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拉闪小说研讨会37】廖小权:读朵拉闪小说《不在》有感
读朵拉闪小说《不在》有感
文/廖小权
我是闪小说初学者,目前还是门外汉,在读前辈们的作品时,总怀着一颗学习的心,怀着对文字的敬畏和对作家的敬重。朵拉老师是著名作家,她的作品主题深邃、厚重,行文细腻、波澜不惊,哲理性强,阅读给人快感,读后给人启迪。
朵拉老师的佳作《不在》,情节上只切取了很短的一段,但短并不是没有波澜,这波澜主要体现在“她”的心理变化上。开篇写出了“她”见到“我”时的惊喜:“她”的语言“啊!原来你在这里!”连用两个感叹号,后边“她”的神态“微笑”、“修长的单眼皮,圆睁着眼睛时变得很大。”在“我”回忆了以前相见的情形后,“她”问一句“真的是你吗?”而后“微笑,两边嘴角往上扬,脸发光一样亮了起来。”神态的刻画,烘托出了“她”的惊喜心理,同时,这句问话“真的是你吗?”也隐隐地透露出一种怀疑,为下文“她”的心理变化做出了铺垫。果然,在“我”确定的回答后,“她突然把手收回去。脸上闪着的光彩黯了下去。”一句“你们很像”写出了“她”内心的判断。之后“眼睛的焦点不再对准我,她望着我背后的人群。那样遥远,缺乏视觉焦点的单眼皮眼睛,在寻找什么一样,里边盈满哀伤。”“她”的哀伤引人思索,“我”也开始思考:“我伫着没动。要碰到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并非易事。她是。我是。很困难。人潮汹涌而来,又汹涌而去。她不是。我也不是。”“我”的心理刻画揭示了闪小说的主题。
朵拉老师的佳作《不在》语言精练,可以说是惜墨如金,字字珠玑,极具诗意美。在刻画人物神态时,没有华丽的用词,却十分传神。结尾写“我”的心理部分,语言充满诗意:“我伫着没动。要碰到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并非易事。她是。我是。很困难。人潮汹涌而来,又汹涌而去。她不是。我也不是。”这简直就是富含哲理的诗句。
一篇作品的生命力最主要还是取决于主题。朵拉老师这篇《不在》,与其说是写一对故人的见面,倒不如理解成“我”与灵魂的对面。作家把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浓缩在简短的情节中,艺术演绎,引人思索。“要碰到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并非易事。她是。我是。很困难。人潮汹涌而来,又汹涌而去。她不是。我也不是。”世事沧桑,我们都有曾经的“在”,而现在都“不在”了!这篇充满哲理的闪小说,生命线无疑是很长的。
朵拉老师的作品底蕴深厚,以我的理解能力还参悟不透,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粗浅的学习心得,请朋友们斧正。不妥之处也请朵拉老师原谅!(980字)
联系QQ:2867600366
附原作:《不在》
“啊!原来你在这里!”她走近来,微笑地伸出手。
我看着她修长的单眼皮,圆睁着眼睛时变得很大。
那时我对她说:“你是我见过最大眼睛的单眼皮女郎。”
“真的吗?”她不是不相信的口吻,只是自然地回应。
“真的。”我点头,很出力地。
“真的是你吗?”她微笑,两边嘴角往上扬,脸发光一样亮了起来。
“是我。”我伸出手,“我当然是我。”
她突然把手收回去。
脸上闪着的光彩黯了下去。
“你们很像。”
她不是对我说话,是自己喃喃。
“真的很像。”
眼睛的焦点不再对准我,她望着我背后的人群。
那样遥远,缺乏视觉焦点的单眼皮眼睛,在寻找什么一样,里边盈满哀伤。
我伫着没动。
要碰到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并非易事。
她是。我是。很困难。
人潮汹涌而来,又汹涌而去。
她不是。
我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