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小说作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89|回复: 3

刘海涛:材料与立意的魔方组合(原载《新写作》)

  [复制链接]

542

帖子

8

精华

4

听众
主题
126
积分
1344
记录
0
收听
0

铁闪人

发表于 2011-5-10 15: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i=s] 本帖最后由 蔡中锋 于 2011-5-11 08:29 编辑 [/i]
: c& z+ H. K3 J4 @
. Z3 z( d# r  ]) r  材料与立意的魔方组合0 U$ |  X7 u- J2 l
  文/刘海涛) M" G! e6 w- C5 P& X6 h

- b7 k5 x! U8 a' F  讲到“小小说立意”,有一种复杂情况需要补充论述。
$ b8 |1 |1 F$ d, e9 H  小小说的立意是一种作者并没有明确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它只是一种依托小小说材料(故事和人物)的不同组合而透露出来的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情感体验和褒贬态度。这种小小说立意包括了以下三种内容:A、作家自己对小小说材料的主观认识;B、读者阅读作品后自己对小小说材料的主观认识;C、小小说作品本身因获得了艺术生命之后,它自己在作家的主观认识之外出现的非A、非B的客观意义。这样,小小说立意的内容则可以这样表达:6 D" v) C3 _: c% j9 ~
  小小说立意=A+B+C
0 f0 e% w; W/ i* ?: \$ X* k  复杂的情形是在这里:第一,A与B不重合,A>B。这就是说,作者在这篇作品中的立意,读者没有读懂,没有理解。
% w3 k8 h, s; c3 z9 K  第二,B与A也不统一,B>A。即一篇优秀的小小说一旦获得艺术生命,它的客观意义原来没有被作者意识到,却反而被一些聪明的、文学素养较高的读者读出来了。分析这两种不重合、不统一的产生会给我们一些小小说立意的启示。为什么出现A>B呢?除去读者欣赏能力这一条之外,我们作者是否想到,我们在写蚂蚁小说时是否太理性了,想让作品承载的思想内容太多了,是否把一些“小小说材料”本身不包涵的内容也想让它负担并表达?如果是这样,问题就出在作者本身:我们作者还不会按小小说立意的规律来艺术地表达立意。为什么会出现B>A吗?只有当作者谙熟了小说的写作规律,掌握了纯文学的真正秘密才会出现这种小说立意的高境界。作者在精心地、机智地处理“小小说材料”时,让作品的人物、事件获得了自己的艺术生命,他们一旦有了自己的艺术生命,不管你作者是否意识到,也不管读者是否读得出,它本身的生活底蕴和艺术底蕴(当然大部分都能被作者、读者领悟,剩下的C要靠评论者和读者去挖掘)。就在那里依靠着自己的艺术能量在闪闪发光了。小小说立意一旦产生了A不能涵盖的情况,那么可以说小小说佳作就诞生了。这两种复杂情形给我们营造“小小说的新深立意”提示了两条经验:第一、如果小小说者在创作过程出现情感和理性不能统一时,要尊重创作的情感和冲动,要将小小说材料中真正感动了自己、启迪了自己的细节写活,写透;第二、如果小小说作品里出现两种以上的立意内涵时,不要太随意地用“单一性原则”将不统一的立意内涵处理掉。立意的信息如果丰厚、多元,在符合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的情况下,增大立意的厚度和审美信息,将出现高质量的蚂蚁小小说佳作。
8 m5 P  f5 ], i$ w) a& h8 a! o/ C  我们需要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来印证上述材料与立意的“魔方组合”。3 X; O7 R; s$ n' y, k$ h5 H

: W1 D* P" Q. Q9 f  A8 D9 J  游鱼
" a9 f( V. o. g2 `, d6 J/ f  文/蔡中锋) L' D! w: Z: T  [3 Y3 v* z
- f( `9 [$ ]+ L; J. _
  他从小就喜欢鱼。
7 d& c# k- l, G+ l+ o9 e$ M  在他的童年时代,他就常常一个人蹲在小河边看河里游来游去的鱼,心中不住地想:“我要是能变成一条鱼该多好啊!”+ [8 _/ h, N6 W! \: {! ~- h
  到了少年时代,他成了远近闻名的游泳能手,一个猛子能扎出半里去,出水的时候怀里还常常抱着一条大鱼。在水里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一条鱼,感觉特别的舒畅。
$ @' @/ ]# q- j, |- k6 V  高中毕业后,因为家里穷,没钱供他上大学,他只好出去打工。在武汉打工的时候,他认识了一个打工妹。不久,他们结婚了,过了一年,他们又有了一个男孩。日子就这样过着,简单、劳累、清苦、快乐。
1 u+ T& ?' \+ c5 r  有一段时间,他常常在长江边徘徊,长时间地望着江水发愣:“做一条鱼多好啊!无忧无虑地生活真幸福!”
  _2 \+ ]1 I! t6 A' E! \+ g: G2 ]  那天,他辞去了工作,决定再领着老婆孩子散最后一次步,吃最后一顿饭。
5 x$ g2 Y2 \1 X; w* O# m  当他们走到长江边的时候,突然,一个女孩跳到江里,接着,一个男孩也跟着跳进去。转眼间,他们都被江水吞没了。6 d' T0 ]( S# g* X
  他毫不犹豫地跳下江去,把男孩女孩都推给了岸上的人们。/ Y% _2 K+ R- `* p6 m3 x
  他深情地朝岸上望了最后一眼:“永别了,老婆,永别了,儿子。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一条真正的鱼了!老婆,这几年咱俩打工挣的钱都在你那儿呢,你和儿子好好过日子吧。你们娘俩还不知道,我得病了,要活下去一年就得花十几、二十万。咱看不起,咱不看了,一分钱咱也不花。”& j* J4 I; S5 l$ ^
  “我已经成了一条真正的鱼了!”想着想着,他就朝江心游去,不久,就和滚滚的江水融为了一体。  }4 F$ t8 X& z/ m2 z9 c8 O
% d  `8 o7 h+ j+ V  l8 D
  《游鱼》的故事是写一个农民工的投河自杀。他投河自杀结束生命的过程写得很美--他小时候很想变成一条鱼,没料到他结束生命时真的变成一条鱼--这个小小说的故事和人物就是独特的;但这个“独特”的材料隐涵了作者什么样的立意呢?请注意这篇500字的作品在写到人物的独特的行为内容(自杀)和行为方式(救人之后投河“变鱼”自杀)时,揭示了人物的动机--他得了绝症,为了不拖累妻儿他选择了这种自杀方式。透过这样的行为动机,我们理解了“他”那高尚的情怀和对亲人的爱心。一个用救人的方式来结束生命的人却激发了我们的强烈的情感共鸣。透过这个凄美、悲壮的故事和人物命运,我们还可能看到文本中更多的东西--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需求,农民工也有和大自然和谐的生活境界。这篇500字的蚂蚁小说在“独特材料”和“新深立意”组合下构成的一篇小小说佳作。: e9 ~; g9 Q) c* `- W
" ^9 j" C  O# z; W8 }+ \7 j, \" A, t
  作者简介:刘海涛,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和省级精品课程《文学写作》负责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和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副会长。长期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从事文学欣赏、文学创作的教学与研究,主编国家级“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曾获广东优秀社科成果奖。其所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欢迎光临我的文学博客:http://blog.sina.com.cn/sdczf

418

帖子

1

精华

8

听众
主题
8
积分
438
记录
0
收听
0

木闪人

发表于 2011-5-11 08: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小说的立意是一种作者并没有明确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它只是一种依托小小说材料(故事和人物)的不同组合而透露出来的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情感体验和褒贬态度。
和昨日的美丽挥挥手,和今日的温暖握握手!

1050

帖子

2

精华

7

听众
主题
49
积分
2708
记录
0
收听
0

铁闪人

发表于 2012-6-13 16: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实名:陈松  又一个网名:巴安

310

帖子

0

精华

11

听众
主题
21
积分
2231
记录
1
收听
2

铁闪人

发表于 2015-5-7 13: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精品范文,有资深老师点评,这样的学习很有收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闪小说作家论坛|手机版|触屏版|小黑屋|闪小说阅读网 ( 闽ICP备2025097108号-2 )

GMT+8, 2025-9-14 12:32 , Processed in 0.13337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