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式的成功运用-读马长山《虹》
同一种模式的运用,在不同作者手上,就会被运用出各自不同的特色。正因为这千变万化不同特色的呈现,才使得欧.亨利式的结尾虽在小小说与闪小说中屡见不鲜,却依然能屡屡奏效。
由于闪小说篇幅的限制,尤其在早期210字符限制下的创作,要将一篇文章写得一波三折,是有相当的难度的,而既要写得有韵味,有内函,有波折,又要不露声色地成功制造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更需要厚实的积淀和纯熟的技巧。从对马长山老师的这篇《虹》的阅读中,或许可以窥见他厚实文学积淀中的冰山之一角。
“我因与妻子性格不和而友好分手”这开篇第一句,完成了两件事情:一、“友好分手”四个字为结尾埋下伏笔,使得结尾的“出人意料”成为情理之中的事。二、分手是因为性格不和,不是别的原因。换言之,也就有可能双方之间依然有感情在,这也就为接下来故事的发生铺垫上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基础。
“五年来,有个叫虹的离异女人经常来帮我收拾一下。/虹美丽而聪颖。她也是因为与前夫性格不合而离婚的。”这两段的交代不动声色地将读者的思维引向歧路。我想,这个时候我们只会稍微注意到事情好像有点巧合,却不会去考虑虹与“前妻”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关联。这是因为作者所使出的“障眼法”奏了效的缘故,障眼法在哪里呢?就在这一句里“有个叫虹的离异女人”;还有这一句“她也是因为与前夫性格不合而离婚的”,其实,作者只是换了一个叙述角度,稍稍“陌生化”了一下,便引起了我们的误会,而这个误会,正是作者所要达到的目的。接下来的叙述中,作者继续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开:“我”和虹共进烛光晚餐,然后,当晚虹在“我”这里过了夜。这样的情节,不能不令人产生一些联想,然而,就在我们刚刚准备展开想象的翅膀,却被故事中“无情的事实”给挡了回来:“当夜无故事。我们在不同的房间安然入睡。”。此时,读者朋友们或许已暂时将“前妻”忘却,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一个更吸引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出现了一些波折,我们不得不全神贯注地关注它,而就在我们欲罢不能,急于想知道这对同命鸳鸯的感情走向时,作者却戛然而止,接着,他从容地抛出真相。
附原文
虹
马长山
我因与妻子性格不合而友好分手。
五年来,有个叫虹的离异女人经常来帮我收拾一下。
虹美丽而聪颖。她也是因为与前夫性格不合而离婚的。
有一天傍晚,虹过来帮我炒了几个好菜。烛光下,我和虹共进晚餐。
虹在我这里过了夜。
当夜无故事。我们在不同的房间安然入睡。
早上,我问虹为什么不再婚。虹低着头说,比前夫更好的男人还没有碰到。
我笨拙地抓住了虹的手。虹与我激动地对视了很长时间。然后,我们叹着气,互相放了手。
我们不合适。因为,虹就是我的前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