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小说作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6|回复: 1

[理论赏评] 【福建闪小说★“双拥杯”访谈专刊﹠26】《“双拥杯”优秀奖获得者司玉笙访谈录》...

[复制链接]

1132

帖子

9

精华

4

听众
主题
160
积分
10155
记录
7
收听
2

版主

发表于 2023-10-26 16: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23“双拥杯”微小说主题征文大赛获奖作者访谈】

“双拥杯”优秀奖获得者
司玉笙先生
访谈录
主持人/吴跃建

  一、【作者简介】
   

      司玉笙,男,1956年生,在新疆长大。当过农场知青、小学教师,1976年入伍,1979年退伍。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个人专集九部。


       二;获奖感言

看到征文启事后,因为我当过兵,对“双拥”有着深厚的感受,因而激发了我参与征文活动的热情,同时脑海里不由地浮现出一个退伍老兵的形象:这退伍军人在我乡下老家,当过生产队长,好用唢呐当军号吹。在这“军号声”里,时代变了、环境变了,而他的初心没变,将自己唯一的儿子送去当兵,手里也换成了真正的军号。由此,构思了这篇短文。

文章不在长短,而在于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让作品说话。让读者评判”。首先将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好,有血有肉有筋骨;二是情节合乎逻辑,不生编硬造“直奔主题”。说到“技巧”,看不出来技巧就是“最好的技巧”,得下功夫悟。在这篇短文中,“军号”成了刻画人物的“抓手”,贯穿始终,使其显得自然而具有特性。稿子投出之后,又觉得遗憾:里面有缺失的地方,应该再好好润色再出手。         

福建连续举办了六届此类征文活动,难能可贵。厦门是一座美丽的英雄城市,又是最前沿的海防和特区,有着无尽的魅力和吸引力。能参与这等活动感到高兴,获奖不获奖那是评委的事。须知,评委永远是对的,因为那就是“裁判”。再者,运动场上,最后一个跑到终点的也许会获得掌声,因为他参与了、坚持到底了——能跑到终点的,或许会看到下一个新的起点。


附2023“双拥杯” 微小说主题征文大赛优秀奖作品:
《小村军号》

小村军号
司玉笙★文

小村被郁郁葱葱的群山所环绕,当时只有一条石渣路通向山外。顺着这条路,可以奔向外面的世界。

几十年前,祥叔从部队复员回到这个小村。被推举为生产队长。他说,队长我可以当,就是大家要听从号令。说罢,他拿出一把军号,贴嘴鼓腮吹起来。吹一段,就停下来解释这是什么意思。社员们明白不明白的,掏掏耳朵都说好。自此以后,社员们上下工都听军号。其实,那是部队里的起床号和熄灯号。遇到紧急情况,比如需要紧急防汛救灾,就是冲锋号;比如需要到另一个山头采茶栽树,便是集合号……

几年过后,祥叔不再是生产队长,不需要再吹号召集有了自己责任田和茶山的村民们。可那把军号他从不离身,走哪儿带哪儿。那军号被他擦得铮亮,透出底色。像是保养良好的武器。有村民碰见他就说,祥叔,吹一段,吹一段。他便毫不犹豫地举号,挺胸劲吹,那认真的神色犹如以往。吹着还迈着军人的步伐,一二一地走着,身姿极为标准。嘹亮的号音向四周漾开,拨动着山山水水。村民们听到,都停下手里的活计寻视声源,喃喃地吐出一个字,好!

祥叔吹号,就有小孩子就头前脚后地跟着,又跳又蹦,嘻嘻哈哈地做吹号状,这其中就有他自己唯一的儿子。

儿子长大后参军入伍,到西北某边防部队服役,后考入军校。当了军官的儿子每次回来探亲,祥叔就会按部队的作息时间吹号。到了饭时,看儿子串门还没有回来,就吹紧急集合号。儿子满头汗星地跑步回来,故意埋汰道,爸,人家说咱家像个军营。

他回道,军号声里都是军营,那是看不够的风景……

儿子听了,两个拳头就不由地越攥越紧,然后夺过军号也吹。

有了这军号声,小村好像有了自己的筋骨,在流淌的岁月里茁壮。时光荏苒,祥叔也老了。可他不服老,经常对村民说,人老日子不老、军营不老。

那一天,两个骑山地车的年轻人一前一后进入小村,撒眼一看,便下车顾望。只见路边楼房排列,比肩争高;胡同深处,小儿学步,狗吠鸭叫;房前屋后,果树菜畦相映,清香扑鼻。灿灿的春光下,有女人在垄间俯身除草育秧。

见此景,俩人扎好车掏出手机,左倾右晃地抓拍。忙乱中,忽听一阵军号声传来。俩人一愣,立住了。一追问,便有热情的村民引路去祥叔家。

一路上,村民细说起祥叔。当说到祥叔现在一个人在村里住时,一个小伙子就问,他没有家人吗?村民道,他儿子儿媳要接他两口子去外地养老,他说去了没法再吹号。为照看孙子,他让老伴去了。这老头儿怪,逢年过节上面慰问他的礼品,改天他都会邀人再送到附近军营,当然还有其它的。那些兵见了他又搂又抱,嚷着让他吹军号他就吹,可是个热闹。

说话间,到了一处洁净的院落,院子里,精神矍铄的祥叔正在擦拭军号,不挂銜的老式军服一尘不染,还束着军用腰带。

向老班长致敬!

两个年轻人身子一挺,两脚一并,面对祥叔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旁边的村民也跟着做同样的动作。

祥叔似乎被吓了一跳,慌忙还礼。问,你们是……

我俩都当过兵,趁这周末骑车探访乡情,没想到这里竟然有这么好的风景,还都在这军号声里!

怎么和我的看法一样?谢谢小战友……

笑谈中,搬出木桌茶具,泡茶叙话。到了午餐时间,留客人享用地道的“农家饭”。

两个年轻人走后不几天,网媒上出现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小村常响军号声 倾情双拥固长城》。此文一经转发,跟帖点赞者无数。

有近邻向祥叔报喜,你现在是网红了,名声在外。

老人家淡淡地说,咱不懂网红,只知道军营里永远有兵……

此后,来小村的游客日渐增多。他们一到,指名要见祥叔。见了面就央求老人家吹军号。

听着军号,游客中有人哭了。





访谈主持吴跃建先生


访谈嘉宾:司玉笙先生











2023年“双拥杯”微小说主题征文大赛欢迎您!时间:6月10日―7月31日,官方投稿邮箱:695747814@qq.com

1万

帖子

43

精华

24

听众
主题
144
积分
69439
记录
60
收听
15

版主

发表于 2023-10-31 13: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司玉笙老师上届获一等奖,本届获优秀奖。
“双拥杯”微小说大赛拉开神秘的面纱,欢迎您的参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闪小说作家论坛|手机版|触屏版|小黑屋|闪小说阅读网 ( 冀ICP备13012593号-1 )

GMT+8, 2024-6-26 11:05 , Processed in 0.12783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