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小说作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51|回复: 4

首届闪小说评论赛参赛作品存档

  [复制链接]

2890

帖子

63

精华

9

听众
主题
526
积分
20351
记录
26
收听
5

版主

发表于 2011-10-23 12: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001.孙子故里·首届评论赛作品.《内幕》品读

《内幕》品读
   
    《内幕》是许国江先生的闪小说作品,这个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深度。在说深度之前,我姑且把这篇小说称作一篇“问题小说”,这个“问题小说”不是说作品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作品字面之外提出了问题,对作品提出的问题如何看待,如何理解,相信每一位读完这个作品的读者,都会产生自己的感想。
    《内幕》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村民张三的儿子结婚,日子已经定好,请支书等人去吃喜宴,而以支书为首的支部一班人,却在这一天去上海,去上海干什么呢,原来,是去给也是村民的钱大老板举行隆重的入党仪式。这些就是作者在字面上留给读者的东西。仅就表面意义讲,读者可能以为这不过是一篇写以支书为首的势利小人的作品,因为张三毕竟是一位普通的村民,而钱大老板却是在国际大都市经商的有钱的主儿,如果深度仅到这一层为止,那决不能说这是一个有深度的作品,说肤浅也并不为过。那更深层次是什么?是不是写支书等人品德低下,腐败堕落?也对,到一位普通村民家吃一顿喜宴,要和进一趟国际大都市比起来,哪边的诱惑力更大,不言自明,再加上支书是带着党票到钱大老板跟前,钱大老板会有什么回报,这里的想象空间是非常大的。
    如果深度到此为止,那也不能说作品具有深度,因为能达到这个深度的作品已经比比皆是。如此一来,这篇作品的深度在哪里呢?咱们不妨往下品,支书等人去上海做什么,这个作品已经交代得很清楚,无须赘言,关键是在怎么做上!那这位李姓支书又是怎么做的呢?看这两句:“早些时候,村里的钱大老板被动员写了入党申请”,“村支书老李……带着村支部一班人,专程赴上海,在钱大老板办事处,隆重地为他举行入党宣誓”。“被动员”,这是一个多么富有意味的字眼,再和“支部一班人”、“专程”、“隆重”、“宣誓仪式”等列在一起,这个“怎么做”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如果作品能挖掘到这个深度,就不失为一篇有分量的作品了,而作者没有就此止步,接下来,作者从特殊的选材上,更是把深层的问题推到了读者面前:发展党员本来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党章中对此是有明确规定的,像这位支书一样,置党的尊严、神圣于不顾,如此作为可以吗?因为钱大老板有钱,党的原则就可以如此颠覆?“被动员”“被入党”的党员,其忠诚度、先进性能有几何?如果更深一步,那就是:当今中国执政党的党票是商品吗?大量腐败的现实案例,是否与这种丧失尊严的颠覆有关系?我们经济大发展的背后,还有多少令人无语的问题?!
    有关作品的深度挖掘就说到这里,其次是作品的总体感觉,这篇闪小说语言干净老到,叙述从容淡定,构思巧妙有致,艺术意味浓厚,选材眼光独具。不足之处是人物形象塑造不够到位,说事的成分居多,缺少鲜活的细节,作品题目取的不够好。
    (品读纯属个人见解,存有不妥之处,敬请作者与读者海涵)


附:内   幕
许国江

张三的儿子结婚。张三请村支书老李、主任老王等村干部吃喜酒。
张三家儿子的婚宴在本月16日星期六晚上。老李说他们这天没工夫。张三说能不能抽个空给个面子、捧个场。老李说不行,我们支部几个人要到上海去一趟。张三说我儿子结婚的日子定下来了,改不了。你们能不能推迟一天去上海?老李说我们支部有个活动要到上海去搞,日子早定了,不能变更。
支部到上海搞什么活动呢?张三猜想,村党支部是不是因为建党90周年,要到党的一大会址搞一次传统教育呢?张三问老李,老李含糊其辞,未置可否。
张三家的喜事如期进行。此后不久,张三从一位支委口中得知他们去上海活动的内幕。
早些时候,村里的钱大老板被动员写了入党申请,经过多次考察,支委会一致同意钱大老板入党。钱大老板在上海有个不小的摊子,最近他工作很忙,实在抽不出时间回来参加通过他入党的支部大会。怎么办呢?村支书老李灵机一动,决定带着村支部一班人,专程赴上海,在钱大老板办事处,隆重地为他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002.孙子故里.首届评论赛作品——闪小说之经典

闪小说之经典

    闪小说因了字数的限制,篇幅短小,被人误作段子、笑话、故事的危险非常大,闪小说欲要健康发展,长足发展,多出精品,步入经典,务请闪小说作者记住三点:塑造鲜活的人物,开掘思想的深度,铸就艺术的厚度。

1、        鲜活的人物
    古往今来,凡经典大作,首先刻入读者记忆深处的是什么,人物!《红楼梦》是这样,《水浒传》也是这样,就说《红楼梦》吧,第一次拜读之后,你也许会在时间的剥蚀中,忘掉里边的故事情节、忘掉作品的构思布局,但那个喜欢到女孩脸上吃胭脂的痴公子,那个弱不禁风,樱口轻启便是半掩含酸的林妹妹,会永远留在你的记忆里。
    闪小说,尽管限于篇幅,没有中短篇的舒卷自如,没有长篇的纵横决荡,但独特的细节,闪光的思想、典型的行为,照样可以让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活起来,刻进读者的脑海。人物是所有小说题材赖以生存的筋骨和命脉。

2、        思想的深度
    鲁迅之所以是鲁迅,一个根本的原因是鲁迅的思想,也许读者读完鲁迅的作品,会觉得鲁迅小说就艺术性而言,尚有不及经典之憾,但就思想深度而言,纵横十万里,上溯数百年,又有几人能及,他的小说所挖掘的思想深度,用一针见血比喻颇觉不妥,倒不如说是一针见髓,一针见魂更合适,他在作品中刻画的人物,揭示的人性,剖析的灵魂,让几个世纪的国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阿q是这样,祥林嫂也是这样,鲁迅的文字之所以能够直击读者的灵魂深处,说白了那就是作品的思想深度。
    闪小说虽然限制于字数,篇幅短小,但灵魂的触及务不能丧失,作者的思想境界,决定了作品的开掘深度,这个深度也是作品的灵魂,

3、        艺术的厚度
    要说艺术厚度,不能不说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这是经典,《边城》的诗情画意,牧歌风情,哀婉凄楚,巧夺天工,都决定了这是一部品不够,品不透的浑然天成的艺术精品。用浑然天成定义经典,衡量艺术的厚度是不为过的,无论构思、描写、语言,格调,取材、情感、排章、布局等等,都可以到经典作品里寻找答案。
    闪小说创作者,在思量艺术厚度的时候,大多伏在某些创作技巧上直不起身来,要知道,单一拿构思、语言、波折等艺术范畴的个项论高低,是有失偏颇的,也是走不远的。闪小说犹如一位出闺少女,是丰满是苗条,是白皙是红润,是凹凸有致还是雍容华贵,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是风姿绰约还是心直口快,这些都得靠艺术的厚度说话。经典杰作必须拥有浑然天成的艺术厚度。
   
     以上三点,是构成一篇佳作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闪小说文体起步较晚,却也出现了一批精到的令人鼓舞的优秀作品,从事闪小说创作的作家实在应该记住,打造经典的意识应该融入创作思维的全过程,既能高瞻远瞩,又能细致入微,只有这样,精品佳作才会不断涌现,文学艺术的塔尖才会有闪小说的玉容面世。


003叶雨.首届评论赛.《雨中的红裙》透露的唐光源密码  

    闪小说网2011 佳作展贴出唐光源先生作品九篇。
      每篇选材都有关爱情,每个爱情故事都独具特色,每个人物的爱都那么鲜活灵动。
      唐先生文字秀美温馨、简洁传神。读着,让人很享受。在众多闪(蚂蚁)小说作者中唐先生是为数不多的具有明显成熟写作风格的作家之一。
      唐先生的风格特色究为何物?我们不妨读读他这篇《雨中的红裙》。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因为一句粗话引起两口争执导致妻子雨中出走。说了粗话的丈夫很后悔,在雨中寻妻等妻,想象妻在雨中受苦情形,以至于造出痴情错乱的小误会。最后“心烦意乱”失落地“往回走”,却惊喜发现“自家的窗户开了,透出温和的灯光”。
      情节简单,作者写得却很不简单。
      一是环境氛围的反复渲染。在短短7小节,428字的狭小空间里作者三次写“雨”。开篇一节:雨,下个不停。第3节开头一句:天空,就像他的心情一样,阴沉沉地,下着雨。第6节:红裙,消失在雨中。
      于闪(蚂蚁)小说有限的空间不惜笔墨于环境描写,可以说是难乎其难。而唐光源却敢于这么做,而且收到了预期效果。真高手也!
      二是道具应用。妻子雨中出走,丈夫自然会想到自己对爱妻应有的关爱呵护责任。于是,一把避雨的伞就成了本篇必不可少的道具。所以,很自然就有了如下的描写——
       他“抓”了一把伞,追出去(引号是叶雨加的,下同)……
       他拿着雨伞,“守候”红裙的出现。已经“好几天”了……
       尤其是“我”盼妻而久不可得,以致眼花神迷因错觉而造成误会时的描写,更加凸显了“伞”在本文表意传情中的重要作用——
       是她!怎么还不知道给自己“撑把伞”?他三步并作两步赶上去。馨,他喊,同时把“伞伸过去”。
       而所有这一切功夫都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红裙。
       红裙是“我”爱妻的代称。
      红裙是雨中出走的,街上那位女子因为穿一身“红裙”才造成“我”的误会与尴尬。直到文章接近末尾作者还不忘来浓浓一笔:红裙,消失在雨中。由此完成了“雨与伞”、“伞与红裙”、“人与爱情”的完美对接。更加突出了“我”对雨中出走的 “她”深长关切的心理焦虑状。
      三是写得圆满。无论故事结构、冲突设置、悬念揭底儿都安排得自然流畅,毫无生捏硬造的生涩感。
      四是富有诗意美感。无论标题“雨中的红裙”,还是通篇简短凝练的句式所造成的明快节奏都令我们的阅读好像进行在名诗《雨巷》、《再别康桥》的意境里。如此看来,唐先生不仅是一位擅写爱情故事的小说家,而且也是一位唯美至情的诗人。
      五,也是我选择此篇作品解读唐光源先生写作密码的原因之所在。那就是,此篇的语言风格有一种明显的朴素美——没有华丽辞藻,没有雕饰痕迹,基本没有刻意的语言堆砌。翻阅唐先生以往作品,不难发现其在行文语言方面固有的固执的唯美追求。由此造成了很多雕饰痕迹、为片面追求对仗工稳而必然出现的辞藻堆砌现象。而本篇一扫往日面目,兀然现出其素面朝天的天然之美。我以为,这正是唐先生不懈写作追求的必然结果,是唐先生写作境界提升的生动表现,是唐先生写作风格形成的具体标志。
      唐先生的写作密码究竟是什么?我以为,就一句话:坚持不懈追求、不断自我完善,努力攀登闪(蚂蚁)小说的写作新境界。不是吗?
      衷心期待更多钟情于闪(蚂蚁)写作事业的朋友象唐先生这样。如此,我们每个人都会前途无量。
【附原作】
雨中的红裙
作者 唐光源
   雨,下个不停。
  他在十字路口徘徊,寻找那夜飘出的红裙。红裙是他的妻子,那夜的飘出,是为一些琐碎小事,他和她争执,互不相让。他的一句粗话,气得她甩门而出。他被甩门声怔住了。回过神时,他抓了一把伞,追出去。红裙不知去向,只有密密麻麻的雨。
  天空,就像他的心情一样,阴沉沉地,下着雨。他拿着雨伞,守候红裙的出现。已经好几天了,她去哪儿了?手机关机,似剪刀剪断了她的联系。思念,剪不断理还乱。他愿意放下男人的面子,当面向她认错,向她请罪。回来吧,我的红裙。
  他眼睛忽然一亮,红裙,在街的拐弯处。是她!怎么还不知道给自己撑把伞?他三步并作两步赶上去。馨,他喊,同时把伞伸过去。
  红裙回头。他看见一张陌生的脸。他很失望。她很惊异。看见她满是雨水的脸,他想起他的馨,她也许就是这个样儿,在雨中。他流泪了。他对眼前的她说,看这雨下的,我能送你回家吗?
  眼前的她再一次惊异,急急离去。红裙,消失在雨中。
  他心烦意乱,往回走。他在楼下惊喜地发现,自家的窗户开了,透出温和的灯光。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1704

帖子

2

精华

4

听众
主题
184
积分
24246
记录
11
收听
1

管理员

发表于 2011-10-25 19: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

510

帖子

9

精华

2

听众
主题
58
积分
2679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发表于 2011-10-31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好评论

4545

帖子

91

精华

76

听众
主题
2212
积分
2046887
记录
0
收听
0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11-10-31 11: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2890

帖子

63

精华

9

听众
主题
526
积分
20351
记录
26
收听
5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3: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handshake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闪小说作家论坛|手机版|触屏版|小黑屋|闪小说阅读网 ( 闽ICP备2025097108号-2 )

GMT+8, 2025-9-14 06:31 , Processed in 0.17829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