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小说作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吴宏鹏

发现之旅-我眼中的闪小说佳作

  [复制链接]

2828

帖子

63

精华

8

听众
主题
520
积分
19903
记录
25
收听
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7: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10、希望

  林芳萍



  那一年,母亲带着十岁的我,去十里外升金湖捞拉菱角菜,晒半干后,装满船往回摇。
  小船轻轻剪开碧绿的湖面。白云变幻成羊儿、狗儿,还有怪兽,在蓝蓝的天上悠闲漫步。山的倒影,与白云苍狗一重一轻,黑白分明。
  船儿像是嵌在琥珀水晶里。
  妈妈说,天上玉皇大帝有七个女儿。在蟠桃盛会上,七仙女不小心碰翻金樽,落入凡间,这里便成了美丽的汪洋大湖。从前湖里日出升金,升金湖因此得名。
  这美好动听的故事说在这美丽迷人的湖面上,我陶醉了,几天的疲劳消失了,心里感到非常的惬意,非常的满足。
  这是一船希望啊,有了它,猪儿肥了到时可兑现几十元还债钱,鸭儿饱了可下蛋换盐,我和弟弟妹妹的一些梦就可以实现了。
  谁知,船到湖心,风起云涌,万顷碧波顿化滔天白浪。小船如一片树叶,在浪尖谷底颠簸飘荡。
  妈妈声嘶力竭喊叫:
  “伢子也,莫慌——猛力划!
  “晓得——!”
  “猪卖了给你买胶鞋——”
  “不,买新华字典——”
  “照——”
  “给弟弟买玩具枪——”
  “照——”
  “给妹妹扯花衣裳——”
  “照——照……”
  风哟雨哟,湖中的浪哟,你可听到我娘儿俩的对话、呼喊?
  风雨未停,但我们终于把满船希望拼到岸边。
  堤上站满了人。“这大风浪,就是两个爷们也难保平安,这母子真是捡回了俩条命!”  

(《希望》/林芳萍,刊《东方青年》09年第4期,《新课程报语文导刊》2010年“快乐读写版”暑假版转载,首届汉语蚂蚁小说“金蚂蚁奖”佳作奖)


赏析
吴宏鹏


    一对母女,勇敢地战胜风浪,安全地把装满希望的小舟驶达彼岸。从小说中我看到了希望给予的力量。希望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永远悬挂在前方,可它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不断前行,如果没有了希望,人生将失去目标,一切努力将变得毫无意义。
    什么是诗意小说?由于水平有限,我不敢妄断,假如可以凭个人直觉说话,我觉得,相对于那种机械地套用,这篇闪小说它可“诗意”多了。套用,写的艰难,读的别扭,一个不小心还有可能无病呻吟,而《希望》是真正用心的营造,它“诗意”得了无痕迹,“诗意”得令人感动,例如,我,就在没有进入情节之前不小心被感动了。
    作者用了一个古老的传奇故事和一腔浓浓的乡土之音作为前奏铺垫,这一层铺垫,让我读到了一份厚实的乡土文化,它看似闲笔,其实并不多余,它把小说中的人物放进了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使小说增加了厚度,使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希望:闪小说,它也是可以厚重的。
    陆续读过林芳萍的一些闪小说,发现她一直在坚持着她的方言风格创作,很是佩服,因为我也曾尝试过把闽南语带入小说中,但总因处理不当,使两种语言无法相溶而总不成功。而她则不然,如《希望》,一气呵成,浑然天成。由于方言风格的闪小说,除了让人读来倍感亲切外,还可以在小说之外额外为我们带来一份乡土文化,所以我想,它的出现,将使闪小说的天空中多出一道彩虹。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2828

帖子

63

精华

8

听众
主题
520
积分
19903
记录
25
收听
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7: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江湖游侠


    :handshake 问好游侠!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2828

帖子

63

精华

8

听众
主题
520
积分
19903
记录
25
收听
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7: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11、父  亲
       作者 云中羊

       那年,我大学毕业后去西南贫困地区支教,学校安排我教一年级的课程。
       上课的第一天,面对几十个孩子的目光,我突然觉得很不自在。自我调整了半天,才进入角色。正当我讲得神采飞扬时,一抬头,看到窗外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正在聚精会神地盯着我。我的脸“唰”的一下红了,讲课顿时有了颤音。我想:一定是家长不放心把孩子交给我这个黄毛丫头,亲自来听我讲课的水平吧?想到这里,我清了清嗓子,非常卖力地讲了起来。
       第二天上课时,我有意识地抬头向窗外瞥了一眼,那个人又站在了那里。这回我的心态好多了。后来一连几天,他天天如此。我觉得情况不对,便在心里暗暗地骂道:真色,没见过东北的美女吗?
       一天,我提前讲完了课,便溜出班级,悄悄地向他走去。我想问问他为什么天天都来监视我。谁知他看我出来了,转身就向山坡上走去。山坡上有一群羊儿在悠闲地吃着青草……
       一个学期,他就像个影子似的,只要我一上课,他就会准时地出现在窗外。期末考试那天,他突然站在了班级的门口,并向我招手示意。我走过去,他有些腼腆地说:“老师,能不能把考试卷给我一份?”
       我疑惑地看着他,还没等我说话,他又赶紧补充道:“是这样的,我有个七岁的儿子,瘫痪在床,他很想读书……我识字又不多,所以,我借着放羊的机会,跟您学习,回家后再教给他……
       一股暖流涌遍了我的全身,我二话没说,急忙拿出一份试卷,双手递给了那位父亲……

-----选自2011年2月21日的《红山晚报》


云中羊《父亲》赏析
吴宏鹏

    第一天给孩子们上课,本来就有点紧张,突然看到窗外那聚精会神的目光,难免会心慌慌滴,所以“我”便开始猜想:“他是不放心把孩子交给我这个黄毛丫头”吧。读到这里我就想,文章标题为“父亲”,看来,一个关于父亲和他的孩子的故事开始了,父亲不放心孩子,亲自跟到学校的事也算平常了,从这样的故事切入,写的人可多了,估计这篇也出不了什么新奇的东西来吧。
    我漫不经心地继续把目光往下移,然而,接下来的文字却吓我一跳:“真色,没见过东北美女吗?”晕倒!这哪跟哪啊?跑题了吧!
    作者的手脚可真快,我还在晕乎乎着呢,她已经又扔出一个烟雾弹了:“谁知他看我出来,转身就向山坡上走去,山坡上有一群羊儿在悠闲地吃着青草”天!把羊儿也牵出来了,这下故事可长了,才五六百字的篇幅哦,看你怎么收场!
    就这样,在逐渐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我急匆匆地沿着作者精心设计的悬念台阶一级一级往上爬,好不容易爬到最顶端,得以一睹“父亲”风彩,还来不及对作者的智慧发出一声赞叹,就已被“父亲”感动得一塌糊涂。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2828

帖子

63

精华

8

听众
主题
520
积分
19903
记录
25
收听
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2: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12、笑龙阳《野猪岭战事》赏析
吴宏鹏

那个年代曾经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也曾出现过众多这类题材的佳作,作者很聪明,他独辟蹊径,将笔墨慷慨地泼洒在两头野猪身上。
    在外敌来犯的时刻,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公野猪、母野猪义无反顾奋勇向前,它们前仆后继直至战斗到最后。
    野猪原本不通人性,可作者有意识地安排和引爆了它们的这场“家庭保卫战”,并将这场战争巧妙地与那场伟大的民族保卫战大环境溶为一体,如此一来,便成功地提炼出了一种“精神”。在景物描写中,作者恰当地运用了象征、隐喻等手法,如此生动的景物描写,便构筑成一个特定环境,将故事情节以及角色放进了厚实宽阔的背景中,使文章散发出浓郁的文学气息。读了笑龙阳多篇闪小说,都有这样的沉甸甸的感觉,这或许就是“小说味”吧。

附原文:
野猪岭战事
  
          笑龙阳  

       江三儿是八路军交通员,被汉奸告密,日本鬼子来抓捕他,他躲上野猪岭,悄默声地潜进一个隐秘的山洞。
     月光射进洞来,他看见一头母野猪优哉游哉奶着两只猪娃,公野猪支楞着耳朵守护在一旁。他练过轻功,情一急,嗖地攀上洞壁。  
     这时节,洞外响起脚步声,母野猪拽开奶头,公野猪立起身躯,一个人影走近洞口,后面是日本鬼子吱哩哇啦的声音,但见公野猪呼地窜出洞外,只听得咔嚓一声,一阵惨叫,接着一片枪声,公野猪应声栽倒。
       稍停片刻,又见一人上来,母野猪飞弹一般射出洞口,长嘴一拱、一甩,把这人撂下百丈崖,紧接着又是一阵猛烈的枪声,母野猪回望一眼山洞,砰然倒下!  
       山后响起密集的枪声,日本鬼子慌慌地撤了,洞外一片死寂,月光下两头野猪象两座山横躺着。
       江三儿走出山洞,朝着两头野猪抱拳说:“拜过两位抗日英雄!”  
       江三儿发现斜坡上象狗一样倦曲着一个人,一条腿被野猪至根咬断,这小日本还有一丝幽幽气,江三儿对他说:“你连猪都不如!”
       江三儿折进洞中,抱出两只猪娃,低头伫立在公母野猪前说:“我把你们的儿女奶大,再给你们送回来!”  
       这时,小日本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手伸向腰间手雷。但见母野猪动了一下,突然滚向鬼子,只听得砰地一声,很沉、很闷!
       江三儿怀中的两个猪娃睡得正香,他径直向深山走去!
       山口的月亮,象一潭金水,亮汪汪、亮汪汪……  
       (载于《汾州文学》2011年第一期)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919

帖子

12

精华

3

听众
主题
60
积分
395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发表于 2011-6-3 19: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赏析中看到了我没有想到的东西。好!

2828

帖子

63

精华

8

听众
主题
520
积分
19903
记录
25
收听
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09: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关注。
失落的叶 发表于 2011-6-8 11:34

    谢谢!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2828

帖子

63

精华

8

听众
主题
520
积分
19903
记录
25
收听
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13: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宏鹏 于 2011-6-29 13:43 编辑

13、张红静《我有我的咳嗽》赏析

吴宏鹏
    打开文章之前,首先感受到的是标题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我有我的咳嗽”,这是一个怪涎的组合,它让人疑窦重生,浮想联翩,因而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它更让人过目不望,印象深刻。确实,好的标题可以先声夺人,使人眼前一亮。不过,作为一篇佳作,仅凭一个好标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把一篇佳作比喻成一位美女的话,那么,标题就是脸蛋,文章内容就是她的身材,显然,脸蛋和身材是同等重要的。
    小心翼翼打开文章,我惊喜地发现,《我有我的咳嗽》不仅有一张漂亮的脸蛋,还有一副惹火的好身材。
    该咳嗽的时候不咳嗽,不该咳嗽的时候却咳嗽了,由此便引发一连串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从这一连串事件中,我们看到了生活的无奈。文章的情节是荒涎的,可读来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确实,在现实中,不可能集中地在同一个人身上接连出现这么多荒诞事件,可是却有可能零零散散地这里冒一件那里冒一件,比如,医生的草率,离婚的率性,斗殴现场飞来的横祸,这一个个事件如果单独挑出来,我们都不会感觉陌生吧。作者如“淘金”一样,将散伏于现实生活中的这一粒粒小金沙细心筛出来,经过提炼、整合,用一个“咳嗽”把它们串起来,就形成一篇闪小说佳作了。
    尤其欣赏最后一句:“我有我的咳嗽”,即呼应了标题,又让人读到了一丝丝的凄凉。

附原文:
我有我的咳嗽
张红静
“ 对不起主任,我迟到了!昨晚咳嗽了一夜,到天亮才睡着。”
我想咳嗽一下表示真诚,但此刻无一个毛孔不舒服。我挨了主任的白眼。
有人在打架。打人的恶狠狠地说,谁管闲事就咳嗽一声。我正好路过,正好憋不住咳嗽了一声。  
我鼻青脸肿地来到医院。我没有挂外科,而是挂了内科。医生说,错了,应该先包扎伤口。我说没错,我是来看咳嗽的。  
医生说,你咳嗽吗?  
是的。  
可是,自从你进来到现在五分钟,我没听见你一声咳嗽!  
我于是佯咳嗽了一声。  
医生在电脑上操作了一下,说,我已经把这个号转到精神科了!  
精神科能治好咳嗽吗?  
放心,能治好!  
我来到精神科。我说我只是有点咳嗽。  
可是,医生笑着说,您满脸的伤,却来到精神科看咳嗽,还不需要家人陪。  
我跟他起了争执,他叫了保安,警察不由分说把我带走了。  
我妻子把我保释出来。妻子说,我知道你装病不愿意见我,宁肯去医院耍也不愿意回家,你要想离婚你就咳嗽一声。  
我咳嗽了一声。其实我们那时快走到尽头了,这样一咳嗽,就一步跨到了尽头。  
我不停地咳嗽。我再次去了医院,挂了内科。医生还是那位医生。医生说,比你厉害的我见得多了,放心,我治疗咳嗽是全市出了名的。上个月有个精神病人还上我这里治咳嗽呢!  我的气不打一处来。因为他的建议,我没有了家。我也要他鼻青脸肿。  
这一回,没有人保释我。我不回家,我没有家,我有我的咳嗽。

--选自《喜剧世界》2011年8期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2828

帖子

63

精华

8

听众
主题
520
积分
19903
记录
25
收听
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19: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14、主题的深度挖掘

-----张凯《牛跪》赏析

吴宏鹏

    阅读了《牛跪》,感慨之余,发现张凯老师在题材处理上,对主题的深度挖掘方面,确实值得学习和借鉴。
    由于生活经历及感悟不同,同样一个题材,到了不同作者手上,便会被构筑出各种各样的不同主题来。《牛跪》的特色,是其在短短五百来字篇幅内能够从容地层层递进,最终完成对主题的深度挖掘。
    从文章开头的铺叙中,我们知道郑屠祖上三代宰牛卖肉,郑屠是个货真价实彻头彻尾的屠夫,这一个背景介绍,为文章最终所要完成的主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郑屠目视牛面,勿见,牛双目泪水盈盈,悲戚戚”读到这里,假如换位一下,或许我们的心早已软下来了,但是,眼泪在这个几代人熏陶下的职业屠夫面前起不了作用,郑屠还是举起了屠刀。牛通人性,所以郑屠习惯了这个场面,他的不为所动应是在意料之中,但是接下来他的表现就太过分了:牛“瞬息,两前腿‘扑通’跪于屠,头叩地连连”, 郑屠“为之一怔”,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想,郑屠应该动了恻隐之心了吧,可是谁料,他竟依旧“决然动刀”,这一刀,使一个屠夫形象跃然纸上,这一刀,将郑屠残酷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也为文章做足了前期铺垫功夫。
    牛的反常表现使我们急于想探知原委。作者并没有在这个悬念上大作文章,因为这不是重点,所以接下来他便把包袱抛了出来,原来,“牛腹内有一小牛”。于是,“郑屠猛醒,牛知己有孕,下跪、叩首乃为子哀求。”他轰然下跪,连连叩头。
    文章写到这里,似乎应该结束了,真相已然大白,也给读者留下了久久不息的震撼,然而,作者并没有停笔,他借着这震撼余力,顺势将主题往深处又挖了一层:“牛爱子,深触郑屠,肉不卖,将其埋于野,立一坟丘,焚香下跪,”这表明,郑屠已经被感动,冷酷的心已经开始瓦解。
按惯常思维,文章在这里结束应该是最好的了。然而,作者依旧不肯罢休:“从此,郑屠洗手,立下规矩,郑氏后人不许杀牛。”郑屠被感化了。佛家有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事件,已然使得郑屠从此放下屠刀,至此,文章主题到达了“人性回归”的最高层面。可以说,到了这一步,这个题材已在作者挖掘下发挥到了极致。
回首纵观全文,作者使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先把郑屠的残忍一面全数释放出来,这样到了最后他“放下屠刀”的行动就愈加显得难能可贵了。

附原文:

牛跪
  
  张凯
  
    古城淮源,水陆畅通,舟车络绎,商客趋之若鹫。
    城有郑屠,祖上三代,宰牛卖肉为生,方圆百里皆知。
    一日,郑至乡下买一牛,体健,腰圆,肥硕。郑屠观其型,视其膘,乐津津,牵牛回村,一路思量,稳赚一笔。
    翌晨,郑屠差下人,端盆、倒水、放盐、搅动置于牛前。少顷,郑屠提壶喝酒,捉刀近前,欲开宰。
    郑屠目视牛面,忽见,牛双目泪水盈盈,悲戚戚。
    郑屠思忖,牛通人性,已预感其厄运。但他还是举起屠刀,欲刺之。瞬息,牛两前腿“扑通”跪于屠,头叩地连连。
    郑屠为之一怔,愕然。
    郑屠寻思,宰牛三十余载,倒于刀下之牛,数以千计,死前掉泪常有,但下跪、叩首之牛,惟今一见。为生计,郑屠不再多虑,决然动刀向牛,牛颈顿时鲜血汩汩流出,盈于盆。
    牛去,净牛肤。
    稍息,郑屠操刀划牛,手中之刀忽“咣当”落地,轰然双膝跪牛,连叩三头,呆若木鸡。
    原来,剥皮开膛,见牛腹一小牛。
    郑屠猛醒,牛知己有孕,下跪、叩首乃为子哀求。
    母牛爱子,深触郑屠,肉不卖,将其埋于旷野,立一坟丘,焚香下跪,叩头祭拜。
    从此,郑屠户收刀洗手,立下规矩:郑氏后人不许杀牛。
  
  
  (此篇被编入“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919

帖子

12

精华

3

听众
主题
60
积分
395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发表于 2011-7-9 14: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创作的角度赏析,好方法。

2828

帖子

63

精华

8

听众
主题
520
积分
19903
记录
25
收听
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13: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创作的角度赏析,好方法。
老梅迎雪 发表于 2011-7-9 14:12



    :handshake :handshake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2828

帖子

63

精华

8

听众
主题
520
积分
19903
记录
25
收听
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13: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吴宏鹏 于 2011-9-23 13:29 编辑

15、用悬念构筑起来的闪小说-重游贾淑玲《重游》有感

吴宏鹏
      
    《重游》是贾淑玲在2010年中国蚂蚁之星擂台赛最后一轮冠军赛限时赛中荣获冠军的作品,如今重读,颇有感慨。时隔一年,当时情形犹历历在目,记得那段时间,曾想象着假如自己能走到决赛那一关,在3小时的限时创作中,是否能够顺利地完成一篇作品,为此,还做了一个试验,让人出题发到邮箱,然后从点开邮箱见到题目开始计时,结果,3个小时以后,一个字都没写出来。然而,三位进入决赛的作者,都按时提交了作品,而且都写出了水平,尤其贾淑玲,不但提前半小时率先交卷,而且在这么短促的时间内,还写出构思如此巧妙,情感如此细腻的文章,在这紧张时刻,能把自己的写作状态调整到这样的程度,不仅需要平时厚实的累积,更需要有不急不躁,从容不迫的心理状态啊。
    《重游》这个标题是大赛组织方提供的命题,读完这篇闪小说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将这个标题写出了双重含义,一重是故地重游,另一重是情感的重游。这是这篇闪小说总体构思的一个大方向的成功。而文章的成功之处并不仅仅于此,也不仅仅在于语言的张力,情感的细腻,其情节方面的布局,更是精巧,令人开卷则欲罢不能。作者匠心独运,用环环相套的重重悬念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不能不说,它是独特的。
    文章以双重悬念开篇,“母亲失踪了”母亲为什么会失踪?一开始,作者便扔出了一个疑团,不容我们喘息,紧接着第二个疑团又来了:“父亲低着头抽闷烟,他说母亲一定在火车站。”母亲的失踪和父亲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那么肯定母亲会在火车站?这两个疑惑,将一路陪伴着我们,直到文章最后,才豁然开朗。

    文章第二段继续布下疑阵:“我在车站找到了母亲”父亲说的没错,她果然在车站,然而,他对母亲此次的失踪原因,既然了然于胸,却为何不亲自来把她找回去呢?母亲在故乡没有一个亲人,为什么还要用失踪的方式悄悄回去?在母亲、故乡和父亲之间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这一情节,是前面两个悬念的继续,它加重了我们心中的疑惑,引起了我们许多联想。
    在“我”的追问下母亲才说出是为了看一棵树,那么这又是一棵什么树,竟值得她这么郑重其事悄悄去探望?
我们在一个个疑问中,迫切地想知道答案,我们迫不及待地往下读,然而,作者不仅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还再次把一个又一个悬念抛出来,母亲和我找到了那棵树,她并没有象自己所说的只是为了去看树,而是围着树转起圈圈来,她找到了一个隐秘的树洞,掏出了一个瓶子,于是,围绕这瓶子,更强烈的疑惑又产生了......我们只能耐着性子,读到最后。读完回头一看,才发现文章几乎每句话都带着悬念,旧的疑惑解开了,新的疑惑又来了,如此重重叠叠的悬念,后浪推着前浪,把情节推向高潮,这样的文字,每一字每一句均蕴含着大量信息,不仅体现了作者把握情节的功力,也体现了闪小说一字千金的特色。

   “‘他是谁?’‘当年,他们两个一起走的,后来,你爸回来说他已经死了,我等了他五年才嫁给你爸。’我们的沉默中,秋风不停地吹。母亲打开瓶子,里面折叠的纸上写着一段话:我回来过,但我不是归人,我只是过客,我在那边有了家室,故地重游,只因为必须给你报平安。”原来,在故乡还有母亲的一份牵挂,原来,当年还发生过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这篇小说到此结束了,层层疑团一并被解开了,然而,我们的疑惑还没有结束,当年,在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令人荡气回肠故事。这个遗留的悬念,使我们在文章之外获得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最后还有几句不是题外话的题外话:那就是贾淑玲的景物描写。贾淑玲在闪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堪称一绝,总是寥寥几笔,便可勾出一个画面,虽然没有面面俱到,却能紧扣情节,场面特点突出,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或适当留白引人暇思。如《重游》中的这一段描写:“那是一棵老树。母亲围着老树转了两圈,用那双粗糙的手在树干上抚摸,然后慢慢蹲下。母亲颤抖着手往树根下掏,我这时才看到那个隐秘的树洞。”笔墨重点还是放在人物和情节上,可通过人物的几个动作,结合那少得可怜的关于老树的几个字眼,我们的眼前,不由自主浮现出一棵树干粗壮,表皮粗糙,树根交错纵横地暴露在外的老树来。相对于撇开情节,另起炉灶的一大段描写,这样的笔墨显得灵动轻盈,内涵丰富,这样的场景显得动感活力,令人难忘。应该说,在闪小说这么有限的篇幅内,这样的处理方法是高明的,也是闪小说这种精短类小说所要追求的一个境界。

附原文:
重游
  

贾淑玲
  
  母亲失踪了,父亲低着头抽闷烟,他说母亲一定在火车站。
    我在车站找到了母亲,她买了回老家的火车票。我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要回老家,她说她是孤儿,故乡没有一个亲人。在我的追问下,母亲说要去看一棵树。
    看着她头发上泛起的霜花,我含泪轻轻拥抱母亲,说:我陪你去。
  我们坐了两天火车才到母亲的故乡。那是一棵老树。母亲围着老树转了两圈,用那双粗糙的手在树干上抚摸,然后慢慢蹲下。母亲颤抖着手往树根下掏,我这时才看到那个隐秘的树洞。
  母亲的脸由紧张变成兴奋——在掏出一堆杂物后,她掏到了一个瓶子,瓶子的口是密封的。
  “这是什么?”
  “一个人留下的,他说回来如果找不到我,会用这种方式向我报平安,他果然没有死……”
  “他是谁?”
  “当年,他们两个一起走的,后来,你爸回来说他已经死了,我等了他五年才嫁给你爸。”
  我们的沉默中,秋风不停地吹。
  母亲打开瓶子,里面折叠的纸上写着一段话:我回来过,但我不是归人,我只是过客,我在那边有了家室,故地重游,只因为必须给你报平安。
  “闺女,我们回家,你爸还在等我们呢!”母亲的眼睛泪汪汪的。
秋风不停,母亲的脚步有些凌乱,我用同样凌乱的脚步陪她向前。身旁,落叶纷纷……
      
        ——发表于《天池小小说》2011年5期,被《大南方小小说》总第6期收录,被《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13期、《小小说月刊》2011年8期分别转载。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2828

帖子

63

精华

8

听众
主题
520
积分
19903
记录
25
收听
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2-2-7 16: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作家网(点击进入):吴宏鹏主题的深度挖掘-----张凯《牛跪》赏析 吴宏鹏


用悬念构筑起来的闪小说-重游贾淑玲《重游》有感

文友们如有兴趣,可以把闪小说或者赏评到这里去发一下(需审核),也是对闪小说的一个宣传。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535

帖子

1

精华

7

听众
主题
33
积分
666
记录
0
收听
0

石闪人

发表于 2012-2-11 16: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吴宏鹏


    这个主意好!!:victory:
看花开花落,看云来风去,看流年似水,看人生百态。

179

帖子

3

精华

11

听众
主题
16
积分
769
记录
0
收听
0

石闪人

发表于 2012-2-15 10: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可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功莫大焉!
问候师友!

8468

帖子

144

精华

22

听众
主题
828
积分
44975
记录
16
收听
0

版主

发表于 2012-2-15 17: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吴宏鹏


    谁会操作?把这几篇都放一下呗。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闪小说作家论坛|手机版|触屏版|小黑屋|闪小说阅读网 ( 冀ICP备13012593号-1 )

GMT+8, 2024-6-26 13:45 , Processed in 0.21968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