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也说商机---楠菲闪小说《困惑商机》赏析
读《困惑商机》,让人首先感受到的是语言优美!其次是词句时尚:“春夏之交,老残出趟远门,江湖行情令其困惑难耐。”“江湖行情”,“困惑难耐”,这两个词语,让人感觉:作者应该是时尚青年,又或者是一个腹中饱藏诗书的儒雅之士。明明是就是隔壁的小孩哭闹不停,可作者却说:“是隔壁的'小少爷'痛哭流涕,直闹得鸡犬不宁。”这里,别看作者只是把“孩子”两个字换成了“小少爷”三个字,其实,这其中包涵的意义可是深很刻的哦!
多年来,随着计划生育的不断实施,孩子是越来越少了,所以,生活中,涌现出了很多的“小皇帝”,他们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的宝贝,可以说,哪怕他们是想要天上的月亮,这一伙人亲人都会眼不眨、手不颤地想方设法去弄。而这些孩子,往往又被亲人、朋友等热心地称为“小少爷”,所以,我认为作者又是时尚的!
文中,尽管老残被烦得够呛,可他还是“一路春风”,被火车“拖到了南京”,这个“一路春风”,给人的感觉是清新和魅力的,诗一样的意境也同时出现在了读者的心里;大家都知道:“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杜牧《清明》诗中的一句,但是这个“清明时节雨纷纷”,不是随处都可见的,老残在北京工作,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象,在北京这个内陆城市里,它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很难出现这种季雨的。
老残虽然是到达目的了,但他却不敢耽搁,因为他是去办事的,然而,作者却在这里做了巧安排,让老残的身份证丢了,所以他才有了老家补办身份证时,一路游玩的机会,才会去感受5.1的票紧,才会转道上海去南昌,才会在不同的车上大开眼界,由开始的“军用真牛皮带”,到后来的“卖牙具、卖陀螺、卖充电器等”,老残很机灵,毕竟是在大城市北京工作的,所以不像车上的农民那样见幺喝就买,老残观察还仔细,明白地分辨这些人吆喝地语法技巧都如出一辙,而且还总结出:“巴结个列车长合伙经营,一天准赚个千八百;巴结个段长就可以经营一批车;巴结个局长就可以经营一大批车;巴结铁道部长,不就垄断全国铁路客运车厢市场吗?对呀,给铁道部长准备一份‘厚礼’。”
如果说,没有身份证被丢一事,那么老残就会顺顺利利办完事回北京,不会遇见那车上不同的吆喝了,更不会总结出那最后的“厚礼”。
文章不仅写得幽默,而且还透着时尚,从文笔中,从作者的语气里,我觉得作者应该是北京人,呵呵,估计不会错!
从文章的内容看,取《困惑商机》为本文的标题,感觉好像有些文不对题,但本文的妙就妙在了标题,它应该也是本文的闪点,故事虽然描写的是老残出远门,以及他在路上的所见所闻,但是,这所见所闻也正是老残所困惑的,其实也是作者设置的困惑,因为车上全是这些拙劣的营销行为。
《困惑商机》,其实也是从侧面来反应了一些社会现象,相信,在火车上,很多的人,都感受过这些营销的吧!就算没有营销,相信也是知道车上物品的珍贵的,比如说:卖汽水、冰棍,虽然都是一个厂家出来的东西,但是在车上买,价格会高出平常的好几倍,但需要,你又不得不买。
应该说,作者南菲是一个很优秀的作家,他很善于寻找题材,把这个人们司空见惯的普通行为,很艺术的用闪小说这一形式给表现了出来。
困惑商机,其实也不困惑,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动脑,不但不会被欺骗,还会像文中的老残一样,总结出商机的真正秘密,从而赢得商机。
楠菲
春夏之交,老残出趟远门,江湖行情令其困惑难耐。
老残卷靠在直快一角。从北京出发,还算顺利,就是隔壁“小少爷”痛哭流涕,直闹得鸡犬不宁;一路春风,把他拖到南京,他才感觉“清明时节雨纷纷”。
下车不敢耽搁,必须支起身架办事,结果因身份证丢失,只能回趟老家补办。于是改道上海,5.1票紧,他还是马不停蹄的钻进了上海至南昌的普快。总算可以倚窗消消疲倦吧?这车却让他大开眼界:“军用真牛皮带,专门为出口日本制作,成本一百多块,现在为了促销,只卖20!数量有限,先买先得!”一位身穿列车乘务员制服的人在大声吆喝。老残一看这就是农民卖货,忽悠农民。军用品应为专用,怎么又“出口”?既然是出口,那还用得着廉价推销吗?“一加一等于二”的智能试题:此地无银三百两。车上还真卖疯了,直闹得他头越来越大。
文中,尽管老残被烦得够呛,可他还是“一路春风”,被火车“拖到了南京”,这个“一路春风”,给人的感觉是清新和魅力的,诗一样的意境也同时出现在了读者的心里;大家都知道:“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杜牧《清明》诗中的一句,但是这个“清明时节雨纷纷”,不是随处都可见的,老残在北京工作,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象,在北京这个内陆城市里,它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很难出现这种季雨的。
老残虽然是到达目的了,但他却不敢耽搁,因为他是去办事的,然而,作者却在这里做了巧安排,让老残的身份证丢了,所以他才有了老家补办身份证时,一路游玩的机会,才会去感受5.1的票紧,才会转道上海去南昌,才会在不同的车上大开眼界,由开始的“军用真牛皮带”,到后来的“卖牙具、卖陀螺、卖充电器等”,老残很机灵,毕竟是在大城市北京工作的,所以不像车上的农民那样见幺喝就买,老残观察还仔细,明白地分辨这些人吆喝地语法技巧都如出一辙,而且还总结出:“巴结个列车长合伙经营,一天准赚个千八百;巴结个段长就可以经营一批车;巴结个局长就可以经营一大批车;巴结铁道部长,不就垄断全国铁路客运车厢市场吗?对呀,给铁道部长准备一份‘厚礼’。”
如果说,没有身份证被丢一事,那么老残就会顺顺利利办完事回北京,不会遇见那车上不同的吆喝了,更不会总结出那最后的“厚礼”。
文章不仅写得幽默,而且还透着时尚,从文笔中,从作者的语气里,我觉得作者应该是北京人,呵呵,估计不会错!
从文章的内容看,取《困惑商机》为本文的标题,感觉好像有些文不对题,但本文的妙就妙在了标题,它应该也是本文的闪点,故事虽然描写的是老残出远门,以及他在路上的所见所闻,但是,这所见所闻也正是老残所困惑的,其实也是作者设置的困惑,因为车上全是这些拙劣的营销行为。
《困惑商机》,其实也是从侧面来反应了一些社会现象,相信,在火车上,很多的人,都感受过这些营销的吧!就算没有营销,相信也是知道车上物品的珍贵的,比如说:卖汽水、冰棍,虽然都是一个厂家出来的东西,但是在车上买,价格会高出平常的好几倍,但需要,你又不得不买。
应该说,作者南菲是一个很优秀的作家,他很善于寻找题材,把这个人们司空见惯的普通行为,很艺术的用闪小说这一形式给表现了出来。
困惑商机,其实也不困惑,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动脑,不但不会被欺骗,还会像文中的老残一样,总结出商机的真正秘密,从而赢得商机。
附原文
困惑商机
楠菲
春夏之交,老残出趟远门,江湖行情令其困惑难耐。
老残卷靠在直快一角。从北京出发,还算顺利,就是隔壁“小少爷”痛哭流涕,直闹得鸡犬不宁;一路春风,把他拖到南京,他才感觉“清明时节雨纷纷”。
下车不敢耽搁,必须支起身架办事,结果因身份证丢失,只能回趟老家补办。于是改道上海,5.1票紧,他还是马不停蹄的钻进了上海至南昌的普快。总算可以倚窗消消疲倦吧?这车却让他大开眼界:“军用真牛皮带,专门为出口日本制作,成本一百多块,现在为了促销,只卖20!数量有限,先买先得!”一位身穿列车乘务员制服的人在大声吆喝。老残一看这就是农民卖货,忽悠农民。军用品应为专用,怎么又“出口”?既然是出口,那还用得着廉价推销吗?“一加一等于二”的智能试题:此地无银三百两。车上还真卖疯了,直闹得他头越来越大。
过后,刚准备合眼,又来几番同样装扮的吆喝,卖牙具、卖陀螺、卖充电器等,语法技巧如出一辙。后来由南昌返南京,再从南京回北京,此等买卖司空见惯。一周之旅,让老残昏昏欲坠,精疲力竭。累归累,可老残悟出了一条商机:巴结个列车长合伙经营,一天准赚个千八百;巴结个段长就可以经营一批车;巴结个局长就可以经营一大批车;巴结铁道部长,不就垄断全国铁路客运车厢市场吗?对呀,给铁道部长准备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