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小说作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29|回复: 0

故事在情节之外 ——读 邴继福《头狗之死》

[复制链接]

1352

帖子

31

精华

6

听众
主题
141
积分
6208
记录
0
收听
3

版主

发表于 2015-6-27 23: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故事在情节之外

——读 邴继福《头狗之死》

文□冷清秋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于一篇小小说入手的角度不同,必然会做出不一样的解读。这些解读上的差异,恰恰可能是反映了小说本身主题的多义性。而这种多义性,即体现了小说做为一种文学艺术的阅读魅力,也在相当程度上展示着作者所达到的创作水平。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篇《头狗之死》。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千百字的篇幅,开头近六百都是在介绍鄂伦春人如何打猎。并不厌其烦地介绍了打猎时猎狗的重要性,当然更不乏关于“头狗”的关健作用。如此“奢侈”的字数分配,目的何在?
  而且这是在完全放弃事件叙述的前提下,来讲述一个传统。然后直到后半部,才开始说正事,就是因为村里春耕机械种地,猎人老莫一行到农厂借柴油,农厂很慷慨,直接送了几桶,然后提到近来附近有头熊出没,相请不如偶遇,就冲着鄂伦春人善猎的名头,加上恰好前来的这一行人有枪有狗,不如直接去把那祸患放倒了事。这个提议在鄂伦春人之间引起了纷争,但最后还是去了,结果熊是放倒了,但狗也死伤惨重,其中就包括鄂伦春猎人老莫命根子一样的头狗。而事后去拉熊的人也发现,现场博斗的痕迹异常惨烈。多年后谜底才揭开,原来当天带来的那群狗,除了头狗是老莫的,其它全是临时借自各家各户。打起猎来根本就配合不到一起。
  这透露出一个问题,就是鄂伦春人不怎么训养狗了,原因在一开始就点明了:“种地”。显然鄂伦春人正在从马背上的游牧文化转为现代化的农耕文明。所以猎狗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训练上都不复当年。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来读全文,思路就可以理顺了——
  小说的前半部明为写风俗,实际写的是“曾经”善猎的鄂伦春人,而后半部表面写一场勉为其难的打猎,实际写的是“如今”农耕化了的鄂伦春人,已经再无力保住猎手的名头。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灵魂,游牧时期,猎狗是鄂伦春人生存的基础,头狗更是重中之重。而农耕化了的鄂伦春,迫切需要的不再是猎狗,而是柴油。
  所以,“头狗之死”,对于老莫是一种悲痛和失落,而对于整个鄂伦春人来讲,却是一个民族特性的消亡。马背上的猎手,开始变成田间地头的农夫了。
  这种改变既是一种潮流,也是一种追求更好生活的必需。但若是以放弃自我的精神根基为前提,则无论随之而来的幸福有多大,都会产生一种灵魂割裂的痛苦。然而现实并没有给留下过多的选择,老莫也就只能成为最后的鄂伦春人了。
  这显然是一个即沉重又庞大的主题。然而它实现的形式却是小小说。同时也正因为是小小说,所以才把这样一个需要表达的庞然大物置于讲叙背景而不是直接塞入故事情节之内。想起来先前曾和研修班的师友们聊起小小说的文体特征,大家莫衷一是。
  而此处,邴继福的作品,给出了最直观的回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闪小说作家论坛|手机版|触屏版|小黑屋|闪小说阅读网 ( 冀ICP备13012593号-1 )

GMT+8, 2024-6-17 14:52 , Processed in 0.17678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