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凌闪小说研讨会01】杨功战:为战后沙场上挣扎的生灵绘速写
为战后沙场上挣扎的生灵绘速写
—泰华作家梦凌闪小说《放羊的孩子》读后
文/杨功战
战争与爱情永远是文学的两大主题。关于战争的作品,无论是煌煌长篇巨著,还是中短篇小说,都留下了不少经典之作。对于战后的那片土地,以及在那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作家们似乎少了关注,偶尔走过也只是走马观花,来到古战场凭吊一番,发一些不痛不痒的思古之幽情。
泰华作家梦凌女士同样也有文人的这一习性,把目光投向了这片曾经的战场。她的目之所及,不仅仅是渐渐远去的连天烽火,而是还在这片土地上挣扎的生灵。情之所至,她挥笔为这里的生灵勾画了一幅速写。速写的题目就是《放羊的孩子》。
开篇是头上扎着俩小辫的阿妮挥着木棍赶着羊上山坡,这本是一派田园牧歌似的景象。只是后边一百米的林辉夫妇俩的扁担、探测器让读者悬起了心。原来越寮边境的人们以探测和拆除炸弹为生。仅此一句交待,告诉读者,平静的田园牧歌生活其实无异于刀口舔血的行走江湖。
时刻提心吊胆的林嫂的“万一………”被林辉喝止了,可是转过身林辉的眼睛也湿润了。因为他们的俩儿子都是为此送了性命,怨谁呢?只能怨越战时期的美国鬼子扔下的成千上万的炸弹。至此作者把背景交待清楚,至于越战何等的惨烈,作者只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带过,看似不著一字,其实包含千言万语,这里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万一”还是发生了。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阿妮瘦小的身子和幼稚的惨叫一起消失了。亲眼面对女儿的消失,林嫂晕倒了,林辉劝慰着“肚子里三个月的孩子,还需要你……”看到这里,文中的林辉似乎和余华的《活着》里的老人有点近似。只是那个老人在历尽劫难之后依然倔强的活着;而林辉却龟缩在儿女们的尸骸下苟活着。
林嫂终于看透了这个男人,为了自己苟活,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骨肉,林嫂哭着笑着走向山坡,她崩溃了。
悲剧的发生,表层现象是男人的懦弱引起的,其实深层次探究,这笔帐还得算到长达数年的越战头上。
梦凌女士虽说有文人们凭吊古战场的习性,不过因为她生活在泰国这个尊崇佛教的国度,心里自然浸润了比一般文人更多的悲悯情怀,所以她的笔也更能触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灵魂深处。
《放羊的孩子》就像一幅速写,略略几笔,就勾勒出天真烂漫的阿妮,爱女心切的林嫂,懦弱无能的林辉,还有一群懵然的羊;短短几百字,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感。如果抻长了,甚至可以是一个不错的中短篇。
看完这篇闪小说,忽然想起千年前的《捕蛇者说》,生逢乱世的人们啊,命如蝼蚁。
但愿世界上从此再无战争,但愿“阿妮”们赶着羊儿无忧无虑地哼唱着悠扬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