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小说作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24|回复: 7

驻马店市作协:叶雨《感恩的鱼》作品研讨会论稿十篇

[复制链接]

3860

帖子

50

精华

8

听众
主题
261
积分
104806
记录
0
收听
2

版主

发表于 2016-9-28 10: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叶雨 于 2016-9-28 14:57 编辑

会议现场.jpg
赵荣霞:一本好看的小说集子
――《感恩的鱼》读后

       读了德龙同志的小说集《感恩的鱼》,感触很深。一是深感德龙同志笔耕的勤奋,创作力的旺盛。前不久刚拜读了他的长篇小说《龙兴时代》,韵味尚在。现在,一册沉甸甸的结集又摆在我们面前。二是感叹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无论长短,都给我们带来了艺术的享受。
       一、内容繁丰与厚实,显示了作者深厚的生活积累与独特的艺术视觉。作品取材广泛,城乡不限,古今皆宜,历史旧事,典故帛书,底层琐事,邻里旧情,僧俗传奇,国际局势,人或动物或外星球人,随手拈来皆成故事,正如作者为辑目的命名一样“五颜六色”,叫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       写农村和城镇的题材自不必说,在《真情挚爱》以及《五颜六色》等诸辑中都有涉及。在逝去的历史角落,作者往往发现崭新的书写内容,如《帛书新裁》中的不少篇章。《对弈》通过老子孔子孙子以东海为棋盘,诸岛为棋子博弈,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世界格局中中美日三国之间的利益博弈以及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关切和考量。写古而不泥古,写古实为喻今,写出新意着实不易,大有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之真传。
       二、作品积极的价值取向与全书洋溢的正能量,显示了作者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与关注民生的大悲悯。“文以载道”是我国文学艺术的优良传统,德龙同志的创作无一不遵循这一优秀传统。无论歌颂还是鞭挞,是正面书写抑或反讽揶揄,无不体现了作者接地气的认知深度和对生存状态的深层感受。揭示社会的黑暗或弊端,不公或不尽如人意之事,作者以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透过生活表象而深入生活的内核,不只是愤青般的发泄甚至于扇动社会对立,而是出于一种负责任的悲悯,抒发情感,表达判断。写文革的作品多如牛毛,德龙同志写得与众不同。文革是我们这一代人绕不开的话题。在那个红色恐怖的特殊年代里,世道诡异,人心不古,善与不善往往在霎那间。在《那年那事》中,作者写“捉放贼”,队长王大山以罚吃瓜罚偷瓜的孩童;写“喝牛汤” ,王大山以侧隐之心让瘦得一吹就要倒的富农分子先行吃牛肉,美其名曰以试毒牛肉;在“颠颠倒倒”“暴雨中”,写王大山以德报怨搭救三番五次害他的王胡等。几个故事写得见人心见人情见人性,写出了王大山在颠倒世道里的良善和厚道。与其说是王大山善良,不如说是作者懂得宽容大度和侧隐,揭示乱世里良善并未由此而消弭枯竭,而是在无声地生长。而写那个与所有人为敌,唯恐天下不乱的王胡,则让我们反省社会和人性的某些深刻缺陷。这一类故事,流淌着深厚的人道韵味。
        三、语言技艺出神入化,有的篇章已达增删一字不可之境。 无论闪小说小小说或是短篇小说,语言功力尤为重要。作者对现代汉语的运用得心应手,根据人物身份和叙事需要,时庄时谐,或雅或俗。有的作品尽管情节故事跳宕起伏,但读来犹如行云流水,毫无阻滞之感。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雅语俗语本无好坏之分,只要应用得当,都有出神入化之效。作品中有不少人物口出詈语,但作者用得恰如其分,读来毫无粗糙磨砺之感。《红尘映象》一辑有几篇文言作品,如《对弈》《有情驴》《戏作三题》,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言功力。若《对弈》,语言精致之至,可为范文。
       四、叙事流畅却不乏戏剧张力,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和细节捕捉精准而富有感染力。如《犟叔》一文,犟叔有经济头脑,在经济不发达年代里,靠到县城卖姜蒜日子过得滋润。但一打三反中,被队长来运当作投机倒把扭送学习班学习改造。犟叔很犟,回来以后放弃买卖,改在自家房前屋后种菜,且以为无事。谁知又被来运割了“资本主义尾巴”:葱绿红黄的蔬菜瓜果再次被毁,犟叔满脸煞白。故事一波三折叙述至此,想来再无什么噱头。不料作者笔锋一转:犟叔呆楞了好大一会儿,扑哧笑了,要给儿子钢蛋改名叫“瞎驴”,钢蛋自然死活不允。倒是犟婶在一旁抖开了包袱:原来来运他爹就叫瞎驴!犟叔对儿子眨眨眼,冲着来运远去的背影一句村骂,故事戛然结束,全文充满了戏剧效果。又如《顶牛》一文,细致如微描述了学校党政领导之间对权力的勾心斗角:学校要树雕塑,校长意见一人手持一书,放飞鸽子。书记以为有骗财骗婚的“放鸽子”嫌疑,指示改为一手持书一手持球。校长气哼哼说,他什么意思你不明白?明显在骂我们读书顶毬用嘛!其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集子里还有不少篇章都很有读头,似乎在让我们看精彩小品演出,作者为我们充分彰显了小说好看的特点。
       总之,《感恩的鱼》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人心,是我市小说创作的又一丰硕成果。

梁文生:厚积薄发鱼化龙
——从《感恩的鱼》理解叶雨的创作

       在驻马店文坛谈叶雨可能人人都知道,叶雨乃陈德龙的笔名。但在社会上很多人知道的陈德龙则是一名退休的处级领导干部。
       我结识叶雨是在六年前一次文学采风活动中,当时他还在体制内,初入作协队伍,有些小说作品但并不多。然而,这几年他默默耕耘,每年都有作品问世,而且连续结集出版3册,实乃奇迹。最近有幸读了他的新集《感恩的鱼》,更加让我吃惊。透过对全书一百多篇小说的学习阅读,使我更加深了对他创作的认识。
       我感到叶雨小说创作大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厚积薄发。陈德龙在事业上经过两次华丽转身,由一个文学青年到政坛干部,二线后又蜕变为作家叶雨。30多年的沉寂,是一期漫长等待也是一次人生的积淀。而这,恰恰成就了他创作资源的富矿。仕途即将进坞靠站,孕育在腹的文学之胚亦呼之欲出。于是学打字,学上网,几十年的文学梦终被唤醒,且一发而不收——闪小说、小小说、短篇、长篇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特别在新兴文体闪小说创作方面,做的更是风声水起,并成为闪小说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先后与人合出了闪小说集《窗外菊正黄》、小小说集《看见了你的笑脸》、长篇小说《龙兴年代》,近期又推出力作《感恩的鱼》,为何这么高产?细读作品不难发现,这是他几十年人生经历的沉积结晶。
        二是与时俱进。叶雨虽已入暮年,但思想并不ORT,无论是先进理念,还是网络新词,他都有所了解掌握,并在小说中有所体现。如 “铁杆粉丝”、“款爷”“金羽选美”“放鸽子”等等。写作手法跨度也很大。无论是传统的写实白描,还是当今的穿越手法、蒙太奇技巧,他都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而且,还能熟练驾驭网络传播手段助力推进文学作品,先后担任电子文学刊物《柳色》的主编和顾问,参与组织闪小说创作网络大赛等,与对他呼叔叫爷的小字辈们打成一片。所以,我说:年轻的心态正是叶雨不竭的创作动力。
       三是人间大爱。无论是开篇《傻丫》还是《犟叔》,从《感恩的鱼》到《一只痴情的鸡》,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他对自然的爱、对乡村人民的爱、对平凡生活的以及对我们社会的爱。体现着他对农民工、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爱。即便是一些讽刺故事,也是在友善地提醒人们纠正和改变,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可以说,没有这种人间大爱,绝对写不出受人爱戴的好作品。
       四是贴近生活。叶雨小说集《感恩的鱼》收入的作品,无论取材还是谋划故事,都很贴近现实生活。文章中无论是鱼、鳖、狗、猫、鸡,还是爷、孙、叔、侄、舅,都让读者感到人物就在我们身边,故事就在我们村前屋,描写的多为世间烟火。尤其是大量使用的方言,“欠揍”“不诳你”“吭哧半天”“傻屌”“她长得稀罕”等等,更让人一看就知道,故事发生在我们中原大地。
       五、语言凝练。闪小说,小小说是心灵的闪光,浓缩的灵气。区区数百字篇幅,既要情节生动,又要一波三折,对语言要求特别精炼。叶雨作品基本达到了诗一般的凝练。往往是一句话一个情节,一个字一个意思,几乎达到惜墨如金的程度。如“天上掉下一条龙,落在村西河湾里”、“急雨才住,屋里蒸笼一样”、“炸坏屁股事小,炸坏命根子可不得了——俺家是三代单传”、“政委绷着脸问:说,咋办?!”,连标点符号都在传递着表情。
       好了,不说了,短小说就得短评,再多说就成蛇足了,成岭成峰的还是让大家去感悟吧。
                                                                                                                                                          2016年9月24日

张承训:从《感恩的鱼》看闪小说的艺术张力

       闪小说是缩龙成寸的艺术,要微新精巧,小中见大,平中见奇,有尺幅千里撼人心目的艺术张力。叶雨闪小说集中的《感恩的鱼》就是将闪小说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的佳作。
       这篇闪小说的场景设置是在一间农村老屋之内,讲述的是瘫奶让孙子给二伯送鱼的的故事。这件事看似平常,但我们细读了却是惊心动魄的。这鱼来得不寻常,是天上下雨下的,这暗示着吃低保的祖孙俩无钱买鱼。这鱼,孙子要给奶奶炖了解暑,奶奶却让孙子送给二伯尝鲜,以感恩他给祖孙吃了低保。送鱼的结果是二伯把鱼喂了肥猫。感恩的鱼,实际是感恩的人,这篇闪小说把农村社会底层任务面对的悲凉现实无比深刻地刻画了出来。
       这篇闪小说不过五百来字,其艺术构思别具匠心,是很巧妙的,小说通篇以祖孙对话形式侧面勾勒出二伯这个主宰村中弱势群体命运的霸道村主任形象。这篇闪小说的艺术结构实际是一明一暗一主一辅两条线索,明线主线是写祖孙给二伯送鱼感恩戴德,暗线辅线实质上写的是村主任霸道无比主宰着农村低保等各项权力。小说中的人物二伯并未出场,由祖孙二人对话描述,拿人家送的王八喂狗,鱼喂猫,其飞扬拔扈的形象呼之欲出,极其典型生动。
       这篇闪小说多个方面的艺术表现都是极具张力的。其标题新异生动,画龙点晴,语义双关,引人深思。其语言精警,一字千金。尤其在动词的选择运用上极具功力,准确生动传神。比如写蝇子:嗡嗡地“绕”,“绕”得心烦。瘫奶问:二蛋野哪去了。二蛋说二伯:把王八“剁吧剁吧”喂了狼狗。二蛋“嘟着嘴”出了门。瘫奶“一怔”......如此等等。
      小说的最后,瘫奶说,他家猫狗吃了也忘不了咱。这句话是极含意蕴和无比辛辣的。这昭示着那些鱼肉百姓的人猫狗不如。

王新立:情到深处品自高
——读陈德龙先生小说集《感恩的鱼》

   在我办公室的案头上,摆放着闪小说作家陈德龙先生的新作《感恩的鱼》(团结出版社20168月出版)。忙里偷闲中,我将这部厚厚的小说集认真地拜读了一遍。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我不自觉地对本书作者及其作品产生了一些联想。于是便用我生硬的“一指禅”功夫敲出了如下文字——
       首先说对陈德龙先生的印象。认识陈德龙先生是在几年前《柳色》电子文学网友的一次聚会上。面对着几十名衣着光鲜、职业各异的俊男靓女,作为一名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我,不免有隔代之感,心里湍湍不安。中午就餐时,活泼美丽的东道主花媚安排我与陈德龙先生并肩就座。通过相互介绍,我从德龙先生浓重的泌阳口音中,知道他在现行的官场体制中,是一位位居副处级的老“财政”,同时又是一位不改初心、沉醉文学的“老青年”。这一点,我感觉与他算是“同道人”,不由生出一番亲近。推杯换盏之际,我进一步了解到,陈德龙先生从小喜欢文学,“却为稻粱谋蹉跎半生,直到五十多岁退居二线才重拾旧好”。不曾想,一旦远离上下翻飞的算盘珠子,以老手旧胳膊的纯熟拿起文学创作这杆笔便一发而不可收拾,短短几年便以“叶雨”为笔名,创作了“闪小说”精短作品数百篇,其文学成果直接影响了驻马店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自此,我与陈德龙先生便成了贴心朋友,时不时地电话联系。有时出差到驻马店,还不忘相约小酌,其情深深,其乐融融。
       其次说一下对陈德龙先生作品的感觉。德龙先生身材魁伟,仪表堂堂,其面部棱角分明,酷似日本电影明星高仓健,周身洋溢着阳刚之气。但是,在拜读过他的作品后,我强烈的感觉到他的作品构思轻巧,文笔细腻,一行行文字如同跳跃着的小精灵,牵着读者的思绪,默默诉说着只有静下心阅读才能体会到的情感和表达。
        就说《感恩的鱼》这本集子吧。该书共分七辑,收录闪小说作品100余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独具的慧眼截取生活中的一个侧面或者一个片段,用风趣幽默而不失夸张的文字,表达着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怀。静下心来认真地阅读这些作品,我们会从一个侧面感悟出周围世界悄然发生的一些变化,以及变化中人性和人情的自然呈现。而这种改变不仅是社会意义上的改变,更是文化、生活、情感等细节上的直接冲突,从而触及作者的心灵,通过文字来表达出对人生对生活的一些思考。
    该书的第一辑真情挚爱篇,共包括17篇精短作品。尽管篇幅不长,我却认为这是全书的精华之作。无论是情景叙述还是人物刻画,字字句句充满诗情画意。请看《一只痴情的鸡》,论篇幅不过千余字,但描写之精炼,意境之唯美,令人禁不住拍案称奇。作者开篇这样写道:“溪畔竹林里。金羽和芦花一起唱,一起舞,一起陶醉在翠竹花影中欣赏日出日落。这对鸡的恩爱亲密让林间竹雀、溪头鸭鹅都羡慕得指指点点。”本段仅仅用了60余个文字,却为读者展现了太多生动的景象:溪畔竹林,翠竹花影,林间竹雀、溪头鸭鹅······面对如此环境,你的脑海中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该有什么样的主人公出场方不负这绮丽景色呢?于是,作者以独特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金羽和芦花两只鸡的情感际遇,还有鸡的主人——桂花和玉柱的爱情纠葛:玉柱在南方打工,桂花在家里相思成病,“玉柱风尘仆仆赶回家杀了芦花鸡熬汤给桂花喝,桂花果然痊愈”失去芦花的金羽自此“在竹林丛旁孤零零地发蔫”,面对如此情景,痊愈的桂花不得不发出如此感叹:人没伴孤苦,鸡也一样。这句看似寻常的一句话,却给我们带来多少深思啊: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二元组合,传统的“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儿子爱炕头”的自给自足生活被彻底打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负沉重的行囊走上了外出打工的路子。他们走后留给父母孩子的是浓浓的思念,留给年轻妻子的更是无尽地情感折磨。这种折磨带来的苦痛对于两只不能言说的金羽和芦花来说尚且不能忍受,何况一个鲜活的女人,“怎一个情字了得”?
   再看《情系养马峡》一文,儿子金亮作为一名路桥工程师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到养马峡修公路,一走半年之久。眼看着“桃李杏花谢了,芍药牡丹谢了,荷花木槿眼看将谢,桂花也开了” ,而年轻的媳妇只能“断然打开手机通话键不等接通就抽抽搭搭地对着四川方向,喊:想你、想你、我想你!”面对着如此痴情的媳妇,公公婆婆又岂能无动于衷?于是,“二老悄然相商:让妮子去一趟养马峡吧。”
      读着这一个个动情的故事,沉浸在作者刻意营造的情感氛围,我的心在不时地抽搐。这种律动完全来自于陈德龙先生笔下一篇篇作品所带来的心灵感应。这里,我要发自肺腑的说:陈德龙先生确实是一位情感上的高手,从他的一篇篇作品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
最后,祝愿陈德龙先生在今后的创作中青春永驻,“爱情”不老!

奚家坤:缤纷世界扑面来
——简评叶雨先生《感恩的鱼》

   和叶雨先生交往多年,知道他身兼中国闪小说学会副会长、陀螺文化网主管、《柳色》电子杂志主编等多项名衔,但真正系统地阅读他的作品并不多。偶尔读几篇也是支离破碎、只鳞片爪,没留下整体印象。拿到《感恩的鱼》,细细品读,越读越有味,越读越甘洌,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扑面而来。
   一、体裁丰富,内容缤纷。《感恩的鱼》共分七辑:《真情挚爱》、《五颜六色(上)》、《五颜六色(中)》、《五颜六色(下)》、《往事如烟》、《红尘映像》、《帛书新裁》。《感恩的鱼》体裁丰富,内容缤纷。作者颇费心思、独具匠心。涵盖了人间世相、反腐倡廉、故事新编、幽默寓言等,包罗万象,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作者人生经历经验、洞悉世事、大胆想象的结晶。
   二、篇幅短小,针砭时弊。《感恩的鱼》收录作品141篇,其中闪小说、小小说多达135篇,占绝对多数。这些闪小说、小小说,少者几百字,多者一千多字,篇幅虽小,但浓缩的都是精华。其代表作《感恩的鱼》、《一只痴情的鸡》不过短短数百字,却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闪耀着人世、人性的光芒。《感恩的鱼》以“天上掉鱼”的民间传说为线索,运用祖孙对话形式,寥寥数语、惜墨如金,管中窥豹地反映出瘫奶的朴素善良、心酸的生活状态,鞭挞了村主任的腐败行为,诙谐地漫画式地反映了不同农村人群巨大的生活反差。《一只痴情的鸡》通过一位打工农民为救妻杀鸡“妻”,然后给鸡配“妾”而鸡并不领情的荒诞故事,一波三折地引发出对现实生活的感喟,入木三分地反映了农民工别妻离子社会现实,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当下农民生活状态的同情和对某些社会流行病的委婉嘲讽。篇幅短小是闪小说的特点。有人形容闪小说是在“针鼻”里跳舞,考量作者的舞技、舞姿,稍不留神就会“跳”出针鼻或“舞”不出预期效果。毫无疑问,叶雨先生是一个技能高超、舞姿优美的舞者。
   三、标题新颖,开门见山。题目是一篇小说的眼睛,眼睛明亮了会让读者眼前一亮,吸引眼球。叶雨先生的不少闪小说、小小说题目就很别出心裁、独具特色,瞄一眼题目就能激起读者阅读欲望。譬如《傻丫》、《铁盒子秘密》、《一只痴情的鸡》、《感恩的鱼》、《尿壶创业》、《第361行》、《天上掉下来一条龙》、《炸冰果》、《鹦鹉革命》,等等莫不如此。想来叶雨先生在给小说起名的时候,一定如同给自己的孩子起名一样,是绞尽了脑汁的。光有好的题目仍不能拴住读者,还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叶雨先生的小说往往开头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比如《傻丫》开头,“炸坏屁股是小事,炸坏了命根子可不得了——俺家是三代单传。”一下子就切入了小说的核心事件,无赘语,却能引发读者一探究竟的欲望。再如《典当》,“典当行来了个老人。老人费力打开包袱,捧出一台旧座钟。”打开包袱、捧出旧座钟,一连串的动作,这老人意欲何为?一台旧座钟也值当典当?小说一开头就为我们设了个“包袱”,这“包袱”你是抖也不抖?还有《张三送我一只鸟》,“张三送我一只鸟,说是感谢我治好了他的妄想症。”一句话就牢牢攫住了读者的好奇心。等等。
   四、语言朴素自然,幽默风趣。通读叶雨先生的小说,最深的感触是他语言运用纯熟。文白间杂、凝练精粹是其特点之一;幽默风趣、朴素自然是其特点之二。《对弈》、《有情驴》、《李逵请客》以及《帛书新裁》中诸多篇什,均为文白间杂,读来铿锵,言简意赅,可见作者文字功底之深厚。叶雨先生的小说又是幽默风趣、朴素自然的。《故土》中“好啦!爹跳到地上,问王奶:我走了谁管这些闲事……王奶对我说:瞅瞅,离不了这个热闹人哩。”《感恩的鱼》中“瘫奶一怔,忽地摔一下蒲扇说:谁教你说脏话的?他家的猫狗吃了也忘不了咱。”《表舅爷赴宴》中“表舅爷理理大红领带,一本正经说:国学大师张先生是也。”这些语言无不幽默淳朴,自然天成,如身临其境,活脱出一个个人物性格。
   再优秀的作家都有其局限性。我个人认为,叶雨先生作品有待于改进的地方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也许拘于篇幅或过于注重遣词造句的原因,叶先生作品缺乏一泻千里、江河澎拜的气势,给人感觉有点拘谨,有点雕琢;二是个别篇章有点“散”了。比如《三棵枣树》、《打账》,只是描写、叙事,如同一篇小散文,缺少小说应有的特质;三是闪小说把握不好,容易流于直白,类似于段子。叶雨先生的《清秋》、《尿壶创业》似有此憾。

周豫琳:简议小说集《感恩的鱼》

       德龙老兄退居二线之后,重新唤醒文学旧梦,玩起了小说创作。从闪小说、小小说,到短篇、中篇,甚至长篇小说,他都进行了可贵的尝试,且一发不可收,于今年春天里出版长篇小说《龙兴时代》之后,近日又出版了小说集《感恩的鱼》真是硕果累累,让人敬佩。
       本人尽管舞文弄墨三十多年,但成果不佳,特别是小说作品写的极少。所以,关于《感恩的鱼》,我提不出什么真知灼见,只想借此机会,简单谈一下我阅读其中部分篇章的肤浅感受。
        德龙老兄的小说,我总的感觉是好看、耐看、想看,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已达到有机地契合。
   收录在《感恩的鱼》集子中的141篇作品,闪小说、小小说135篇,短篇小说6篇,题材涉及面广,有现实内容,也有历史故事;有上层社会,也有百姓生活;有官场情场的,也有军事传奇的;有情趣小品,也有哲理小品……几乎囊括了文学所有的触摸点。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几乎篇篇好看,耐看。我以为,这些与他丰富的生活体验、较为扎实的的文学功力、透彻的生命的感悟都有关系。这也是老兄之所以成为作家的基本成因所在。
故事性是小说不可轻视更不能忘却的基本元素。德龙老兄于此演绎得很是到位。他很会讲故事,把中国传统小说创作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他的闪小说、小小说篇幅都不长,少的也只有三、五百字,多的也不过几千字。但是,每一篇都能作到笔墨精练老道,文字干净利索,构思奇巧独到。有故事、有人物,更有悬念。开篇就能抓住人的阅读激情,一路畅快淋漓地走下去。差不多每一篇都有一个出奇不意的结尾,将整个作品推至高潮,给你一种意想不到的审美快感——从《傻丫》、《还账》、《真相》、《解闷》、《一只痴情的鸡》等无不是这样。他以较强的叙述能力和极富个性的叙述方式,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扣人心弦,从而对读者产生了无法抵抗阅读吸引力。
       小小说因篇幅小,塑造人物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他的小小说中,却有众多令人难忘、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还账》中的“丁一”,《一只痴情的鸡》中的“桂花”,《感恩的鱼》中的“瘫奶”,《春夜》里的“娟子”,等等,作者适度的人性把握,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既有深度和独创之处,又使我们或若有所思,或会心一笑,或喟然长叹。
       德龙兄对闪小说、小小说文体别样的审美理念已经作出不懈探索,并已取得骄人成绩。但由于微小说毕竟是一个新的小说品种,仍然在成长的路上,德龙兄的个别作品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生硬的程式化的瑕疵。我以为这是正常的。——从无技巧到有技巧,再到无技巧,应是文学创作的一条基本规律。
       所以,我真诚期待他在今后的创作中继续努力锤炼,争取为我们奉献出更多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篇章。

孙联邦:给碎片化生活注入阅读的兴奋剂
——叶雨作品《感恩的鱼》赏析

        应该承认,无论是专业作家还是业余作者,甚至是普通读者,都没有在意闪小说的兴起,人们每天都忙于阅读微信里的碎片。生活里可以没有闪小说,但不能没有微小的生活碎片——因为这些微小的碎片被虚幻的魔法控制着,人类第一次向虚幻的或者模拟的生活低下了头。
       于是,潘多拉魔盒就释放了生活的烟雾,让许多人迷失了道德底线或精神的方向。我常常听到一些人在议论:我们的生活还需要不需要小说,长篇的、中篇的,短篇的,还有小小说和闪小说?作家们浪费了很多优质木材,用于印刷他们的长篇大论。甚至有人说,我帮许多作家推销过他们出版的废纸,上面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他们啰嗦了许多人生道理,但这些早已存在于手机或电脑的屏幕里一闪一闪,何必再去劳什么插嘴?
我们的作家和诗人,确实应该真诚反思这些议论。社会发展到今天,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可以把读者的精神享受,浓缩吸引到一部随身携带的电子屏幕上。时下作家或诗人应该怎样重新唤起大众的阅读欲望?
       在突破制约创作的瓶颈和写作的困惑方面,叶雨老师的探索是可贵的,他创作的闪小说集《感恩的鱼》,就是一部顺应碎片化阅读时代的优秀作品。
   善于在碎片化的生活里注入兴奋剂,让作品发酵成魔幻化的“小馒头”,是叶雨老师的创作追求。叶雨老师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多种身份角色的人生历练,以及几十年来丰厚的生活积淀,练就了他洞察世事的敏锐视角,掌握人心的有效密码。他知道这个世界需要什么,他知道市井百姓在想什么,也知道芸芸众生要干什么。他了解他们的柴米油盐,也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他是一个老中医,善于给读者把脉;他是一个垂钓者,善于给读者下钩。他总是根据市井百姓的想法,编织一个意想不到的故事,写出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在碎片化的生活里,日子平凡而忙碌,生活的重担和压力需要作家去轻松缓解,读者需要幽默、诙谐和睿智的故事,而不是经典化的哲理和说教。叶雨老师是一个成功的点穴者,而不是一个说教者,或个人理念的输灌者,他点中了当下读者阅读欲望的兴奋点。
   在他的作品里,有现代人灰暗扭曲阅读心理的兴奋点。比如《感恩的鱼》,写的是人间世相,一个愚昧、辛酸的“感恩戴德”故事。一条从天而降的鱼,一个村主任,一只猫。瘫痪在床的瘫奶为了报答村主任办低保的“功德”,放弃了一条从天而降的鱼,自己舍不得补身子,逼着二蛋把鱼送给村主任,结果村主任不屑一顾,一条鱼成了村主任家的猫食。荒诞、合理,在熙攘的尘世,建立在权利崇拜下的精神依附关系,多么普遍啊!这个故事是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了当下社会许多扭曲的价值观、荒唐的人生观、灰暗的世界观。这是一种反思和批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叶雨老师抓住了读者追求真性情阅读的审美需求。这是一类有温度有温情的阅读,这是人性真、善、美的主流。创作的人性化温情化,更符合和接近由血缘、亲情和友情纽带维系的人性,符合母性的慈爱、父辈的厚道,和人们向善、向良、向美的价值取向。从本质上来讲,创作的意义是公益,是慈善,是唤醒,是打动读者、感染读者、滋润读者的精神互动。比如《蹊跷的龙票》,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爱心拍卖”,人们从诧异、怀疑、猜忌、愤怒、叫骂,到忽而转为同情,转为留下同情的泪水,通过各色人物情绪和心理的微妙变化,生动地再现了人性善良的光辉。像这类的作品还有很多,占据了叶雨老师作品的大部分。
       叶雨老师还巧妙融合了寓言的创作技巧,抓住了青少年读者的阅读需求。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闪小说就是一种跨文体的浓缩。闪小说就是先秦寓言、魏晋志怪、唐传奇、宋笔记、元杂剧、明通俗、清聊斋,甚至民国童话的浓缩体、杂交体、混血儿。闪小说压缩、杂交遗传了多文体的优质基因,比如诗人瞬间爆发的激情和灵感;比如小说环环相扣、步步惊心的情节设计;比如古代寓言的睿智辛辣;比如童话故事的诙谐幽默;比如民间故事的三翻四抖技巧等。运用寓言式的创作手法,可以拉近和青少年读者的心理距离,更容易和读者进行有效的阅读沟通。例如《楚王好细腰》《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播效应。一个优秀的作家,总是善于选择有效的语言捷径,迅速缩短和读者的心理距离,让自己的作品获得市场。当作家和读者的心理距离为零的时候,也是作品获得读者认可的时候。比如《浮生》,从选题上讲,题目很大,写人生,写浮生,不好写,弄不好写得大而空。路遥的《人生》,几十万字;清代作家沈复,写了《浮生六记》,洋洋洒洒一大本,读完后也是人生沉浮之意。但叶雨老师的《浮生》,不过300多字,通过一头猪、一只狗的心理变化、日常对话的变化,借一头猪、一只狗的命运浮沉,暗喻了月圆盈亏、人生无常的道理,饱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浮生六记》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叶雨老师善于抓住读者的阅读期待,善于过滤生活的杂质,在泥沙俱下的尘世里,保持着作品的清澈和人格的独立,他的灵感具有闪电爆发的威力,他的选材具有以小见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震撼,他具有捕捉瞬间闪念的魔法技巧。叶雨就是叶雨,他是走在创作路上的叶雨,是一个有风骨、有担当、有温度、有性情的闪小说作家。

王中明:在生活的海洋中捡拾艺贝
——读叶雨先生小说集《感恩的鱼》

       我和叶雨先生是老相识了。第一次见先生,我就感觉他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果不其然,之后不久先生就把他的第一部闪小说二人集《窗外菊正黄》送给我读。内容不说,单说文本标题便让我眼前突然一亮。
       手捧先生的书,你可以想像在浓浓的深秋里,一个人在屋内,在窗下,掩卷凝思。思什么?思人生,思人性,思生活,思社会……而此时的窗外,那朵开得正艳的黄菊,犹如一个渴望得到爱情的仙女袭了一身绚丽裙衫,在秋风吹拂下,正用一双明丽的眸子,窥盼着屋内那个意中情人。于是,诗与书,人与物,灵与肉就这样巧妙地柔和在了一起,宛如《聊斋志异》中的狐仙与书生,那是怎样的一幅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文学画图哟!
       而这次,当我再次讨得叶雨先生小说集《感恩的鱼》后,心中更是充满了敬畏,敬畏先生对文字的敬畏,敬畏先生对人生的探索,敬畏先生对生活的感悟,敬畏先生对人性的拷问,敬畏先生对文学的痴迷……我常把先生想像成一座城堡,也许比城堡更大。而在这座城堡里,先生把他从生活海洋中撷取那些如玉如贝的故事,先是洗净、擦亮、打磨,然后雕饰成一件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再珍存在这座城堡里,以供人走进这座城堡时赏阅,以供人在赏阅中启迪人生。如该书中的《一只痴情的鸡》、《傻丫》、《蹊跷的龙票》、《满江红》、《广陵散》等等,等等,无一不闪烁着先生对人生、对人性的思考。先生写这些文字,如《广陵散》中所讲述的嵇康抚琴一般,一挑一抹,一抚一勾,无不倾注着他真情的心血。只有那些对艺术倾尽了心血的人,才能抚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嘈嘈如私语的琴音;只有那些对文字充满了敬畏之心的人,才能写出如歌如泣,让人潸然泪下的文章。我想,叶雨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叶雨先生是一个充满了悲悯情怀的人,他的大爱,他的智慧,他的柔情,他的写作技巧,以及他在有限的方寸之间,在小说创作中对人物的勾画,对整篇小说的驾驭以及对文字的把握的成功之处我就不多说了,我想就叶雨先生在个别篇章创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说说我的一家之言我认为先生这部闪小说集中的个篇章闪的还不够,而有些题目又略显直白。如《金手链》、《老娘土》、《清秋》等篇章,我觉得还有打磨的空间。小说不仅要有意思,还要出人意料,闪出对人生、对人性拷问的光芒才算达到了应有的高度。
                                   2016924

白杰:创作在于积累
——读陈德龙小说集《感恩的鱼》

       德龙兄开始文学创作时间不长,却发表了数量可观的闪小说、小小说作品,散见于《山花》、《小说选刊》、《百花园》、《小小说大世界》、《参花》、《辽河》、《金山》、《广州日报》、《西部开发报》以及国外泰国《中华日报》、印尼《国际日报》、新西兰《先驱报》、美国《明州时报》等报刊。并有多篇作品被选入微小说年选等多种选本。先后出版了闪小说二人集《窗外菊正黄》、小小说二人集《看见了你的笑脸》和长篇小说《龙兴年代》。摆在我们面前这部新出版的小说集《感恩的鱼》,正是他小说创作的阶段性作品选集。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创作成果的问世,充分说明了他文艺创作的热情和勤奋。也证明了他生活积累和文字积累的扎实厚重。
小说并不是作家的专利,所以,生活积累和思想高度才是小说创作成功基础德龙兄长期在乡、县基层单位工作生活,使他对平民生活具有深刻了解和体会。所以,他的作品充满了质朴、浓郁的平民百姓的生活气息。如《一只痴情的鸡》、《故土》等。
       《感恩的鱼》所收百余篇作品讲的故事基本集中于平淡的生活琐事,但却让我们从这些“小”中看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大世界。他从撷取生活片段、人物细节入手,敏锐地把群众的真情实感,大众的心理诉求升华为一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进而赋予作品文学的质感、思想的质感。给读者以审美愉悦和思想启迪。如《天上下来一条龙》《解闷》《李逵请客》等。
      《感恩的鱼》所收作品题材涉及天文地理,古往今来,可说是包罗万象,林林总总。侧面证明作者是一个十分注意素材积累,广泛汲取知识养分“有心人”。这也为他提供了信手拈来的丰富创作资源。
       不过,德龙兄也有百密一疏,其某些作品情节也有不够严谨的地方。如大家普遍看好的《傻丫》中如下一处描写:
       她扭捏地红着脸说:你,命根子完好如初呀。
       真的?我呼地坐起。
       我认为,傻丫是个未出嫁姑娘,不能也不会像个大嫂们说话这么直截了当。二是“我”伤在屁股上,伤口还没有痊愈就“呼地坐起”,似乎不合情理。
还有《典当》文中的“老人”“客人”应是同一人,文中称谓却没有统一。莫非是笔误?

刘康健:陈德龙的小说蜕变和他的人生情怀

       单从《感恩的鱼》一篇讨论陈德龙小说,可能导致一叶障目。因为以《感恩的鱼》命名的这本小说集不仅有闪小说,还有小小说、短篇小说。仅从其中的一篇闪小说作品展开评论,很容易陷入窥一斑而不知“全豹”的误判。所以,我主张评价陈德龙作品应从《感恩的鱼》中的短篇小说说起。
       我对陈德龙只是建议过“别一棵树上吊死”,现在看来他真的在“几棵树上吊活了”!这个判断可以很容易从阅读其小说集《感恩的鱼》中得出。因此,称德龙为小说创作多面手,应是当之无愧的。德龙的小说作品不止写法多面而且人物纷纭多样,如同一幅《清明上河园》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从中可以看到引车卖浆者,家庭主妇、自由职业者、下岗人员......下里巴人,芸芸众生,构成了德龙小说的基本人物图像及其现实人生的生命图式。正是这些普通的人物和生活场景,让《感恩的鱼》这部小说集有了生活的质感和不一样的人生情怀以及人性的温度。
       我十分惊奇陈德龙先生小说创作的“蜕变”。认识他时间不长,也就五年多。一开始真不知道他是干啥的。待到知道他是谁的时候,他已经发表数量不少的小说作品。特别是《小说选刊》选了他的《一只痴情的鸡》后,我才知道人家才是真本事。当时,我还没上过《小说选刊》,心里很是羡慕。后来,德龙又对我说想写个长篇小说。我还没回过神来,德龙已经把长篇小说《龙兴年代》写出来了——几十万字,纵横数十年的空间跨度,从游历童年到跻身官场。当真把我吓了一跳!这还不说,期间德龙又游刃有余地写出了几个短篇发表。我吃惊之余,一直在关注德龙先生的小说走向和变化。德龙先生的小说一直在“蜕变”。不仅是数量上的变,而是质量上的变,写作技巧的变,更主要是文艺观念的求新求变。闪小说到小小说,从小小说到短篇小说,而后到长篇小说,这个“蜕变”的过程,德龙先生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而我却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德龙先生的“蜕变”的过程及速度,其实是文艺观念的成熟,作家胸怀的阔大,以及写作思考的厚积薄发。
  在《感恩的鱼》小说集中,德龙先生一直把目光投注于世俗小人物、琐屑庸常的生活,我想这一定是与他的农民出身有关,他的执著与固守,实在是本色使然。当前的后工业化社会,不少人尽情享受着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诱惑,刻意制造着文学的种种奇诡与幻象,也让我们不时迷失自我和人生的方向感。而且,在现实文学世界的声色犬马、珠光宝气、欺瞒与狡诈面前,我们都沦为失语者而参加愚昧的文学集体狂欢,还不时为虚伪肮脏喝彩。可是德龙先生却冷峻而执著,关注那些没有权位的弱势族群,他的笔下小说主人公多是农民、农民工、小市民、下岗职工等,忧戚于他们的喜怒哀乐,描绘他们的生命情态。如《故土》中的老爹,《还账》中的丁一,《典当》中的微雕王等人物。《一只痴情的鸡》,是农民工玉柱打工回家后,为了治疗妻子的病杀掉了一只叫芦花的鸡,本来是件小事,可在德龙先生笔下,却有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动物对于爱情的坚守,竟然比人类强得多。这一黑色幽默的寓意和象征,让读者砰然心动。
       关心弱者,温暖世界。德龙笔下的小人物都是微小的劳力者,混迹于城市,生活于无奈,善良的坚忍,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人格尊严。《尿壶创业》、《喜顺讨薪》、《寻找银顶针》等篇目,基本都以农民工为作品主角。这些人从乡村而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但其面对的新生活却是陌生的,虽然也有温暖更多的则是无情甚至是荒谬和严酷。面对人生的种种无奈,这些小人物的精神世界却是简单中而充实,人性粗疏却有善良的坚守。小说多以善良温情的笔法,描写他们的生存严酷而情感温热。变革时代的生活,引发了农民与市民的互动互变的关联性。德龙先生发掘出这类小人物之间的不容忽视的精神关联及其隐匿在此背后的精神互通性——性善、坚韧而通达,乃是底层人生的精神本性。所以,德龙先生的小说找准了时下社会底层百姓中最为基本的精神单元和虽然平常却是最不容忽略的精神情态。   
  精致的构架和精致的故事。《感恩的鱼》的每篇小说中人物故事都很精致,情节不枝不蔓,对话简洁,几乎白描,语言有聊斋味道。小说情节虽然讲因果关联性,但都节外生枝,叙事紧凑。比如《傻丫》,比如《乔老爷上任》等篇,小说故事虽有悬疑的吸引力,但多归结在平实而自然之中。显得视大为小、视有若无。他不太设置小说的伏笔或者所谓的草蛇灰线层层解套,这样需要太多的篇幅、太多的复杂人物关系。但并不妨碍他欧亨利式的结尾,使很多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意料之中。从小说叙事风格看,德龙先生的短篇,严峻中有温情,沉重中有轻松,或者说在严酷生存状态的描写中,有浪漫的人文情怀。其他如《乡下来个傻二哥》、《解闷》、《感恩的鱼》等,亦可作如是观。德龙先生把民工生活或者说底层人生作为一种严肃的创作主题,有一种精神高扬的姿态,蕴涵十分深刻。
研讨会合影.jpg   
      
















为闪小说奋斗

4521

帖子

91

精华

75

听众
主题
2209
积分
2042303
记录
0
收听
0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6-9-28 11: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研讨会成功举办!

点评

谢谢程老师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8 11:11

3860

帖子

50

精华

8

听众
主题
261
积分
104806
记录
0
收听
2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1: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思良 发表于 2016-9-28 11:02
祝贺研讨会成功举办!

谢谢程老师关注。
为闪小说奋斗

1546

帖子

33

精华

21

听众
主题
112
积分
12461
记录
0
收听
0

金闪人

发表于 2016-9-28 20: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

1819

帖子

53

精华

9

听众
主题
459
积分
22539
记录
0
收听
2

版主

发表于 2016-9-28 20: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

330

帖子

2

精华

10

听众
主题
64
积分
3524
记录
0
收听
0

铜闪人

发表于 2016-9-29 08: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叶雨老师又有新收获!

7580

帖子

36

精华

17

听众
主题
184
积分
44222
记录
2
收听
2

论坛管理员

发表于 2016-9-29 10: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
叶雨老师硕果累累,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冬天的雪,夏天的雨,秋天的落叶,都在春天的梦里......

4948

帖子

57

精华

20

听众
主题
132
积分
59155
记录
13
收听
1

版主

发表于 2016-9-29 20: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叶雨 于 2016-9-29 20:54 编辑

祝贺陈老师!
悬疑,怪诞,鬼怪,玄乎,不应成为文学创作的时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闪小说作家论坛|手机版|触屏版|小黑屋|闪小说阅读网 ( 冀ICP备13012593号-1 )

GMT+8, 2024-11-24 08:51 , Processed in 0.176056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