小说有更多的生存空间。其次呢,校园是最具宣传力的地点之一,闪小说的进入必然带来影响面的扩大。第三点,学生的创作将为闪小说带来绝对新鲜的血液,并且培养未来的新人。
  既然如此,闪小说应该如何跨进校园?很简单,只要闪小说愿意。
  可以与校园社团和文学社建立固定关系,在每个学期上百次的校园活动中只要有一两次闪小说的征文或者宣讲活动就够了——
  只要有一两个知名作家来校园做做演讲,闪小说将瞬间传遍校园,当然,这也需要实力和技巧。
  或许我们的作家协会,无论是省级的或市级的,都可以与教育厅局或者校宣传部联系做做活动,互相“利用”一下。
  至于经费嘛,我相信在学校搞活动绝对比在任何其它地方都便宜。
  最后,寄语闪小说:
  紫色兰花,软枝羞赧,苍穹云卷风淡。曲径偏坡,窥蚂蚁伸懒。恐惊意,假借绿茵滴露沾衣,慌把闲书长签遮眼。短短数行,总平生稀见。
  恍惚间,犹记闪小说;笔触处,落得心跄连。忆昔长篇大作,慨叹玉难再。纵消然、沉迷文学圈;眼帘开,已是新版面。欲点击、半分痛楚,灵感今何在。

TAG: 小说
顶:43 踩:51
阅读感觉评分:
当前平均分:85.04 (206次打分)
【已经有185人表态】
32票
经典
24票
精品
29票
佳作
27票
28票
还好
28票
一般
17票
很一般
阅读上一篇 阅读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