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拉闪小说研讨会74】杨希珍: 失去后才知道可贵
——读朵拉闪小说《害怕的自由》有感
文/杨希珍
有人说:“人生有两种痛苦,一种是努力的痛苦,一种是后悔的痛苦,但后者却大于前者千百倍。”朵拉的闪小说《害怕的自由》,恰好印证了这一说法。失去后才知道拥有的可贵,这是人类一种怎样的痛苦与悲哀?
“葬礼终于过去了。‘剩下她一个人……’”小说开篇为全文奠定了凄凉、悲伤、孤独、寂寞的基调。
“不必担心。平时她常埋怨,久病的丈夫的拖累,害她失去许多生活乐趣,你看到吗?她都没哭呢!这下子,她可高兴了。”从亲戚们的议论中,传递出她与丈夫生前之间的关系以及目前的状况。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试想,如果孩子、妻子有足够的责任和担当,那么,还会有上述的说法吗?人生的起起落落,总会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独自承担,坦然面对。生活中,有人乐观、心态好,无论是亲人生病,还是家里贫穷,他们总是不离不弃,脸上挂着笑容,心里充满阳光,无怨无悔地携手共进。因此,又有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的说法。可见,只要子女孝顺,只要夫妻恩爱,人生无论遭遇怎样的困境,陷入怎样的低谷,他们都能和睦相处,共度难关。然而,现实中,不负责任的人确也比比皆是。
报载,曾有一个女护工在北京工作,她的爱人去北京看她,酒后跟人打架被砸伤头,手术后成了植物人。女护工因为没钱,想放弃。其他护工劝她叫救护车把他送到家里,至少让家里人见他一面。女护工说没钱,想一走了之,以后再找个男人嫁了。其他护工说:“自己的爱人就算死了,也不能撒手不管啊。”劝了一夜,第二天起来发现,那个女护工还是消失了。据说他爱人被送进太平间的时候,连件衣服都没有,脱掉病号服就用医院的一块床单裹着走了。而女护工再也没有出现过。
《害怕的自由》中,当“亲戚朋友一一告辞”、女儿也要回去时,“她终于哭出声来:‘不,不,我好怕,怕一个人,怕死了也没人知道。’”多么凄凉的哭泣,多么孤独的呼喊!一个曾经渴望自由的人,当真正的自由摆在她面前时,她为什么又要拒绝自由呢?
有些东西,拥有时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是累赘,可一旦失去了,方知道它存在的价值与珍贵。小说中的她,还算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尽管平时她把他看成是累赘,有抱怨、有委屈,甚至觉得他限制了自己的自由,但是,她还是陪他走到了最后,并为他举行了葬礼。尽管那种感情是淡漠的。他走了之后,她才忽然发现,这种淡漠的感情是她生命中多么可贵的一部分!没有了相依相伴的他,她“怕死了也没人知道”!
人的一生,贫穷时渴望财富,孤寂时渴望伴侣,失去时懂得珍惜,死亡时留恋生命……树身上最坚硬的地方,是受伤后结痂的疤痕;人心里最痛苦的时候,是失去后才知道珍贵。
人生苦短,要来的阻挡不了,要去的挽留不住。重要的是藏在细枝末节里的那些使你恨,使你爱,使你哭,使你痛,使你终身难忘的情结,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读朵拉老师的闪小说,让我们在平淡中体会到了真情,在平凡中悟出了哲理。
附原文:
害怕的自由
文/朵拉
葬礼终于过去了。
“剩下她一个人…”
“不必担心。平时她常埋怨,久病的丈夫的拖累,害她失去许多生活乐趣,你看到吗?她都没哭呢!这下子,她可高兴了。”
亲戚朋友一一告辞,房子即时空阔起来。
女儿阿秀说:“妈,我也要回去了。”
“阿秀,你能不能带我一起过去你那边住?”
“咦,妈妈,你不是常常说一个人住比较自由吗?”女儿惊讶地问。
她终于哭出声来:“不,不,我好怕,怕一个人,怕死了也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