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主题的构筑-读菲华作家林素玲《今晚有月亮》
在菲华女作家林素玲的作品里,常常会有一种景物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神的微笑》中那尊表情会变化的神像;《赏花》中水池里突然变美了的小花,还有本文里那最后才被“发现”的月亮。在每个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作者并没有刻意地花很多笔墨去面面俱到地描写它们,它们之所以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乃是因为作者有意识地赋予了它们某些特殊“功能”:作者通过这些景物,间接地刻画了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变化。这样的表达手法,即节省了大量关于心理描写的笔墨,又使小说显得更含蓄,更有韵味。
然而,我们在《今晚有月亮》这篇闪小说里,并不仅仅见到这一个亮点,文章尤为突出的,就是能够在短短的五、六百字篇幅中同时完整、深刻地表达了两个主题。
第一个主题指向当今社会某些家长及师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的失当和责任心的缺失。“要怪就要怪那莫名其妙的考试,几次不及格被拒绝於学校门外;要怪就怪那些爱恨交织的死党;要怪就怪那些可恶的老板不给他机会”“我被赶出来,他们说我是小偷,我只是不会读书,但是我没有偷东西,呼呼……”这是多么的相似,一个因为几次考试不及格便被拒之校门外,一个因为“不会读书”而被冠以小偷之名赶了出来。武明和路边小孩,一个已成年,一个未成年,两个有着相似经历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碰巧相遇了,这暗示了什么呢?应该可以说,它暗示了一种普遍性,如此,文章就因为这次的巧遇而变得有厚度了,也因此增加了这一主题在读者心目中的份量。
与第一个主题构筑方法不同,在文章前阶段我们并没有发现第二主题的存在,情节发展到最后,才在不经意间显示出来,这一个主题是通过情节发展趋势突然逆转而产生的。武明原本是想去实施他的“计划”的,而这个计划却因为路边小孩的出现而流产了。孩子的遭遇激活了武明的记忆,相似的经历唤醒了他心底深处潜伏着的善良本性,武明终于放弃了那不可告人的计划,当他决定放弃时,在孩子的提示下,才发现原来“今晚有月亮”,这一刻,他成功地实现了人性的回归。
实际上,由于篇幅的短小,我们经常感觉到,想把一个主题表达好已经很不容易了,正因此,本文能做到同时呈现两重主题,则更体现了作者创作功底的深厚,也更彰显了此类精短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
附原文:
今晚有月亮
菲律滨◎林素玲
听说又是台风天,天气预报今晚会有强大颶风登陆。
武明拿出一个小簿子,嘴角露出一丝狞笑。簿本每页都有一些名字、地址、上下班时间、个人资料。他用红色圆珠笔圈了几个今晚的倒楣鬼。
“就是你们,今晚你们将再帮我家添置几个宝贝了,嘿嘿!”
看看小斗室裡的电视机是邻居陈先生的,床边收音机是对面施太太的……这些都是神不知鬼不觉从他们家“搬”来的战利品。
要怪就要怪那莫名其妙的考试,几次不及格被拒绝於学校门外;要怪就怪那些爱恨交织的死党;要怪就怪那些可恶的老板不给他机会;要怪就怪那欺人太甚的命运;要怪就怪老天爷给他一双好手,嘿嘿……“反正要活著,老天不让我赚到钱,就只有大显身手了。”一次、两次、三次……,他早已习惯成自然,也承认自己是个坏蛋,因为大家都这么认為。
“天助我也!没有月亮好办事,下大雨停电更妙!”其实月亮是什么样的,漂不漂亮,他早已忘记。
“A街N号,没错。”他喃喃自语著,“奇怪,不是说有台风吗?怎么那麼平静?”
“呼呼……”路边一个小孩正在哭泣。他好奇的靠近,“******************,需要帮忙吗?”
“我被赶出来,他们说我是小偷,我只是不会读书,但是我没有偷东西,呼呼……”好像看到了十几年前的自己,恻隐之心,他取出刚刚在一家路摊偷来的包子给小孩,“不哭,不哭,我相信你,你不是小偷……”
“大哥哥,你真好,你是大善人。我不是小偷,我们都是好人……你可以多陪我吗?我一个人怕怕……我不是小偷……”
“是的,你不是小偷,我们都是好人,你不是小偷,我们都是好人……”
“大哥哥,你看天上的月亮好漂亮!”
“月亮,今晚有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