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端柔 于 2020-6-19 15:28 编辑
疫情中的跨国爱情 呢喃(德国)
一座跨线大桥横亘在德国和丹麦之间,住在德国的八旬老汉每天坚持骑车八公里,去见一位住在丹麦的同龄老太。
老汉头戴自行车头盔,身着修路工的黄条装,也许他曾是修路工,也许是老太买给他,远远地与对面的老太打着招呼:“亲爱的,早晨好呀!睁开眼睛我还活着,就来见你!”摘下头盔,露出秃顶白发,同样身体健朗,白发苍苍的老太兴奋地回复:“亲爱的,你好!我来了好一会儿啦,没有你我也走不了!”
三月欧洲各国先后闭关锁国,丹麦和德国也不例外。他们的年龄属高危人群,官方规定65岁以上老年人隔离在家,出行不超过两人。他们彼此惦记对方,与疫情相比,过一天少一天,很多老人见了上帝,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于是他们约定,仍保持每天见面的习惯不变。
省略了往常的拥抱接吻,眼前隔离一道红色栅栏,在2米之间的距离坐下,他们用食指中指按着嘴唇,象征亲吻之意,老汉朝老太说:“今天我买了一瓶红酒”,老太非要看一看仔细,他就说:“你总是那么好奇,是什么牌子,我先不说,你自己看吧!”像喝酒一样,一起举杯喝咖啡,吃早餐,祝福今天是个开心的一天。他们聊天、看报纸,总有不同的话题唠叨可聊。老汉不时地爽朗大笑,感染老太也嘿嘿跟着乐,开心解闷,无人替代。
他们两年前相识,从此约会,每天见面已经一年多了,有时设障栏杆太高,看不到对方,他们就顺着栏杆找到合适的位置,混浊的双眼也许看不清对方,但在他们的意识里,只有对方的存在,才是活下去的动力。(600字)
作者简介:
倪娜(笔名,呢喃),旅居德国,曾为德国《华商报》记者、《德华世界报》总编,现为记者、撰稿人、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会员、世华作家协会会员等。从2012年开始至今连续多年荣获世界华文诗歌、散文、小小说大赛20多个奖项,出版散文、诗歌、小小说、论文等合集二十多本,代表作长篇小说集《一步之遥》。作品散见海外欧美纸媒,文学杂志《小说界》、《红杉林》、《文综》、《香港文学》、《小小说时代》、《红豆》、《华夏》、《微型小说月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