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林健 于 2016-6-7 14:47 编辑
江苏万华谈闪小说语言的锤炼 (2016年6月1日在河南闪小说群即兴讲述记录)
闪小说作者应该做到会精简精炼文字,就像树木,多余的枝蔓要舍得剪掉,才能长高。
个人写作时不喜欢过多使用形容词,限定性词语。因为限定性词语会剥夺了文章走向,和人物发展,形容词除非你能创造出别人没用过的,不然也得少用。
一篇文章出来,试着删除所有形容词,看看意思有没有变化。如没有,那就是多余的。就像我的这两句话:“夜,黑得像泼了墨水。”“夜伸手不见五指。”
打个比方,限定就如同把人物扣在框里,或给某件事一个定义。如“木柔是个特文弱的女孩”中的“文弱”,“夜黑透了”中的“透”。 必须要通过多词来反驳前面的限定词。如“夜黑透了。”与“天落下帷幕。”比,后者更生动,形容词变动词,也避免了多余的反驳词出现。
闪小说因为短,字数限制,必须做到精炼透彻。
附:《万华谈闪小说的语言锤炼》详细讲稿
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先学着刻画人物,也不失为一个正确的写作方法。
任何小说都需要具备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个自不必说,什么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啊,小说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等等,之类的长篇大论我觉得没必要去纠结。用老外的话讲,一千个作者就有一千个读者,那么就会有一千个哈雷,用我们话说,诸子百家,共争鸣,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写作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理。
对于新人还是建议多读名家小说,评论;多看,多读,多思,多写,多放,多改。
回到写作中,有哪些是新人需要注意的呢?曾经看过一本外国对于小说创作的书,我觉得写的很好,下边我就分享一下,观后以及自己写作的心得。
小说是大众化的东西。更加口语话的语言,贴近生活,我们写好后可以朗诵自己的文章,找出日常说话时拗口生硬不合文风的字句,加以修改。
闪小说类短篇小说因篇幅短小,需要字句精炼,那我们具体要怎么精炼呢?
我总结一下,说说其中的一两点:
一、删除与主题无关的短句。
新手有时候把握不好主题的方向,常写散文章,那么我们就需要修改。
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中讲:“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就是说,我们对自己的文章要反复阅读理解,看看哪些句子与文章的主题无关,一个字“删”。
我们来看下例文:
代驾
文是单亲妈妈,所以经济上有些困难。白天在保险公司上班,晚上找了份代驾的工作。一个月挣个生活费是不成问题。
那天凌晨,经理安排文把此人送到幸福路,48号。看到对方后,文觉得有些眼熟。哦!想起来了,前几天报纸还上了头条,华志集团的董事长,身价过亿,心里窃喜,总算摊上了个特有钱的主,这回该大方点了吧!
在回去的路上,文远远望到前面的背影有点像同事露,开近点看,还真是。文就喊:“露,这么晚,怎么还没回家,上车吧!我载你一程。”露上车后,文悄悄的告诉她,“车上是个特有钱的主,华志集团董事长。”
幸福路,48号到了,眼前是一栋豪华的别墅。露下了车,一起帮文把车主扶下来。文把钥匙递给车主说:“诺,你的车停好了,钥匙给你。”车主转身就往大门走。文说:“先生,您还没给钱呢?”车主说:“你用我的车载人,我没找你算账,还想要钱。”文心想:哎……看着有钱,又摊上了一个不给钱的主。露随即从包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车主说:“先生,这是我的名片。”车主念着说:“A市电视台记者。”露说:“堂堂华志集团的董事长,连代驾费都给不起,如果你不想此事爆料在明天的新闻上,赶紧把钱给了。”车主不知是喝多了酒,还是看形式不对,掏出两百元转身就走了,还气愤的说了句:“不用找了。”
没想到此事,轻轻松松的被露搞定了,以前,此事不是没发生过,文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算了。对了,露啥时候兼职记者了。露说:“名片是今天下午一个老同学给的。
这篇文章我们读下来有什么感觉?题目不够新,主题过散,还有断句错误。另外,是不是有与主题无关的句子呢?我们来找一下。
1. 文是单亲妈妈,所以经济上有些困难。白天在保险公司上班,晚上找了份代驾的工作。一个月挣个生活费是不成问题。
这三句在我看来都与主题无关,或者部分与主题无关。文章讲的是“车主”商人的狡诈和“露”用他人名片来忽悠车主,一山还有一山高。“文”只是个配角,要么细化“露”要么是刻画“车主”,根本没有必要详细交代“文”的背景。
我试着修改了第一段:文,晚上兼职代驾。
我觉得七个字足矣。
2. 露说:“堂堂华志集团的董事长,连代驾费都给不起,如果你不想此事爆料在明天的新闻上,赶紧把钱给了。”
本段中露说:“如果你不想此事爆料在明天的新闻上,赶紧把钱给了。”威胁的口气,不是说与主题无关,而是不符合文章的人物对白,也过于啰嗦,拖慢了文章行程和阅读快感,删去倒是更有味道,换个标点符号,我们改下试试。
露说:“堂堂华志集团的董事长,连代驾费都给不起?
换了个“?”号,删去多余的句子,不但没有失去文章本来的意思,而且更有味道。一个问句更加立体了“露”的这个人物。
3. 没想到此事,轻轻松松的被露搞定了,以前,此事不是没发生过,文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算了。对了,露啥时候兼职记者了。露说:“名片是今天下午一个老同学给的。
这句话中,我试着精炼了一下,大家自己看吧,偷个懒。
文经常遇到的事情被露轻松搞定,文问,你啥时做了记者?文嘴角轻扬,哪啊,这是人家的名片。
修改后的句子简洁多了,也表达出了作者意图,何乐而不为?
其他例如题目,断句等我就不多说了。
二、尽量少用形容词和副词。
很多新手以为堆砌形容词副词就可以烘托名词和动词的活力,假如把天气描写成“炎热的,干燥的,晴朗的一天”会以为更生动逼真,然而,效果却恰恰相反,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用一句比喻来形容。如:天,拧不下一滴水。干净利落,更能让读者记住。为什么说形容词副词一般少用为好呢?
1. 用的越多,效果越小,当作者使用了一连串的形容词和副词时,他的效果会互相抵消,读者的脑海里很难留下这一连串限定词的全部印象。
2. 过多的使用形容词副词来描写细节会使得太过饱满,无疑是贬低了读者的智商,比如你详细的描写一位老师,或者一条大河,无论你怎样形容一些细节,其实读者的心中早已经有了自己所认知的形象。
3. 通常更好的做法是直接留白,逼迫读者参与进作品。这样的好处是,读者与作者共同思考,拉近了写读者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共鸣”。没有“共鸣”的小说不是好小说。
4. 形容词副词基本已经是用烂了的词汇,这样就容易使小说落入俗套,当然,如果你能创造出新颖的词汇另当别论。
5. 过多的使用形容词副词恰恰会让读者感觉作者这一句话中的中心词劲道不足,无法自立,所以才用形容词来限定或强化一下,呵呵,多么讽刺。
6. 假如一部作品,形容词副词过多无疑会添加更多的逗号,这可是写作的大忌,会拖拽行文,读者会有阅读疲劳,感觉文章啰嗦不流畅,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具体怎么解决呢?坚决不用?不是。
我们可以适当削减用量,阅读文章,画出所有形容词副词,问问自己哪一个更强,只留一个最好最强的,或者删除认为不必要的,你会发现他并没有因削减而降低文章的表达能力。
我们来看下例文。
车子沿着(崎岖颠簸的)土路(急速)前行,有时很快地(紧急)地急转弯,避开那些(正面)撞向(泥乎乎的)挡风玻璃的(又大又胖)的飞虫,(炎热的,潮湿的,憋闷的)天气从(打开的)窗口灌进(滚滚热浪),让人不得不用(脏兮兮油腻腻的)抹布擦拭(满是汗水黏糊糊的)额头,在(脏兮兮的)额头上留下了(黑乎乎的)印迹。
这段描写中有许多问题,比如:为何在崎岖的土路还要疾驰?缺少交代,或许是因为片段吧,不去计较,单看括号里的形容词和助词,有哪些是需要的呢?又有哪些是不需要的呢?可以试着删去一些形容词和副词,再修改个别字句来看看效果。
车子沿着颠簸的土路疾驰,时而急转弯,避开那些撞向挡风玻璃的大蝗虫,闷热的天气从车窗灌进来,让人不得不用抹布擦拭额头,在额头上留下了黑乎乎的印迹。
大家可以看看修改后与修改前有何不同?可读性提高了,作者的大致意思仍然表达了出来。
我还是那句话,写作没有定法,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
最近在研究小说语言的用韵,和写诗词的朋友可能会有共鸣,也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小说,以后再来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