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小说作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09|回复: 32

杨世英闪小说作品网络研讨会总汇

  [复制链接]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1895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发表于 2016-10-15 10: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程思良 于 2016-10-17 14:00 编辑

001.蒲英【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01】   于细微处显现真情——读杨世英老师《看医...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310&fromuid=70149
002.吴松良【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02】传统文化承传的忧虑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312&fromuid=70149
003.林柏江【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03】杨世英闪小说中的“侗乡世界”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330&fromuid=70149
004.迟占勇【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04】文化自觉杨世英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331&fromuid=70149
005.川菜【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05】颂扬传统美德:评杨世英老师的作品《承诺》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320&fromuid=70149

006.试金石【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06】用真情书写侗乡故事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321&fromuid=70149
007.万华【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07】作家的忧虑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344&fromuid=70149
008.荷花【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08】读杨世英老师的闪小说《看医生》有感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315&fromuid=70149
009.蒲英【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09】充满人性之美的农耕文明——读杨世英老师《坤叔》有感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5328&fromuid=70149
010.黄小伟【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10】《钟馗捉鬼图》赏析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316&fromuid=70149


011.石渔【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11】古色古香的风情画卷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362&fromuid=70149
012.王福日【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12】有些爱,到最后才明白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374&fromuid=70149
013.江桅【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13】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382&fromuid=70149
014.江岸晴天【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14】老爹的心思有谁懂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391&fromuid=70149
015.杨希珍【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15】一首温暖人心的大爱之歌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394&fromuid=70149


016.【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16】精深的对白艺术           ——赏析杨世英闪小说的人物语言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395&fromuid=70149
017.石德会【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17】杨世英老师闪小说《恋》短评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403&fromuid=70149
018.吴增波【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18】读杨世英先生《钟馗捉鬼图》有感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404&fromuid=70149
019.麻坚【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19】留守的文化人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408&fromuid=70149
020.卓尔【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20】小小微篇闪的奇妙 --读世英老师的《人人有份》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411&fromuid=70149


021.廖小权【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21】有责任心的作家杨世英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412&fromuid=70149
022.洪超【 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22】义薄云天的坚守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415&fromuid=70149
023.远山的寂寞【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23】于无声处听惊雷 读《雕刻师》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417&fromuid=70149
024.段宏波【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24】品味杨世英闪小说中的老式爱情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425&fromuid=70149
025.平民公主【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25】醉翁之意不在酒 ——读杨世英老师闪小说《看医生》有感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430&fromuid=70149


026.谢林涛【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26】在一起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433&fromuid=70149
027.垫石【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27】谈谈杨世英闪小说作品的选材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440&fromuid=70149
028.黄元罗【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28】“鸡”情人生,“迈”动生活——笑侃杨世英《那年月的一...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443&fromuid=70149
029.程思良【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29】杨世英闪小说的创作特色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455&fromuid=70149
030.藏安民【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30】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     ——杨世英闪小说读后
http://www.shxshyd.com/shxshlt4/ ... 38457&fromuid=70149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1895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0: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001.于细微处显现真情
——读杨世英老师《看医生》有感
文/蒲英

      一直都非常喜欢杨老师的作品,每一篇闪小说都多次学习过,篇篇都是精品,都那么美,是初长的少女,浓抹淡妆总相宜,总是给人美的感觉;是出水的芙蓉,增之一分则肥,减之一分则瘦。语言有特色,如缓缓流淌的小河,读后如沐春风;主题厚重,正能量的思想,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传达作者的思想,给人以启迪。
      《看医生》是其中一篇,读后爱不释手,百看不厌,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受,有新的收获。
     《看医生》主题厚重,龙新回乡下看望爹,再次动员老爹进城。龙新是农民的子弟,自己进城了不忘老爹,其诚心、孝心可鉴。
      爹一直生活在山里,是种田的好把式,很少出门,一辈子守老营。爹的田地肥得冒油,房屋黝黑光亮。可爹毕竟老了,头发白了,背也驼了,还守个哪样?爹是老一辈的农民,对土地有着无限的热爱,对故乡有着深情的眷念。地球上的土地生养着人类,承载着人类,是无价的,现今人类给土地定价,真是辜负了土地的原有价值了。在杨老师的很多作品中,主人翁都对土地有着一种特殊的深深的情感。
     《看医生》 语言特有小说味,儿子接老爹进城这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事写得百啭千回,趣味横生。全篇几乎是父与子的对话,这种形式的写作方式值得推崇。短短五百字闪文,短短几句对话,向我们展开一幅画卷。从中我们看到城镇化进程的巨大成就:“ 爹,我们那个小区,有十二栋楼梯房,两栋电梯房。”   “爹,其实县城也不只是城里人的天下了。我们那个小区,房主有一半多是乡下人,乡下的年轻人出门打工、做生意,有钱了,都在县城买了房。住进来的老乡,好多都是说侗话。”  从中我们看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恬静和优美:“我们家的房子在前栋,楼前是条河,蓝色的河水,清清亮亮。爹,也有好几个老乡喂画眉,每天一大早爬到后山小树林里挂鸟雀。” 儿子极力动员爹进城,老爹百般推脱,儿子劝说的理由千条万条,任你说的条件千好万好,爹的理由只有一个:不进城。左一个“嗯”,右一个“嗯”,要不就是“ 啊……条件?好好好!至于去城里,过段时间再说。”老爹为什么这样,似乎有些不近人情,读者急了,到底为什么?固然有故土难离,也不至于这样!直到最后才揭开答案,原来如此。读者会感叹,龙新真是理解孝顺的好儿子!
      父与子的对话饶有趣味,儿子理由充分,父亲婉拒自然。
     龙新孝顺儿子的形象刻画特别到位,儿子斟词酌句,积极劝说,儿子的说话有技巧有方法,一步一步层层递进,分为三个方面:先说大环境以打消老爹顾虑,房子好,有楼梯楼有电梯楼,水好,河水清清亮亮;再从生活习惯着手,聚居的人群有一半多是乡下人,住进来的老乡,好多都是说侗话,怕老爹生活不习惯,打消老爹的顾虑;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从物质方面上升到了精神层面, “爹……那好吧!哦哟爹,差点忘了!昨天遇到一位婶子,向你问好。她说和你初中同学,后山向家村的,姓李。她打工的儿子也在小区买套房,正在装修,她在那里帮照看。”对老爹的心事摸得透摸得准,巧妙委婉点明老爹心事。对于如何关心爱抚老年人,做出了榜样。不只是吃饱穿暖的问题,还有精神需求的关爱体恤。工作做到这个份上,老爹进城是水到渠成。 “牙……牙痛。咝……痛!不行!明早同你去城里,看医生!”最后一句鲤鱼摆尾式的结尾,老爹的心理,性格传神,老爹内敛含蓄,不在晚辈面前暴露自己情感的神态,一览无余,读来莞尔。
      通篇语言以短句为主,节奏感特强,读来朗朗上口,兼有诗的韵律和美感。
     《看医生》不愧为闪小说的精品佳作!
     

附原作品:
看医生
文/杨世英

      龙新回乡下看望爹,再次动员老爹进城。
      爹一直生活在山里,是种田的好把式,很少出门,一辈子守老营。爹的田地肥得冒油,房屋黝黑光亮。可爹毕竟老了,头发白了,背也驼了,还守个哪样?
      深秋的雨,淅淅沥沥。夜来到早,晚饭在灯下吃。喝过两杯,龙新字斟句酌,认真说话;老爹怀着心事,闷头喝酒。
      爹,我们那个小区,有十二栋楼梯房,两栋电梯房。
      哦。
      我们家的房子在前栋,楼前是条河,蓝色的河水,清清亮亮。
      噢。
      爹,其实县城也不只是城里人的天下了。我们那个小区,房主有一半多是乡下人,乡下的年轻人出门打工、做生意,有钱了,都在县城买了房。住进来的老乡,好多都是说侗话。
      侗话?侗话好,讲起来顺溜,听起来亲切。
      爹,也有好几个老乡喂画眉,每天一大早爬到后山小树林里挂鸟雀。
      我也天天挂啊!
      爹,城里条件好啊,你说呢?
      啊……条件?好好好!至于去城里,过段时间再说。
      爹……那好吧!哦哟爹,差点忘了!昨天遇到一位婶子,向你问好。她说和你初中同学,后山向家村的,姓李。她打工的儿子也在小区买套房,正在装修,她在那里帮照看。
      是她!难怪这久不见,原来……
      爹捂住了嘴。
      爹,你怎么了?
      牙……牙痛。咝……痛!不行!明早同你去城里,看医生!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1895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0: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002.传统文化承传的忧虑
文/吴松良
中国的传统文化或在时间的风雨中凐没,或在经济大潮中异化。杨世英的闪小说巜守》和巜雕刻师》,叙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的扰和思。
巜守》中林的爹是传统文化戏的戏师,他想把自己的表现艺术传给儿子林,然而,儿子看到别人打工挣钱建了房买了车,也要外出打工挣钱。儿子不愿传习,林的爹把希望寄托于:我是戏师,可到别村找徒弟。然而跑了几个村,得到的是失望,人们告诉他:老伯,戏是好戏,也该传习,可是年轻人都出去了。失望的林爹最后只有独自在那条青石板路上表现,脚步踉呛,声音苍凉。最后,把希望寄托于死去妻子身上,颤声叫道:林他娘,谢谢你的鼓励。这于其说是鼓励,不如说是呐喊。但这种呐喊又能支撑多久,林爹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回答他的只是"哗哗哗"的落叶事。
《雕刻师》中的龙师傅是雕傩面具。龙师傅以政府安排表现的需求制作面具,龙师傅制作面具每年只砍一棵楠木树,做二十副面具,然而在商品经济大潮驱动下,人们看到了龙师傅手艺的价值,鼓动龙师傅走向市场,龙师傅知道如果将面具作为商品出买,传统艺术也将异化,稀有的楠木树肯定会砍伐殆尽。龙师在维护传统文化和生态的平衡。而商品经常大潮冲击下的龙师傅是否够一直坚持下去,我们不得不思考。
杨世英把创作的重点关注于当下的社会矛盾,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以一种十分自然、顺畅的笔法叙述事故,让人从平静故事讲述中深刻体会到作品背后所要告诉我们那波浪涌动的社会。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1895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0: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003.杨世英闪小说中的“侗乡世界”

      读杨世英老师闪小说作品网络研讨会所列的20篇作品,相当部分刻画的都是湘西侗乡这一特定地域、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历史文化、民族特色浓郁。通过笔下那些湘西侗乡形形式式人物形象,杨世英老师构建起了一个闪小说原生态的“侗乡世界”。依我之见,这也是杨世英老师闪小说作品为人称道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网络研讨会提供的材料介绍,杨世英老师出生成长、工作生活的地方,就位于湘西怀化的新晃侗族自治县。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素有“多民族文化村”的美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40%。长期以来,侗、苗、瑶、土家等50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浓郁多彩的民俗文化。据悉,怀化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达10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达20个。其中,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傩戏“咚咚推”,入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杨世英老师的《雕刻师》、《守》等作品,就写了傩戏。他的《傩戏闪小说九章》,更是获得“新晃杯”全国侗族文学征文大赛小说奖的殊荣。这些以傩戏这个侗族文化精华为背景的作品,主题深厚,人物形象鲜明,独具特色,形成了一种思想上的巨大张力。
      曾有人说过:“作家的创作总是与一定时代的民族地域生活密切关联。”还有人讲:“作家本人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首先来自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地,来自他的故乡、故园。”对于出生成长于湘西侗乡的杨世英老师来说,他所熟悉的故乡湘西新晃,包括侗族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傩戏所蕴含的精华,自然可以成为他闪小说创作的重要支点:
      《招聘》中招聘“傩戏徒弟”的老姚,结尾那句“学傩戏,学做人”石破天惊,让人对老姚敬佩之余,不由得深刻思考民间艺术甚至一切艺术的真谛。《木爷》这篇,通过对“木爷”和“阿新”这两个人物的刻画,深刻地揭示了新形势下传统民族文化在传承方面的现状。《眼睛》里的那位“老戏师”和那些学戏的“小辈们”的故事,从中揭示了优秀民族文化之所以源源不绝的“秘诀”。等等,这些闪小说作品多方面辐射了湘西侗乡傩戏文化充满传统气息的日常生活,组成了一幅生动的侗乡人生活画面,使得新晃侗乡的宁静、淳朴与现代都市生活的喧嚣、张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总之,在杨世英老师的笔下,各式各样的侗乡人物异彩纷呈,构成了一轴深邃的“侗乡世界”水墨画长卷。
      水韵山魂皆入梦,丹心一片在文中。期待杨世英老师闪小说中的“侗乡世界”再添华章,再续精彩!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1895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0: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004.【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04】文化自觉杨世英

我不会写评论,就写几句感想。
我与杨老师认识很久了,指的是论坛里啊,没见过本人。看过照片,人看起来本本分分,老实厚道,文如其人,看他的闪小说,也是如此。
杨老师闪小说最好看的、他最拿手的,我看还是那些写本民族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要传承,要保护,这是当代有良知的人们的共识了。作为一个作家,更应该担起这个担子,杨老师做到了,他本身也是搞这方面工作的,所以写起来也更得心应手些,再加上他的文笔,所以很受读者尤其是报刊的欢迎,得到那么多奖励就不足为怪了。我想说的是,目前很多写手把目光瞄准“钱”瞄准“发表”,瞄准“华而不实的故事”,只要吸引眼球,怪力乱神都可以上!只是写民族文化,可能不挣钱,这需要作家的良知,需要作家的“文化自觉”,杨老师就是如此。我编发过他的作品,深深为他的这种自觉而敬佩。所以,他的作品研讨,我要说几句。
祝杨老师作品研讨会圆满成功!也愿他继续为民族传统文化鼓与呼!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1895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0: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005. 颂扬传统美德:评杨世英老师的作品《承诺》
       文/蔡昆

       在闪小说作家论坛读过杨老师不少作品,非常喜欢。因为它贴近生活,揭示人生哲理,给人启迪。
      《承诺》是杨老师的作品之一,读后让人震撼。杨老师不愧是大家,从一件不经意的小事中,却挖掘出了大主题,真是让人自愧不如。
       作品讲述一位长者与晚辈打赌,最终,长者输了。按照赌约,输者要背赢家去县城。长辈要背,晚辈自然不能让长辈背,赌约就成了一件难以兑现的约定。一天半夜,晚辈得了急性阑尾炎,必须进医院动手术,可夜里叫不到车。长辈背上晚辈跑到了县城,既兑现了承诺,又救了他一命。
       故事看似小事,可是在杨老师的笔下,却展示出大的寓意:长辈与晚辈的打赌,看似打赌,实际上是陈旧思想观念与现代思想观念地一次搏奕。颂扬了中华民族一诺千金的传统美德——说话算数,讲信用,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作品的语言,精辟简练,全篇只有401个字,不仅完成了故事地描述,而且揭示出了大主题。
       作品地叙述,客观冷静,既朴实自然,又生动传神。
       品读杨老师佳作,受益匪浅。所评不当之处,请老师见谅!
       附:原作品
                                                                              承 诺
                                                                           文/杨世英  
       一天早上,徐木匠对我父亲说:“今天我背你去县城。”
    “背我去县城?”
    “是呀,我们这大山里,你说要通公路,我说通不了,现在公路真通了,你赢啦!”
    “哈哈,徐叔您真好玩,五年了,您还惦记这个事。可您是长辈,我咋会真的要您背呢?”
    “我说话算话,今天就背你去。”
    “徐叔,您还较真儿了?我一个大活人,又年轻,我不配合,您怎么背呀?哈哈。”
    “那你给我等着,总有一天我要背你去县城。”
   徐木匠后来再也没有找父亲说这事,我们大家也就渐渐淡忘了。
   上个月,徐木匠却真的背着父亲跑到了县城,救了父亲一命。因为那天半夜,父亲得了急性阑尾炎,必须进医院动手术,夜里又叫不到车。
   几天后,父亲病愈出院。他感觉不可思议,就去问徐木匠:“徐叔,您怎么有那么大力气背我走那么远?”
   徐木匠笑了笑:“这些年,我每天五六趟地从山里往回背石块。”
    “徐叔您……谢谢您。”
    “也要谢谢你!”徐叔指着他家的石头房子,一脸认真地说,“为了你这事,才有了它。”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1895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1: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006.用真情书写侗乡故事

——杨世英老师闪小说评析

文/石朋庆


      这是一个自媒体和多媒体泛滥的时代,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文章,让人目不暇接。而真正的好作品,还是会让人品味的。这次,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和闪小说作家论坛联合举办的《杨世英闪小说作品网络研讨会》提供的20篇精品,我系统地进行了学习,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展示鲜明的侗族文化特色
  侗族是一个独特的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却用至善至美的歌舞来传递历史。好在,他们也用汉字书写和表达思想情感。长期工作在文化部门的杨世英老师,用他熟练的笔调和熟悉的生活,用闪小说的形式不断地开掘和实践,写出了一批有着鲜明的侗族文化特色的作品。
  新晃侗傩戏最能体现侗族文化特色,被誉为“戏剧艺术之源”“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作为一名文化挖掘和传承的使者,我想,杨世英老师肯定承担着这样的职责和义务。于是,他在工作之余,把这种义务融入到了闪小说的创作之中。在他的小说之中,有很多这样的情节和情结。《雕刻师》里的傩面具,表面写的是工艺制作过程中对木料的要求,其实传承的就是侗傩文化,小说还提出了一个做傩面具和保护绿色生态环境两难的课题,让人深思。
  同样,《女关公》说的也是侗傩戏,这实际上是一个带有纪实性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叫徐春华的女子对侗傩戏执着和热爱,她在表演女关公中,腿里虽然植入了钢板(因年初,她见义勇为,在街上救下一个小女孩,被车撞断了一条腿)但仍然“击完三通鼓,过上五十招,关公一式拖刀,把蔡阳斩于马下……”为的是不让天井寨这二十多代祖宗传下的侗傩戏不失传,不消失,她要一辈子留在寨子里了。
  还有《眼睛》也是说一个学戏的故事。小说艺术地再现了一位老人(戏师)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对艺术传承的期待。他选择葬在那个山包上是要用眼睛看着“小的们学戏,演戏。”
  细节描写得非常生动,“老人是位戏师,白发胜雪,皱脸如菊。每天早饭后,老人颤巍巍地拄着拐杖来戏场。看台上,一只老枫木做成的半圆形桶凳,把老人抱在怀里。老人温顺而安详,静静地坐,默默地看着小辈们学戏。老人的双耳在90岁时失聪了,听不见小辈们嘻嘻哈哈,也听不清锣鼓的咚咚锵锵。
  看到小辈们学戏不太认真,舞步也不规范,还嘻里哈拉的。老人的脸,布上乌云,昏花的眼,迸出火花。老人提起黑光油亮的拐杖,在楼板上“槖、槖、槖”地点几下。”
  “老人去后,小辈们学戏上心了很多。他们互相说,认真点,莫胡闹,老爷子盯着呢。”
  最后点睛,“老人的墓,一双深邃的眼,静静地看向这里。”
  此外,还有《守》、《招聘》和《木爷》等也是关于侗傩戏的。《木爷》说的是“八年前就偷跑出来打工的阿新,特意请假从嘉兴赶到乌镇,把草帽檐压低,躲在戏台后面,偷偷看师父在“国际戏剧节”演出傩戏《跳土地》的故事。
  在外界,知道侗傩戏的人并不是很多。杨世英老师探索性地将家乡传统文化融入闪小说的创作之中,并乐此不疲地宣传家乡的侗傩戏,这正是一位文化工作者良苦用心式的表达。试想,撰写一篇洋洋万言的论文来研讨侗傩戏文化也未必能达到好的效果,而他却用篇幅小,传递快,内涵丰、分量重的闪小说却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二、书写浓郁的山乡田园情怀
  杨世英的闪小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真实再现了充满原生态文化魅力的侗家山寨独特的人文风情。
  《让鱼》写的就是一个山乡纯朴的故事。表现了村民纯真的乡情,抒发了淳真的民风。大病初愈的娘,渴望能喝到鲜美的鱼汤,“娘很兴奋,微伸的舌头在干裂的唇边转了一圈,消瘦的脸上泛起好看的红晕。”但“娘盛起了饭,一家人把汤汤的红薯饭喝得稀里哗啦……”
  第二天分鱼时,大家互相推让,分不下去的时候,用猜拳的结果来决定分给谁。“爹看着娘,一拍大腿,说,是啊!我还纳闷,我这臭手,咋会划出那么好的拳来呢?”
  最终,“娘笑了笑,突然又认真地说,麻五婶还病着躺床上呢,孩他爹,你拿这条鱼去给她家换了吧!”故事到此嘎然而止,却把娘的形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杨世英老师的小说里写满了很多家乡的元素,诸如红薯稀饭、红薯酒,鸡、腊鱼等,他书写乡村记忆,抒发人生感悟,意味隽永。《那年月的一只鸡》写做美食也是别有一番味道的,“火铺上,莲麻利地砍鸡,她把鸡内脏、鸡头、脖子、翅膀和脚爪子放到一旁,说是等儿子水磨房换油回来再爆炒。鸡身连着鸡腿大卸四块,放进锅里清炖。水呼噜翻滚后,放进了那两只白嫩嫩的鸡睾子。”
  后来接着写“莲从房间搬出土酒坛,倒上两大碗红薯酒。”这红薯酒香喷喷带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读者会马上想到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能有自制的红薯酒,也是对穷困生活的一种滋润。
  《恋》写出了一位老父亲对家乡的恋恋不舍的情怀。儿子天成接父亲到城里安度晚年,但父亲反问儿子,“城里有田地吗?有圈牛、关猪的地儿吗?”,“父亲还好,我还要喂头年猪,腊月里柴火熏炕的腊肉,能吃上几个月呢,你们也可以带些去吃。”
  同时,也传递着一个黄昏恋的故事,“父亲说着,偷瞄吴婶一眼,吴婶嘴角上扬,两眼忽闪一下,头一勾,似乎醉了。”
  此外,《人人有份》、《坤叔》等作品都充满了浓郁的乡情乡风,是值得品读的好作品,如那缠绵飘香的红薯酒或那柴火熏炕的腊鱼腊肉的味道,历久弥新。
三、巧用魔幻的艺术表现形式
  杨世英老师笔耕不辍,闪小说写得多,获奖的作品也多。其中《钟馗捉鬼图》就获得了2013年中国闪小说年度总冠军大赛亚军奖,这篇作品应该说是一篇闪小说中,用“魔幻”表现手法的成功运用。
  《钟馗捉鬼图》是一篇立意很高的反腐倡廉小说,写的是一位领导干部的妻子十年前画的一幅钟馗捉鬼图。“画面上,钟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虎虎生威。钟馗的大手紧攥“鬼”的脖子,那“鬼”微显透明的胸内,隐约藏着一颗黑色扭曲的心,黑黑的心上长着一只灰白的眼睛,很邪恶。”但那鬼没有画上脑袋,原因是他妻子故意不画上去。因为他妻子说,“你什么时候变坏,就把你的脑袋画上去。”小说的主旨其实是当好“贤内助”,把好廉洁关。它虽然有点荒诞,却冲击灵魂。
  这种独具匠心,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写的作品还有《守》。作品大意是,元宵过后,村子里的男女都外出了,唯独爹对傩戏放不下,他儿子林不放心扔下爹,也动员爹外出,爹不高兴,瞪林一眼,说,“我这身子骨,棒着呢!”
  最终真只剩下爹一个人了,他跑了几个村寨,大伙儿都说,“老伯,戏是好戏,也该传习,可年轻人都已出去了啊。”可是老爹,仍然一个人身穿关公袍,手握青龙刀,独自起舞,高唱:三弟三弟把门开,我是二哥关云长……可是,这戏唱给谁听啊,无奈,爹只好沿着屋外那条青石板路,一路向前,且舞且歌,如痴如醉。原来戏,只唱给了山包上,那一座芳草萋萋的坟墓里的老伴听。爹守的是一份坚持,守的是一份执着。这样的故事震人心魄啊!
      另外,《砍脑袋》也属于此类作品。作品写的是一个叫梓的年轻人,不好好谋生活,当上了土匪,抢人又抢粮,被选为省参议员的张清砍脑袋的故事,而张清却叫人取来白鳝泥,弄了个泥人胚子,最后,用砍刀砍下了泥人胚子的脑袋。
       总之, 杨世英老师人品好,文品好。他的闪小说,写作手法多样,涵盖的面也非常广。由于本人涉足闪小说时间短,借机品读,权当学习。不到之处,敬请杨老师和各位师友见谅。

通联地址:湖北省大冶市人民医院
邮政编码:435100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1895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1: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007.作家的忧虑
——读杨世英闪小说有感
文/万华

        世界文学刮起了闪小说之风,中国闪小说更是风生水起,引领了阅读的新时尚,新潮流,而这与中国闪小说作者是密不可分的,杨世英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圈里的文友应该都知道,杨世英先生是从事非遗工作的,他的闪小说也多以非物质文化方面的故事居多,从《雕刻师》到《木爷》,《女关公》到《守》等等,一系列的非遗类闪小说在众多闪小说中独树一帜。从杨世英先生的闪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于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的焦虑和担心,匠心可鉴。

        杨世英先生的闪小说有一种厚重,有一种担当,有一种责任,他在科普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中,巧妙的融入现实世界的灯红酒绿,繁华俗尘,贴近时代,也痛斥了时代,这也是留给读者的思考和传承。在杨世英先生的众多闪小说中《雕刻师》尤为喜欢,一是因为本文与笔者颇有缘分,属题外话;二是因为雕刻师这一人物确实深入人心,打动了我。与作者一样,雕刻师的匠心在于传承,于物质无关。雕刻师的每个一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很真实感人。都说艺术来源于现实,也正是因为杨世英先生的特殊工作才能刻画出如此活灵活现的人物。现在人不都说三维立体嘛,杨世英先生所塑造出的人物都是这样的立体,每一个故事都是这样的震撼,如同发生在我的身边。

        为文者当忧天下之忧而虑天下之陋,洞察世间万物而敬畏人生,书写春秋而传承历史。杨世英先生的为文风格是每一位闪小说作者都应该学习和敬佩的。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1895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1: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008.【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08】读杨世英老师的闪小说《看医生》有感
文!荷花   

           读杨老师的多篇闪小说,让我感受到一种轻松与快乐感。故事情节柔和而平稳,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哭哭啼啼、没有生离死别的震撼。
老师的文大多是描写乡里相亲的纯真故事,描写现代农村老人的有趣生活。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亲切、温暖。文字的欢快、流畅得像一湾流淌的清泉,干净、纯美。
老师的闪小说描述了一个个现代农村老人的生活与故事。例如《老爹》描写了,一个活脱脱的现代老爹,他不甘寂寞学会了微信,在手机微信里找到了自己的乐趣。作者幽默的笔调、情感的流露,透视着农村老人随着时代的变化,他们的观念、人生也在不断的改变着。
《看医生》生动的刻画了主人公老爹的晚年生活。写活了一个农村老人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晚年的老爹他热爱生活,热爱土地,对土地有着深深地眷恋之情。当儿子多次动员他去县城居住时,他依然不想离开山村,离开土地。儿子再一次动员老爹时。
“深秋的雨,淅淅沥沥,夜来到早,晚饭在灯下吃。喝过两杯,赵铭字斟句酎,认真说话,老爹怀着心事,闷头喝酒。”。这一段优美的画面,读来感动、温馨、也是作者最巧妙的铺垫与伏笔,不得不赞叹杨老师笔下功夫的深厚。
儿子一边陪老爹喝酒一边跟老爹对话。
老爹说:“我啊!也是离不开土地的人。老爹还是不想跟儿子去县城生活,儿子陈铭耐心地把县城小区居住的状况,一一告诉老爹。可是老爹依然不动摇,不想去。
儿子说道:“爹……那好吧!哦哟爹,差点忘了!昨天遇到一位婶子,向你问好。她说和你初中同学,后山向家村的姓李,她打工的儿子也在小区买套房,正在装修,她在那里帮照看。”
是她!难怪这久不见,原来……爹捂住嘴。
爹、你怎样了?
牙……牙痛。咝……痛!不行!明早同你去城里。
这段文字更是锦上开花、妙不可言,短短几笔、闪出了精华,闪出了靓丽的尾声,突出了老爹这个现代农村老人的形象,描述了老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杨老师的闪小说,文笔新颖,故事温馨感人。浓郁的乡土气息,淳朴可爱的老爹形象,深深地感染着我、村庄,乡情、老爹、勾起我对家乡最美好的回忆……老师的美文,是学习的佳作,让我百读不厌,乐在其中……
   感谢老师的美文,因为喜欢老师的闪小说,所以写了这个评。老师见谅吧!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1895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1: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009.充满人性之美的农耕文明  
—— 读杨世英老师的《坤叔》有感
    文/蒲英
       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杨老师的文。学习了 杨老师的许多佳作,每一篇作品都那么精致,都让人有如身临其境的真实美感,正能量的主题给人以启迪。语言朴实,意蕴深厚是杨老师文章的一大特点。特别是《坤叔》,朴实的文字,简单的人物,朴素的乡情。作者用朴实诗化的语言,带我们走进了湘西农家,走进湘西农村农忙时节。一幅小人物互相帮活路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浓浓的乡情,……感受充满人性之美的农耕文明!乡下人淳朴、厚道,有事相互帮衬,这些闪光的人性之美直抵心灵,读后久久难忘。
     《坤叔》中的坤叔形象饱满,个性鲜明,品质高贵,正是大家喜爱的时代品格。
      文中 乡村环境适度的逼真描绘,让人生出无限向往,那是真正原生态的生活蓝图,浓郁纯朴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
      坤叔所在的年代是物质匮乏的时代,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文章中展现的人性之美难能可贵,如春风拂面,令人神清气爽。那年那月, 爹仗义,愿意竭尽所能招待客人。比如:“明天把那只鸡宰了!母亲说,不是要卖来买化肥?”
     坤叔也仗义,坤叔说,“酒坛子都抱出了,大方,仁义!插秧这活,腰酸腿痛,用酒整整就好,哪怪菜少呢?”
    又如:“坤叔脸现羞涩,低声说,想起唱的山歌不对劲,睡不着了,就下到溪沟里,摸来这些……嘿嘿,下酒菜。”一个充满了乡土气息,纯朴,憨厚的乡里汉子站立在我们面前。
       短短的不足600字的篇幅里,杨老师把故事说的非常完整,语言运用到极致,朴实、不徐不疾的叙述方式如行云流水,给人以美的感觉,读来朗朗上口。原来闪小说也可以这样写,对朴实平凡生活的描绘中彰显人性的光华!
      举例:
       朴实的乡村,“我们一家出门送客,这晚天空瓦蓝,月明星稀。”
       农忙,“那年那月,责任田土到户,我家承包五亩二分田。爹和牛在田里舞弄了半个月,把田整得一展平后,那天来了坤叔他们七人,帮忙扯秧和插秧。我家的田这一丘那一块的,活难做,月亮照出人影才插完三亩多,收工到家时已是夜晚9点了。”
       湘西歌谣的穿插应用,富有感染力,“插秧插到哪时间?插到月亮升中天;伙食招待怎么样?三钵酸菜垒岗尖。” 极具地域特色!
       “月亮照出人影”、“用酒整整就好”、"父亲回屋,吧嗒着烟杆"、“翌日天麻麻亮”,这些语言虽然非常朴实,但是非常自然、形象、精炼、诗化。
      文中把乡下人之间的那种纯朴、厚道的品格用简单的对话表达到极致,这种举重若轻的写作方法值得借鉴。文中表达的美好的人性之美值得物化了的现代人学习。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的同时,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提高了。《坤叔》向我们展示理想化的生活境界,一幅充满人性之美的农耕文明生活蓝图!这也正是所谓的现代文明人日益向往的生活美景,田园牧歌,山的清秀,天的蔚蓝。




附原作:
坤叔
文/杨世英
  
  那年那月,责任田土到户,我家承包五亩二分田。爹和牛在田里舞弄了半个月,把田整得一展平后,那天来了坤叔他们七人,帮忙扯秧和插秧。我家的田这一丘那一块的,活难做,月亮照出人影才插完三亩多,收工到家时已是夜晚9点了。
  娘做的晚饭很寒酸:两盘腊肉、三钵酸菜、半盆土豆汤。
  爹把那坛红薯酒抱到火铺上,说,大家都累了一天,没有什么菜,酒喝个够。
  坤叔说,酒坛子都抱出了,大方,仁义!插秧这活,腰酸腿痛,用酒整整就好,哪怪菜少呢?
  坤叔带头满酒一碗吞。大伙猛劲喝酒,小心吃菜。
  吃完饭,他们起身告辞。爹说,一好还再好,几个明朝再帮我一天。
  叔婶们都说,好!
  我们一家出门送客,这晚天空瓦蓝,月明星稀。坤叔有了七八分醉意,上摆下摇,左歪右斜地走出十几步远,粗门大嗓地唱起山歌:
  插秧插到哪时间?插到月亮升中天;伙食招待怎么样?三钵酸菜垒岗尖。
  哈哈哈,一伙人笑闹着远去……
  父亲回屋,吧嗒着烟杆说,明天把那只鸡宰了!母亲说,不是要卖来买化肥?
  父亲说,还是宰了吧。
  母亲叹口气,唉,宰就宰吧!
  翌日天麻麻亮,坤叔屋外叫开了,哥晓,还没起床?
  我爹翻身爬起去开门,这么早?我还以为你醉酒起不来……咦,你啥时弄了这个?我在床上探头一看,坤叔提进来两串鱼。一串10来条两指宽的雪花鱼,一条3斤多的鲶胡子。
  半夜醒来,感觉肚子饿,起来填了两块煮红薯。坤叔脸现羞涩,低声说,想起唱的山歌不对劲,睡不着了,就下到溪沟里,摸来这些……嘿嘿,下酒菜。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1895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1: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010.《钟馗捉鬼图》赏析


  
  闪小说《钟馗捉鬼图》,篇幅虽短,内容却不单薄,甚至有可能成为丰富。本文语言精练,构思巧妙,意蕴丰厚。我们都知道,对于一篇小说,写什么和怎么写是决定一篇小说成败的两大关键因素。尤其闪小说,找准一个适合表达的契合点更是不易。
  钟馗是民间传说中趋鬼逐邪之神,代表着正义和正气。拿钟馗捉鬼来说事,必有作者用心良苦的一番寓意,也势必会勾起读者一探究竟的欲望。钟馗捉鬼图在本文中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一个道具,在通篇中起到了一个冠领全篇、穿针引线的作用,钟馗捉鬼的故事深入人心,这个得天独厚的道具本身就是有恒久生命力的,在人们普遍认知的基础上,进而又成为读者和作者沟通的纽带,作者借助于这样一个厚重的载体把内心的思想感悟用艺术的创作手法含蓄地表达出来,读者在品味联想的同时也有了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无形中读者跟作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心领神会的默契,因此整篇小说看上去就显得朴实自然,感觉不到生编硬造的痕迹。本文大量的文字都有关于一幅钟馗捉鬼图,看似无心,实则有意,蓄势待发的一种铺垫。有意思的是,本文无头鬼的设计是构思上的一大亮点。无头鬼有点虚位以待的意思,而趋善避恶又是人的一种本性,相信没有谁会让自己的形象与一个恶鬼结合到一起。只有了解了因果,才能知晓怎样趋善避恶。本文匠心独用的谋篇布局和字里行间所传达出来的意味,让文中的因果关系趋于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境界,最后”我“的做法就让人感觉不到突兀和作做,反而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人格感染力。
  对于闪小说来说,一个巧妙的结尾确实能增添文本的意蕴和读者想象的空间,使单一的情节变得不简单,由此也能衍生出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精彩。本文的结尾也属于抖包袱的范畴,却让人感觉不到刻意为之的勉强。简单的一笔,让人物从事件中凸显出来,避免了见事不见人的故事型写法。“我”这个人物形象也随之变得立体和丰满,从而传递出一种以善行为本的正能量大主题,这个积极的主题也连带着辐射出敲山震虎的警示意义。
  《钟馗捉鬼图》这篇闪小说品相内涵兼优,闪小说不小,本篇做到了。
黄伟/QQ:1320517905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1895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1: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011.古色古香的风情画卷

  ——读《人人有份》有感

文/石渔

  一群人打野猪,野猪到手,两个汉子抬着,跟随的队伍浩浩荡荡,有说有笑。木屋,石砌围墙,丹桂飘香,猎手们坐等分肉。凡参与者人人有份。
  这便是杨世英老师闪小说《人人有份》描绘的场景,充满着浓郁的侗乡风情。有听觉、视觉、味觉,使人如听其声、如见其人,如闻其味。这种古色古香的情景,不禁让人想起远古时期,人们团结协作狩猎的场面。时代在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君不见,文中领头的大胡子姜林在提出给大槐及他的儿子分肉时,大家“面面相觑”——明显的不愿意,不满意嘛;到真正分肉时,姜林给不在场的大槐也分了一份,“大家交头接耳、嘀嘀咕咕”,不满达到了极点。作者巧妙捕捉住了个别人思想情绪的微妙变化并恰当地表现出来,这便是生活的真实,真实的生活,若没有这些细节,小说的魅力将大打折扣。
  再说姜林,这个人物形象很立体。他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说到做到,不盲从,一切按规矩办,这些规矩是老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要责无旁贷地继承和发扬广大。有肉同吃,有福同享。结尾,独自一人猎杀一头红毛野猪的大槐,嚷嚷着给大伙分肉,更是把这种“规矩”推向了极致,我想,那些曾经有不满情绪的人,此刻要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了。
  最后,再说说文章中的伏笔。姜林在认出大槐的儿子后,说,你爹是湖南那边的好枪手,枪法不错,人够义气。这些交代,为下文的大槐独自猎杀野猪并要同大家分肉埋下伏笔,一切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总之,一篇优秀的小说,必然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看似随意,其实,处处匠心。这便是我们要向高手虚心学习的地方。
  附原文:人人有份

  两个汉子乐颠颠抬着一头野猪,一群人扛着枪嚷着笑着跟在后面,那阵势跟打了个胜仗似的。
  经过右边山湾,大伙停下休息时,看到一个小男孩坐在岩石上,“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咦,你这小伢崽咋也累成这样啊?
  不是小伢崽!我都12岁啦。小男孩擦了一把脸上的汗大声说,撵野猪累的!
  撵野猪?不错啊,是个爷们!你不是一个人来的吧?
  还有我爹,我们跑散了。
  你爹?领头的大胡子姜林猛地一拍脑门,说,你是大槐的儿子!
  小男孩跳了起来,说,您怎么知道?
  眉眼像呗!你爹是湖南那边的好枪手,枪法不错,人够义气!是我约他今天来打猎的。走,一起去分肉,你一份,你爹一份。
  大家面面相觑。
  二十几栋木屋散落在山冲里,宁静而古朴。在一家有石砌围墙、桂树飘香的院落里,猎手们坐等分肉。
  操刀的是姜林。他按规矩先把猪头给击杀野猪的枪手,四只猪脚给理猪蹄印的人,内脏给带着猎狗的主。然后野猪肉分成28份,每人一份,小男孩分的是两份。大家交头接耳、嘀嘀咕咕,认为那个湖南佬大槐不该分肉,没在场嘛,凭什么分肉?
  小男孩明白了大家的意思,放下一份转身就往外走。
  拿着!拿着!姜林提着肉追出门外,说,不能坏了规矩!只要参加的,人人有份!
  走吧走吧,人们一边走一边拿眼瞪姜林。
  都莫忙走!循声望去,一个汉子从门前的小路摇摇晃晃走来。正是那个大槐,浑身汗水,肩扛重物。
  分猪!大槐趔趄一下,倒在地上,累的。肩上那物撂在一旁。一头红毛野猪,比刚才那头还大。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1895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1: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012.有些爱,到最后才明白
浅析杨世英老师闪小说《明白了就好》
  文/王福日
    同样带有隐喻意味,同样泛着人性光辉和正能量,与《钟馗捉鬼图》相比,这篇文章却又有太多不同之处,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这篇文章的叙事行文节奏更强,越读越心惊,越品越有味。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尝试着重新排布原版的布局与构思,但无论怎么辗转腾挪,到最后都与原版相差甚远。我记得有人说过,一篇故事,有一番的就算完整了,有两番就算不错,有三番就是精彩的故事了!回头再来看这篇《明白了就好》,开头平铺直叙讲述了一个当领导的儿子每天下班就按时回家规规矩矩的生活,这时候给读者的印象是,哦,这男人是个不错的领导,自我约束能力很强,主动与腐败现象划清界限,随后,作者笔锋一顿,原来老爹已经去世了!读者心惊,原来并没有人在家里监督他,更为他的品质所打动。如果按照我的写法,写到“虚伪的小人”一句时,就得住笔了,不过作者又在后面加了一番,男人为父亲冲了一碗米粉,并与遗像有了对话,这一番加得更让人心生感慨,原来表面硬如钢铁的男人内心,也有一块柔软,他也有血有肉,有情有欲,他也需要用一些行动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提醒自己,不让自己走出错误的第一步,用这样简单的几句话将一个人物形象立体化生活化,从神台上拉到我们身边,的确是妙笔一招。
    我们常说,作品想要打动读者,脱离不开“爱”这个主题,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在作品中不时透露出的爱就是最好的串联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仅读到了儿子对父亲的爱,也读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尽管父亲已经故去,但在作者用一双妙笔让父亲的眼神时而严厉,时而慈爱,这不是最好的表达吗?

原文
《明白了就好》
文/杨世英
  自从儿子当上局长后,就常有男声女声打来电话约他,晚上去某某饭店、某某酒店坐坐,儿子说,不行啊,我得在家给老爸煮稀饭。也有人会问,你做饭,嫂子呢?儿子说,老婆不在城里,在乡下上班啊。
  儿子确实每天晚上都要给我煮稀饭,都煮了三年多。
  每晚,儿子煮好了稀饭,热腾腾地端过来,摆在我面前,说,爸,趁热吃吧。我不说话,慢慢地享用。我的表情冷峻、严肃,只是目光有些柔和,有点笑意。
  其实,看着儿子天天下班回来陪着我,哪里也不去,我很开心,只是没有表露在脸上。我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就这样默默地看着儿子,很好!
  儿子去省城出差,带了我去。下午五点,抵达入住的宾馆。他那在县城搞房地产的高中同学刘彬,打来电话:钟局,明天二十年同学会,大家都来,你可别推了哦。
  儿子说,真不巧,我来省城出差了,祝老同学们聚得开心!
  刘彬说,啊呀呀,你去省城出差了,谁给老爷子煮稀饭呀?
  儿子说,我煮。我老爸和我一起来了。
  刘彬那头很生气:还要骗啊?!你当大家是傻子,你乡下老爸都死去两年了!骗子,虚伪的小人!
  儿子愣怔着放下了手机。
  儿子平静了下,把我摆在书桌上,又从行李包里拿出一小包米粉,用开水调了一大杯,摆在我面前:爸,吃吧!咱不生气。
  热气蒸腾中,儿子用手机上的电波将我送回千里远的小县城。“嗒”地一声,我出现在刘彬的眼前。刘彬吃惊地瞅着黑框里冷脸如霜的我,许久,他说,我明白了。
  我淡淡地说,明白了就好!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1895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1: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013.《杨世英闪小说研讨会》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文/江桅

      和杨老师网上相识近一年的时间了,他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实、厚道。他评改文章严肃、认真,扶持新人不厌其烦。而当我听说他是侗族时,从原来的敬重又增添了好奇,我下定决心交定了这个少数民族的兄弟。
      本次研讨会,一下摆出了杨老师20篇作品,让我如获珍宝。有人说,读一篇文章,就是和作者的一次对话,我要抓住这次机会,和杨老师来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杨老师是一个浑身充满正能量的人,他的作品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也迎合了当下社会的发展要求。在这20篇文章中,廉政题材三篇:《钟馗捉鬼图》、《干爹》、《明白了就好》;傩戏题材有六篇:《雕刻师》、《守》、《女关公》、《眼睛》、《木爷》、《招聘》;爱情题材三篇:《看医生》、《恋》、《红铜戒指》;其余为忠义、正能量题材:《让鱼》、《砍脑袋》、《承诺》、《老爹》、《那年月的一只鸡》、《人人有份》、《坤叔》、《荒》。
      一、反腐倡廉净化官场空气,走在时代前沿的文艺工作者怎能袖手旁观。
      杨世英老师的廉政作品写法独特,让人眼前一亮。
      《钟馗捉鬼图》,图为道具,钟馗捉鬼,捉那邪恶的鬼。而鬼没有脑袋,为啥?因为学生还没有变成鬼。妻子的忠告,国法的约束,时刻提醒着他,他要做人!廉政题材,字里行间只字不提,意境很深,让我为之动容,虽然我的事没有办,但我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欣慰。
      《干爹》,谁不想方设法与官员攀亲?爷爷却“不”。他带我去了趟几代人住过的地方,那里有棵正直、挺拔、不枝不蔓、直插云天的杨树,多么有寓意呀!后来当官的钟杨伯伯知道了,让我带他去看杨树,说了句:我明白了。小说最后结合很巧妙,爷爷指着冲天杨与人介绍:这是小林的干爹,钟杨。瞬间,一个正直、高大的纪委干部的形象闪现在我们面前,正能量作品,手法独到。
      《明白了就好》,超越了常规的写法,把一个守孝、遵规、廉洁的好干部形象展现在作者眼前。有权的官员每天都在经受着这样那样的诱惑,怎样才能抵御呢?官员自身的修为,制度的建设,社会的舆论还有家庭的影响。
      二、传统的也是大家的,作家的忧虑更是民族的忧虑。
      一组傩戏题材的小说,让我们知道了这个剧种,社会在发展,人也在进步,而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被边缘被淡忘。
      《雕刻师》,雕刻什么?即将被人们所淡忘的传统文化傩戏面具;用的什么材料?一种极为稀有的珍贵树种——楠木。当人们都以多、快、好、省的方式挣得大把钞票时,雕刻师这个民间艺人,以对传统文化和生态文明担忧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守》,主题沉重,戏师一生守候着传统,而年轻一代呢?物质热如排山倒海。凄婉、无奈。传统的傩戏还能守多久?
      《女关公》,侗傩戏,祖宗留下来的,怎能后继无人?然而,现实就是这样让人心寒,先前天井戏班的台柱子大勇竟然经不住诱惑去当了包工头。怎么办?徐春华一个女流之辈,为傩戏,更为传统,情愿扎根在山寨,巾帼不让须眉。
      《眼睛》,傩戏是老人的钟爱,倾其一生。不入祖坟,视为不孝,但老人有更重要的使命,他不能让祖宗留下的遗产就这样荒废。双耳可以失聪,他有双眼。百年之后,他仍保持有一双深邃的眼睛,静静地看着小的们学戏。
      《木爷》,八十五岁高龄的木爷,宝刀不老,把傩戏演得精妙绝伦。为什么?是木爷对传统文化的钟爱,期间还掺杂着一种复杂的无奈——八年前徒弟阿新偷跑,外出打工去了。好在故事有个巧妙的反转,阿新虽然身处市场经济的漩潮中,但心中仍然眷恋着师傅,更可喜的是,阿新的儿子小明是那样的喜欢傩戏,后继有人了,木爷心慰了。
      三、文学艺术推动着一个时代发展,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是一个作家的立身之本。
      文如其人,从杨世英老师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杨老师的人品。人常说: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你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们就从他的作品中去感受杨老师的人生吧。
      《让鱼》,让鱼,让给谁?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人都需要。娘大病后身体仍很虚弱,需要补养,听到“鱼”字就会条件反射舌添嘴唇。一条大鱼,仅此一条,村民让干部,干部又互相推让,让来让去,病着的麻五婶最需要。多么温馨的画面,主题积极向上,满满的正能量,从中可以看到作者积极、阳光的内心,迎合了当下和谐社会的发展趋势。
      《坤叔》,让人动容的农家汉子,那年那月,人穷志不短。质朴、善良、团结、互助,整个社会充满了和谐的氛围。爹要把用来卖钱买化肥的鸡宰了,用来招待帮自家干活的穷乡邻,东西不重要,咱有这份心。坤叔酒醉唱山歌,醒来感觉歌词不对劲,竟然难以入睡,半夜下河去摸鱼,前来将功补过。感人的场面,和谐的社会。
      《砍脑袋》,砍谁的脑袋?悬念来了。承诺保境安民,拉了一帮穷苦力成立工会的解甲归田军官张清,怎能容忍有人抢人又抢粮,他要砍这个土匪的脑袋。土匪是谁?原来是个痴情的穷小子梓,喜欢上了乡绅的女儿,在这里不管这女孩同意不同意,乡绅是绝对不同意。门不当户不对,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当然,不要忘了,张清可不是糊涂人,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以泥人换真人,让乡绅失望,保住了穷后生。
      《承诺》,一句承诺,一生的坚持。守信赢得了声誉,也成就了自己。
      《人人有份》,看似平均主义,其实忠义在先。不能坏规矩,让人心里暖暖的。是呀,不见人怎能分肉呢?大家伙不理解,但姜林坚持要分,为什么?一个“义”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人都能守信,好处也就多多,大槐的出现让不理解的人面露羞涩。
      《老爹》,老爹病了,儿子让爹玩上了高科技,时代大发展,农民们也个个玩上了智能手机,还建起了天塘坡微信群。自家的群都说自家的事。不好!爹看病期间自家那块地竟然有条长长的人行道,伤病不要紧,怎么能把地给糟蹋了?轻伤不下火线,爱地如命的老爹!
      《荒》,主题沉重。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而如今,大量田地被荒废,被闲置。为什么?种地收入低。一个看大门的一个月比种地一年的收入还高,多么大的差距,谁还愿意种地?这是个让人深思的话题,好在有爹这样的人,甘愿清苦一生,也不放弃生养自己的土地。
      《那年那月的一只鸡》,特殊的年代,特殊的事。也许今天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得到,怎么会有这样的事?老罗的出现让全家紧张起来,好在莲聪明伶俐,心生一计,用无关紧要的鸡睾子加酒打发了罗干部。其实,罗干部哪能是好哄的呀?人家只是装醉而已。亲家大成也是穷苦人家,那年头,人人都吃粗粮瓜菜,养只鸡不容易呀,怎能舍得吃,家里还有五张嘴等着他呢,养个女儿也不容易呀!
      四、爱情是美好的,爱情是神圣的。
      杨老师的爱情题材虽然不多,但小说很抓人,给人以深思,让人长久不能忘却。
      《看医生》,老爹守着家,种地、喝酒、挂鸟雀,悠闲自在。儿子动员老爹去城住,费尽口舌,用尽浑身解数,老爹不为所动。而当老爹听说李姓女同学已经进城后,突然间牙痛起来,这病来得太突然了,为什么呢?老爹不是牙病,是心病。原来孤独的老人愿意留在家是有个盼头呀。小说告诉我们,作为儿女的,我们都了解父母多少呢?
      《恋》,恋家、恋地,关键还是恋人。孤独的老人不需要大把的钞票,不需要山珍海味,更不需要高楼林立,他需要的是一句温暖的叮咛,一个精神的依靠。
      《红铜戒指》,一句承诺,即使车祸失忆,但承诺刻于脑海。家不富有,女人也并不漂亮,但既然许下诺言,就要努力兑现。物质冲击的今天,如此的坚守,让人动容,为之感叹!
      杨老师的作品百看不厌,但因为我才疏学浅,还不能很好的诠释其内涵,此文不算研讨,只能是我和杨老师的一次面谈,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当虚心领教。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2827

帖子

27

精华

5

听众
主题
176
积分
41895
记录
5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1: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014. 老爹的心思有谁懂
                                            ——读杨英世《看医生》有感
  
  杨世英先生的闪小说《看医生》,是一篇描写农村空巢老人孤独生活现象的力作,小说通过寥寥几百字将老爹的心思描写得淋漓尽致,实为一篇佳作。
  
  赵铭回乡下看望独居的老爹,意在再次动员老爹进城一起生活,老爹年纪大了,一辈子守着老家不离不弃,农耕劳作,自给自足。不愿离家,一面是对老家真有感情,另一面是进城与儿子生活,会给儿子增添麻烦与负担。或许担心到城里后生活不习惯,不如在老家活得悠闲自在。
  
  深秋的雨与老爹的心思一样,淅淅沥沥,阴湿不明,赵铭与老爹在暗淡的灯光下喝酒聊天,赵铭诚心诚意想与老爹作透彻的交流,希望老爹能同意与他进城一起生活,可老爹却心思重重,以喝闷酒与儿子共进晚餐,赵铭真的猜不透老爹的沉重心思。
  
  赵铭的问话,爹只是应付着,没在意没心情的样子。儿子说酒,老爹应付着好酒;儿子说楼房,老爹也只是礼节性地应了声,哦!儿子说河水清清,老爹也只是“噢”了一声,不再多言。只有讲到城里也有人说侗话时,爹才真正来了些兴趣,多了些语言“侗话?侗话好,讲起来顺溜,听起来亲切。”
  
  赵铭为了说服老爹进城,总说着城里的好,房子是电梯楼,方便;小区环境好,有小河有清清的河水,优雅;有从乡下去一起住的乡下人,有挂画眉的老乡,同级别。儿子一门心思挑动老爹进城的意愿。可老爹还是没有半丝进城的意思。父亲只是真诚地表达了只要你们在城里过得好就行,我还是留念我的老家。
  
  赵铭费尽口舌,用尽浑身解数,可老爹不为所动。无意间把老爹的李姓女同学已经进城后的事告诉老爹时,才真正挑动了老爹敏感的神经。少年夫妻老来伴,娘走得早,留下老爹一人守着老家,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没人能理解,没处去诉说。成天的劳作虽见好收成,但难以排解老爹的凄苦生活现状,唯独能说说心里话的同样孤独的倾诉对象多日不见,更是增添了老爹的千愁万绪,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场景让老爹生活得身心疲惫,不是食粮的溃乏,而是精神的孤寂。
  
  得知心上人原来进城了的消息后,春潮荡漾着他枯老的心。内心的激动与欣喜,脸上的笑容与激情又怕儿子见笑难堪,只好用手捂住嘴让欢喜留到心灵深处。当儿子关切地问“爹,你怎么了?”时,厚实沉稳的老爹更是见机行事,说了假话“牙……牙痛。咝……痛!不行!明早同你去城里,看医生!”老爹突然间牙痛起来,这病来得太突然了,老爹哪是牙病,是心病。原来孤独的老人愿意留在家是有个盼头呀。小说至此止步,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小说告诉天下的儿女们,我们都了解父母多少呢?
  
  小说用大部分的笔墨描写了动员老爹进城的情景,儿子生在农村,进城后不忘老爹,体现了儿子对老爹的尊敬与孝顺,老爹对老家的依恋大家都相信是老爹的真情所在,只是没有猜秀隐藏在老爹内心的真实心思。老爹不愿离开老家只是为了能与相知的人说说话,谈谈心。结尾来了个突转,老爹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转,同意与儿子进城,结尾的反转使小说达到了高潮,老爹的心思闪出了希望的光辉。
  
  小说语言朴实,通篇以短句为主,节奏感特强,乡音乡情浓重。场景描写栩栩如生,人物性格通过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体现得活灵活现。
  
  《看医生》是一篇难得的闪小说精品佳作!

  
  附原文《看医生》
  
  赵铭回乡下看望爹,再次动员老爹进城。
  
  爹一直生活在山里,是种田的好把式,很少出门,一辈子守老营。爹的田地肥得冒油,房屋黝黑光亮。可爹毕竟老了,头发白了,背也驼了,还守个哪样?
  
  深秋的雨,淅淅沥沥。夜来到早,晚饭在灯下吃。喝过两杯,赵铭字斟句酌,认真说话;老爹怀着心事,闷头喝酒。
  
  爹,这是四川有名的“大地魂”,是种在土里的酒。
  
  嗯,好酒!我啊,也是离不开土地的人。
  
  爹,我们那个小区,有十二栋楼梯房,两栋电梯房。
  
  哦。
  
  我们家的房子在前栋,楼前是条河,蓝色的河水,清清亮亮。
  
  噢。
  
  爹,其实县城也不只是城里人的天下了。我们那个小区,房主有一半多是乡下人,乡下的年轻人出门打工、做生意,有钱了,都在县城买了房。住进来的老乡,好多都是说侗话。
  
  侗话?侗话好,讲起来顺溜,听起来亲切。
  
  爹,也有好几个老乡喂画眉,每天一大早爬到后山小树林里挂鸟雀。
  
  我也天天挂啊!
  
  爹,城里条件好啊,你说呢?
  
  啊……条件?好好好!你和馨兰,还有小宝,过得好就行。
  
  爹……那好吧!哦哟爹,差点忘了!昨天遇到一位婶子,向你问好。她说和你初中同学,后山向家村的,姓李。她打工的儿子也在小区买套房,正在装修,她在那里帮照看。
  
  是她!难怪这久不见,原来……
  
  爹捂住了嘴。
  
  爹,你怎么了?
  
  牙……牙痛。咝……痛!不行!明早同你去城里,看医生!
不断学习,不断创作,不断进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闪小说作家论坛|手机版|触屏版|小黑屋|闪小说阅读网 ( 冀ICP备13012593号-1 )

GMT+8, 2024-11-27 07:46 , Processed in 0.33353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