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小说作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16|回复: 5

[闪小说大展] 【2013-057】许仙闪小说精选十五则

  [复制链接]

154

帖子

9

精华

7

听众
主题
31
积分
891
记录
0
收听
0

石闪人

发表于 2013-5-21 09: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吴宏鹏 于 2013-5-21 16:14 编辑

许仙,本名许顺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十月》、《天涯》、《清明》、《当代小说》、《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小品文选刊》、《杂文选刊》等发表500万字。有作品入年度选本及排行榜。出版长篇小说《关于我漂亮母亲的一切》、短篇小说集《麻雀不是鸟》、小小说集《麻醉师酒吧》、散文集《樱桃豌豆分儿女》。

1、严师傅笑什么呢?(470字)
    在这个知识分子云集的单位里,严守礼坐了二十五年传达室。这二十五年里,除了他养的狗朝他点点头汪汪几声外,没人朝他点头、汪汪的;他也不是个热脸孔贴冷屁股的人,也从不朝人点头、汪汪的。这个单位有他这个人跟没他这个没啥大两样的。
    严守礼严师傅是在一个极其平常的夜里,做梦做死的。据与严师傅相邻住着的老王和小李说,死的那天晚上,严师傅放声大笑。老王和小李被严师傅笑醒时,他已经笑了很长时间了;当时他们都觉得严师傅发什么神经,半夜三更的。后来越听越觉得不对劲,照平日严师傅那副样子,他不可能这样大笑的;于是,老王和小李相继赶到严师傅房门口,边敲门边叫他。但严师傅还是大笑着,震得三楼的人都赶出来,看热闹;正当小李起脚想踢门时,里面的笑声嘎然而止,安静了下来。大家骂了几句,也没当回事,就散了。
    谁也没有想到,严师傅会死的。
    第二天,老王和小李得知严师傅死了,就傻眼了;这怎么可能呢?难道人还有笑死的?的确,严师傅是笑死的。单位同事在痛心过后,开始对严师傅的笑感起兴趣来。你说严师傅他笑什么呢?居然把自己笑死了。
    这几乎成了同事们永远的话题。

    2、寻找南城路148号(599字) 
    我在寻找南城路148号。
    但是,我从南往北走,编号是:152、150、146、144……从北往南走,编号则刚好相反:144、146、150、152……不去留意编号的人,死也不会相信有这种事;但你若过去是148号的老邻居,你肯定知道这回事。
    南城路没有148号。
    这怎么可能呢?在我祖父的祖父那会儿,南城路148号是有的,而且还是南城路上比较有名也比较大的旺铺;但旺铺滚滚而来的利润,把我的祖先养成了一个个败家子,他们吃喝嫖赌,他们挥金如土,他们迅速走向破败的命运,到我祖父的手上,南城路148号已剩下一个空壳。不得已,祖父就将它贱卖了,他卖给了相邻的南城路146号的黄老板。
     黄老板拥有了146号和148号,但他总觉得148号还是我们家的,只有146号才是自己的。生性多疑的黄老板,就对146号和148号进行改造,合并,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大的146号。从此,148号就在南城路上消失了。后来有个时期,市政部门对南城路进行了整治,并对街道的门牌号码进行重新编号。照道理,146号之后是148号,148号之后是150号;可原先150号的那家,死活不接受148号,他说从他太爷爷开始,他们就是150号,干吗要改为148号呢?另外,既然原先的146号和148号都是黄老板的,现在还是给他好了。
     结果,148号就在南城路彻底消失了。
     沧海桑田,数十年过去了。因为种种原因,我的祖父的后代们各奔东西,四海为家,彼此杳无音信;今天,我遵照父亲的叮咛,就来到了本市的晚报社,打算登报寻找南城路148号,寻找共同属于这个早已不存在的编号的亲人。

     3、五粮液(547字)
     楼上方部长爱酒,而且爱得专一,喝酒只喝五粮液。
     方部长革命工作干了三十八年,其中二十年在领导岗位上,因此到他退下来为止,足足喝了二十年的五粮液。五粮液好啊,香香的,润润的,喝高了不上头。方部长的爱人也说五粮液好啊,老头子喝空的瓶子,她还能换几块钱呢。于是乎,这二十年来,方部长和他的爱人都乐呵着,一个香喷喷地喝,一个喜滋滋地换钱。
     前年,方部长连余热都发挥过两年了,便不得不退到家里。回家头一年,方部长那点爱好倒不怎么受影响,喝得很宽畅。去年也还好,勉强过得去。到了今年,方部长的五粮液就很成问题了,要喝,就得自己掏腰包了。但方部长的爱好不多,而且又有股专一的牛脾气,所以方部长平生第一次走进小区前的万家福超市,五粮液虽贵,但酒虫更可怕。方部长掏钱时,感觉有些不爽。
     更不爽的是这五粮液的味道,让方部长喝得气愤。要说这酒,它也香,它也润,还带点儿辣,但压根儿就不是他喝了二十多年的五粮液,压根儿就不配叫五粮液。于是乎,方部长再仔细那么一观察,发现此五粮液与过去喝的味道,在色、香、味上均完全不同。这下方部长不但气愤,而是愤怒了。他保存好超市的小票,又辗转难眠了一整夜,第二天一早捧着那瓶假酒就找质量监测部门了。
     等到鉴定结果出来后,方部长不是愤怒,而是悲怆了。
      权威部门告诉他,此乃真五粮液也!

       4、以识字量为准(569字)
      某大企要办张内刊报,要求宣传部长马上组建报社,报社正式编制四人:主编一人,编辑(记者)二人,校对(版式)一人。宣传部长决定在企业内部招聘英才,当即张贴招聘启事,条件不限,有志于文字工作者均可应聘。
      不日,应聘者参加面试。
      面试在全封闭的小会堂内进行,应聘者抽完签,叫号入内。主考官是宣传部长从大学里请来的三位汉语言文学教授,面试内容为朗读一篇由2000个完全不同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每位应聘者朗读一遍即算完事。面试成绩以识字量为准,近百名应聘者,识字最多为1600字,识字最少为200字,极大多数识字量都在1000字左右。宣传部长审阅了由三位大学教授评定的每一位应聘者的成绩后,决定录用其中四人:
      A,杭大中文系毕业,识字量为1600字,面试第一名;朗读抑扬顿挫,余音绕梁,但满面傲气。
      B,高中毕业,识字量为600字,面试并列八十三名;朗读四平八稳,无句逗,不懂承转启合,人较老实。
      C,电大毕业,识字量为600字,面试并列八十三名;女,颇有几分姿色,有着“万人迷”般的狐媚。
      D,夜大毕业,识字量为200字,面试最后一名,朗读不堪入耳,破句断逗,但善察颜观色,有酒量。
      不日,A、B、C、D调入宣传部,宣传部长宣布报社成立,并具体分工如下:
      D任主编,全面主持报社工作;
      C任编辑,主要编审职工来稿(主内);
      B任记者,负责各项采访工作(主外);
      A任校对,负责划版及报样校对工作。

       6、  爷爷的口袋(518字)      
    爷爷坐在秋天的阳光里,像一截干枯的老树桩靠在门前的墙上。他低着头,任关不住的瘪嘴淌着腥臭的口水。他不停地掏着大襟衣裳的口袋,颤颤巍巍的。
    远处的那条小河已经没有了流水。
    爷爷九十一岁了,眼不算坏,耳不算聋,嘴能吃也能说;但他整天担心自己不会死去,却又贪婪地活着。他就坐在秋天的阳光里,掏着他的上衣口袋。
    那口袋里什么也没有。
    三角街上所有的人都盼着爷爷的死,包括我的父母,甚至包括我的爷爷。虽然他们嘴上不说,但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心思。九十一岁的爷爷,是这方圆几十里内唯一最年高的老人了;他的死不是白事,而是红事。大家都盼着给爷爷办“红”事,吃他的豆腐饭。据说爷爷的豆腐饭是带着福气的,大家都想沾点光。
    爷爷却一直抱怨着,也不知他抱怨什么。
    他还是整天担心自己不会死去,却又贪婪地活着。在他的那份抱怨和贪婪里,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生的留恋和对死的恐惧。没有一个人不会死的,也没有一个人不害怕死的。其实,爷爷很清楚这一点。他无非是用一种抱怨的态度在拖延自己的生命罢了。
    爷爷终于明白了他的口袋里什么也没有。他见人就问,我的豆子呢?我的豆子呢?谁也不知道他指的豆子是什么,也就谁也不去理会他了。
爷爷明知道他的口袋是只空口袋,但他还是不停地掏着。

       7、新驴说(501字)
       有一头驴子非常敬畏它的主人。它的主人非常凶悍,手执一条用驴皮条编织的皮鞭,支使它整天奔东奔西,动辄就用带着驴骚味的皮鞭抽它,而且往死里抽。驴子每次都有种再生的感觉:昏死过去,然后从一滩冷水冷血中醒来,清醒自己又获得了新生。这样的日子让驴子觉得自己活得很漫长,已经有过几生几世了。所以在别的驴子面前,它总是以“老驴”或“驴老”自居,声称自己吃过的盐比别人吃的饭都多,自己走过的桥比别人走过的路都多,特别喜欢向别的驴子传授世俗经验,而且一点也不忌讳主人抽它鞭子的事。它自称比别的驴子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站在主人的地位思考问题。
      驴子非常赞赏主人的行为,它曾悄悄地告诉别的驴子,每当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它就偷偷地取下主人的皮鞭,学着主人的样子,狠狠地抽自己。它说这个感觉真爽啊!它从中体会到当主人的感觉。在把自己抽得半死的过程中,它终于成了自己的主人。它规劝别的驴子也不妨这么做,它说这真的妙不可言。
      果然有不少驴子尝试这一行为艺术,有的苦不堪言,有的快乐无比,有的毫无感觉……那些乐此不疲的驴子,不久就成立一个民间组织,并取名为“新驴子主义”,它们的主张是:拿起属于你的鞭子,享受到做你主人的权力。

8、文人王伦(470字)      
      王伦是个清洁工。他第一次去镇图书馆做清洁工作,见到图书馆里的书籍,这个年轻人惊呆了。他是个孤儿,只上过半年学,一个奇异的念头就死死地缠住他。他伸手触摸书籍,从文学到哲学,从科学到社会学,从心理学到医学……亲近这些书籍;他坚信获得知识最直接的方法:不是阅读,而是亲近。
      他有空就跑镇区市省图书馆,在书籍中呆上几个小时或半天,靠着书架睡上一觉,醒来就精力充沛、思绪万千,而且神情特别严肃。他在各级图书馆进出多年,终于成为一个态度严肃、善于深思熟虑的文化人;至少我们镇的人是这么认为的,见到他都恭敬地称他一声先生,遇到什么事都向他讨教。这更加坚定他的信念,他不再满足于往图书馆跑,而且往新华书店、图书城跑了。
      三十年后,他还是清洁工,还是单身,他把毕生的积蓄都用在购买书籍上,他坐在家中,就坐在图书城中,脑海里产生各种各样的念头,但他从不思索,而是怀着对书籍无比崇敬的心情,坐在那儿。对于我们镇上人来说,他无疑是镇上最有文化的人。
      他退休了。他去世了。镇里想找到他的遗书,便于如何处置这份遗产;结果发现所有的书籍,都让他用胶水一页页地粘住了。

       9、 外公的鞋(583字)      
      外公是个穿鞋很费的人,走路像吃鞋,三五天就穿破一双鞋。外婆很生气,因为她做鞋的速度赶不上外公穿破的速度。但外公的工作性质决定他必须成天在外奔波。外婆为此想尽办法做各种鞋底的鞋,有布底、木底、皮底、草底,甚至铁底。有段时间,外公因为穿了铁底鞋,傍晚脱鞋时脚都粘住了,整只脚血肉模糊;让外婆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外婆病了,她不得不恳求外公,出门要爱惜鞋;要不然,这双鞋穿破了,就没有鞋穿了。为此,外公一出门就脱鞋,把鞋夹在腋下,光着脚丫赶路;到了目的地,他才把鞋穿起来。一段时后,外婆觉得外公十分可疑,像是另一个外貌相似的男人;她左看右看,才发现外公比过去矮了。“老头子,你怎么变矮了?”外婆问。
外公生气地举起手中的新鞋,对外婆说:“我还没有穿破一双鞋呢。你说我能不矮吗?”他翘起右脚,让外婆看那磨薄的脚底板,血红血红的,还滴着血。他可不能因 为做鞋的人病倒了,就不在外面奔波。外婆急出一身汗,病就轻了不少,赶紧起来做鞋,怕长此以往,外公不穿鞋在外面奔波,将来磨成侏儒。
     但外婆的担心是多余的,外公的脚磨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起老茧。他越是光脚丫赶路,老茧就起得越快。老茧越磨越厚,越磨越硬,越磨越大,最后就像一双长在外公脚上的鞋,把外公的脚保护得好好的。从那时候起,外公就不再穿鞋了,即使是大冬天,外面冰天雪地,他也光着脚丫赶路,一点也不觉得寒冷,令见者啧啧称奇。

       10、谁是小三(271字)                                                                    
     夏局长把小三的电话在手机里设为“市长”,每次小三来电话,夏夫人就激动地朝夏局长叫:“快!市长来电话了!”夏局长接完电话,对夏夫人说:“市长叫我去一趟。”夏夫人就叫他快去。夏局长出门时,夏夫人还追在后面千嘱咐万叮咛:“跟市长好好干!”
     久而久之,夏夫人听到些风声,就打电话给那个小三,责问她是哪门子的市长?小三回答:“我姓柳,是本市管工业的副市长,您有什么问题吗?”夏夫人愤怒道:“呸!不要脸的东西,你不过是姓夏的小三而已。”小三也不嘴软:“你说谁小三?”
     夏夫人事后一查,姓柳的果真是市长。
     夏夫人清醒了,敢情她老公做了人家市长的小三?

        11、  路边的石头(489字)     
      某公身居要职,公务繁忙,整天头痛脑胀,胸闷气急,四肢发沉;一日吩咐随从,他要出去“松一松”。随从心领神会。不一会儿,某公歪在一辆高级轿车里,闭目养神,将西瓜状的货真价实的大脑袋,蹭在真皮靠背上,滚来滚去。某公有个习性,只有在摇晃的车上他才睡得安稳。随从时刻紧张却又貌似随意地注视某公,好像某公紧闭的双眼能够看见他似的。高级轿车在一条越来越宽敞、越来越美丽的公路上,平稳而又迅速地行驶着,车轮胎与路面磨擦而发出沙沙的声音,犹如“鸟鸣山更幽”,让人更觉安静。
      公路两边是花丛,是奇形怪状的太湖石。不知过多久,某公缓缓地睁开眼来,向窗外张望;忽然眼睛一亮,那双老道的眼睛里,好像从石缝间喷出活活的水色来。是什么吸引了某公?随从顺着某公的眼睛,看到公路边忽而一堆忽而又一堆的太湖石,凹凸有致,柔美如女性的体形;肯定是这些石头,激起了某公美妙的感觉。随从注意到,某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出行归来,某公又一次全身心地投入繁忙的公务中。直到有一天,某公从办公室的窗口望下去,发现大楼四周东一堆西一堆太湖石,凹凸有致,体形柔美,顿时勃然大怒,一个电话把随从叫来,脱口骂道:胡闹!

           12、快嘴刘畅(500字)

     父亲是个酒鬼,常喝酒误事;事后又后悔不已,常骂自己:“老子是个畜生!”
    “爸怎么会是畜生呢?”小刘畅想也没想就这么说。
     谁知他爸扬手就给他一巴掌:“我是不是畜生还用得着你来说吗?”
     刘畅有兄弟三人,就因为嘴快,他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宠爱。

     上学后,班主任是个语文老师,爱写白字,也爱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骂自己不是个东西。
     “张老师是个东西!”刘畅想也没想就这么说。
     班主任乐了,朝他笑道:“张老师是个东西,那刘畅同学你是什么呀?”
     刘畅成绩一向优异,但十年寒窗苦读,竟连个三好学生都不是。

     走上社会,刘畅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他脑子灵活,反应快,业绩显著,领导和群众都看好他;但在一次年度酒席上,顶头上司借酒买疯,痛斥自己猪狗不如。
“头儿,你如。你绝对如!”刘畅想也没想就这么说。
     全桌人都傻了。
     顶头上司伸手点点刘畅的面门,夸他够意思。
     从此,刘畅十几年如一日是个无官一身轻的小职员。

      ……

     刘畅知道他的一生坏就坏在自己的嘴快上。
     刘畅也知道任何人怎么骂自己都行,但就是不容别人对此有任何非议。
     刘畅更知道他的嘴比他的脑子反应还快,说话从不过大脑;但他管不住这张嘴,也不想管住这张嘴。这就是他刘畅,我们单位里出了名的快嘴刘畅。

       13、就凭你这张嘴(496字)

       住对门的钱潮是个帅哥,有女人缘,借女人的钱炒股,赚了三万多,相当于杨东一年收入;刘丽坐不住,一下按灭他看的体育新闻,问杨东有没有在听?杨东哦了一声,说我非要跟他一样吗?刘丽说你傻啊,钱谁不喜欢?杨东说我不会。刘丽说不会你学嘛。刘丽掏出私房钱,让杨东炒股,他还真不会,全赔了。刘丽就天天吵。
      钱潮见房地产热,用炒股赚的钱订了房子,先交五万,两年交房,房价涨了,转手就赚了十万。刘丽赛过屁股上点灯,哪里坐得住,逼杨东四处跑楼盘,通宵达旦地排队,倾家荡产凑足八万,订了房子,两年交房,谁知国家出台调控房价法规,房价大跌,杨东被套成房奴,天天喝粥捡烂菜叶儿,勒紧裤带还房贷。两人满脸菜色,刘丽还有劲吵,老早叫你炒房你不干,现在房市不行你倒来劲了,成心不让我过好日子。
      钱潮赚了大钱,大力投资人脉,两年就提干;当长不说,还分到单位大房子,双喜临门,大鸣大放;刘丽脸色铁青,吵上天吵入地。瞧人家多风光,这才叫妻凭夫贵!再瞧自己,当年箩里挑花,竟挑了个猪头瞎眼!
      东窗事发,杨东外面有了女人。刘丽傻了。我呸!你杨东要貌没貌,要钱没钱,要才没才……凭什么你还乱搞女人?杨东木木地答道,就凭你这张嘴。

       14、打赌(481字)               
   

    余田走马上任那天,是个晴朗的秋日。余田沿着一条梧桐树下的水泥路,朝山脚下的单位走去;山上山下风景都蛮不错的。快走到单位门口时,余田觉得自己的右腿有些不太灵便;他停下来,试了试,还是那个感觉。奇怪了,又不痛不痒的,咋就不灵便了呢?他正想这个问题时,忽然蹿出一条白毛狗来,吓了他一大跳。余田爱吃狗肉,却怕狗;他苍白了脸,小心翼翼地绕着狗拐进单位门口。
    传达室的老头正支着脑袋,朝窗口呆望;目光散漫,说是望,其实啥都没有看见。但余田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刚才的举止让这个老头全收在眼里;心里有些恼火,便冲着玻璃窗里的人头问,这狗是谁的?
    老头既没有看到余田,又没有听到他的问话;依旧茫茫然地望着窗外,一动不动。余田又问。这回老头听到了,像被铁针刺了屁股一般,跳将起来,探出脑袋问,你找谁吗?余田说,我不找谁。你不找谁那来这里干吗?我是来上任的。
     上任?老头笑了。这怎么可能?哪次新领导来不是专车去接的?又夹道欢迎?
     老头不让余田进去。
     余田就跟老头打赌,如果他是上任的新领导,晚上吃狗肉。
     老头问,你要不是呢?
     余田摸出五百元钱道,这就是你的。
     余田摸出手机,不知给谁打电话……

      15、大家都一样(487字)

     有这样一个镇子,夜间闭户是被禁止的。
     这个镇子素有“夜不闭户”的古风,是世上仅存一处“世外桃源”。官员们对外这么宣传,镇上的臣民也这么做。官民都以此为荣:我们的镇子民风多么淳朴啊!
     这就叫厚德载物、为富亦仁……
     偶尔,谁家遭偷窃。臣民反映。官员就质问,大家都一样夜不闭户,为什么单单你家被偷呢?臣民就脸有愧色,确信自家有遭偷盗的原因。
     这并不影响镇子的做派,大家依旧夜不闭户。
     偶尔,某女在家遭************。臣民反映。官员就质问,大家都一样夜不闭户,为什么单单你被人************呢?臣民就脸有愧色,确信自己有遭人************的原因。
这并不影响镇子的做派,大家依旧夜不闭户。
     有一年,也不知哪来的偷窃团伙,一夜之间偷遍了整个镇子;臣民反映,官员就质问,大家都一样,又不单单是你家被偷?你有什么可抱怨的?臣民就脸有愧色,是啊,大家都一样,没什么可抱怨的。
     这也并不影响到镇子的做派,大家依旧夜不闭户。
     或许因为镇子太穷,此后没有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镇上的臣民依旧贫穷并幸福地生活着,依旧夜不闭户;他们坚信自己的镇子是世上唯一的“世外桃源”,并以此为荣:我们的镇子民风多么淳朴啊!
这就叫厚德载物、为富亦仁……
许仙 中国作协会员

2818

帖子

63

精华

8

听众
主题
520
积分
19849
记录
25
收听
5

版主

发表于 2013-5-21 16: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问好,谢谢参与,已经二帖合一。
为了论坛安全,请文友们发帖时注意敏--感词,谢谢!

154

帖子

9

精华

7

听众
主题
31
积分
891
记录
0
收听
0

石闪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16: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谢谢参与,已经二帖合一。
吴宏鹏 发表于 2013-5-21 16:14


谢谢吴老师。
许仙 中国作协会员

9938

帖子

127

精华

35

听众
主题
345
积分
57143
记录
0
收听
2

版主

发表于 2013-5-22 10: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精品,感受多多:多余人的笑,令人寻味;寻找148号,寻找的是一个根的符号;老“五粮”愤怒和悲怆是社会写真;识字量,社会的一种量“才”录用;爷爷掏的是一种信念……

154

帖子

9

精华

7

听众
主题
31
积分
891
记录
0
收听
0

石闪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5-22 11: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精品,感受多多:多余人的笑,令人寻味;寻找148号,寻找的是一个根的符号;老“五粮”愤怒和悲怆是社 ...
剑言一白 发表于 2013-5-22 10:45



    谢谢剑言老师点评。
许仙 中国作协会员

9938

帖子

127

精华

35

听众
主题
345
积分
57143
记录
0
收听
2

版主

发表于 2013-5-22 14: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闪小说作家论坛|手机版|触屏版|小黑屋|闪小说阅读网 ( 冀ICP备13012593号-1 )

GMT+8, 2024-6-17 10:06 , Processed in 0.15473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