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小说作家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80|回复: 21

“茶圣陆羽杯”闪小说大赛评论精华帖汇总贴(谢绝回帖)

  [复制链接]

1189

帖子

28

精华

9

听众
主题
103
积分
964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发表于 2017-12-20 07: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此贴为“茶圣陆羽杯”闪小说大赛评论精华帖汇总贴,29号晚上10点征文结束后,由初审评委给这些精华帖评分,得分前15名进入终评。

1189

帖子

28

精华

9

听众
主题
103
积分
964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10: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边庆祝 于 2017-12-24 10:06 编辑

  
  015、岁月忽已晚(496字)  ——读《岁月》有感
  文/边庆祝

  “对比+反转”一直以来都是熊荟蓉构建闪小说故事架构的常见手法之一,这篇《岁月》更是这一手法的集大成者。
  一是语言如诗如画。开头的景色描写“我带着女儿徜徉在东湖磨山脚下。一团团粉色的雾,漂浮在重峦叠嶂间。”如随意泼洒的水墨画一样,既渲染了小说的氛围,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又为“我”和“大伟”见面彼此的误会做足了铺垫。
  二是架构浑然天成。作者创建了故事内容和人物心理两大空白,为闪小说特有的“留白法”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留白”方式与路径。同时,依靠“简洁化”的人物塑造、“哲理化”的情节铺展,自然而然使读者感悟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也陡然提升了闪小说创意的质量。
  三是意蕴厚重饱满。由此篇《岁月》,让我想到东汉诗人佚名《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的一句“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同时,也让我想到清代著名词人纳兰容若《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中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他们共同给我的阅读体验就是:一切如能停留在初次的感觉多么美妙!开始的纯净美好,结局的超乎想象,莫测的岁月人生,也许,总带有那么几许淡淡的遗憾和哀伤,才让我们既有失落,又有回味……

  附:
  岁月(286字)
  文/熊荟蓉

  我带着女儿徜徉在东湖磨山脚下。一团团粉色的雾,漂浮在重峦叠嶂间。女儿蝴蝶般穿行在烂漫的樱花雨中,我的目光却穿行在四面八方的行人身上。
  初恋男友大伟要来武汉春游,我们约好在磨山见面。三十年了,他一直都在我的梦里。我敢肯定,只要他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我一眼就能认出他来。
  哎哟,迎面走来的那位,高大英俊,风流倜傥,可不就是大伟吗?虽然他比以前胖了一点。我心跳加速,惊喜地朝他奔跑过去:“大伟——”
  与此同时,我也听到谁在喊我:“小婉——”
  不对呀,当我拉着大伟的手,他一脸尴尬:“阿姨,您认错人了。”
  我转过身子,发现我女儿的手正被一个肥胖的秃顶男人拉着,她一脸尴尬地说:“大伯,您认错人了!”

  (此文发《德州晚报》2017年4月18日,《微型小说月报》2017年第6期。《黄河文艺》2017年第1期。)

1189

帖子

28

精华

9

听众
主题
103
积分
964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10: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0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读熊荟蓉老师闪小说《不走寻常路》有感
  文/张芳云

  故事描述了方教授的一场成功的演讲,最后的反转与前面的描述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局在情理之中,却又引人深思。
  故事开始,方教授分别以韩寒,周杰伦,比尔盖茨的故事来举例说明:“成功就是不走寻常路,好好学习就意味着将来没有出息,而读书不好则更容易接近成功。”这些事例看似让这种观点变得合理化,然而,细思却极恐,难道真的就是这样吗?熊老师作为一名资深的高中班主任老师,我觉得,通过这篇闪小说老师是给出了她的答案的。
  其实,现实生活中方教授的追捧者众多,所谓的证据大多断章取义,大多截取成功人士的某个片面来大肆渲染,达到以一盖全的效应,而忽略了这些人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我称这种为传销式的毒鸡汤。
  最精彩的是故事的结尾,神一样的反转,一个电话让方教授现了原形。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作为父亲的那种真切的关爱与焦虑展露无疑,而恰恰是这种父爱的真实,反衬出他前面高谈阔论的论点的不可靠性,赤裸裸地讽刺和打脸。方教授的这种前后反差,也很自然地体现出人性的另一面,叫关心则乱。为什么方教授的观点能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大多时候是和方教授一样的,关心则乱,病急乱投医。而方教授却是医人难医己,他一面给别人开着方子,一面又身体力行地否认着自己刚刚开出的方子。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育不是纸上谈兵,希望现实中的方教授们可以反思一下,如何引导孩子们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心态,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作者姓名:张芳云
  地址:湖北省天门市西寺路23号建筑勘察设计院
  QQ:55331662

  附:熊老师原文
  不走寻常路
  文/熊荟蓉

  济济一堂的大学多功能宴会厅里,方栋梁教授正在唾沫横飞地高谈自己的成功学理论——成功就是不走寻常路。
  “你们看看,那些成功的人,哪个是规规矩矩考学读书出来的?你们看看韩寒,上高中时根本不好好念书,抽烟喝酒半夜爬水管子到女生宿舍,七门功课亮红灯……”
  “你们看看周杰伦,中考只有一百多分,连普通高中都没考上,他的老师都认为他智商低下,甚至有智力障碍……”
  “你们看看比尔盖茨,上大学时,天天逃课,一点到晚关在电脑实验室打游戏,不顾父母恳求,毅然决然地退学了……”
  方教授呷了一口茶,无限感慨:“小时候越听话的学生,长大了越没出息。书读得越好的学生,越不容易成为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因为你考了好大学,读了好专业,出来就找到了好工作,好工作让你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你就不思进取了,做不出成绩了……而那些书读不好的人,要生存,就得另辟蹊径,闯着闯着就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台下观众频频点头,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突然,方教授的手机响了,只见他脸色突变,语气急促:“什么?方成功不见了!我出来开会的这两天他都没回家?你找过老师没有?啥,老师说他经常溜出去打游戏?唉,小小年纪不好好读书,这不是游戏青春吗?你快点去网吧查呀!那地方鱼龙混杂,很不安全的……”
  

1189

帖子

28

精华

9

听众
主题
103
积分
964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10: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038精彩的对话
  ——读《假如我中了五百万》
  文/谢振

  这篇小说主要以对话展示人物内心的。由于“假如”,约翰能够不假思索地自暴心思。区区“脱口”两字,约翰的毫不犹豫可见一斑。此后尽是水银泻地般的言辞,一言未平一言又起。丈夫在妻子的追问下连珠炮发,口无遮拦,一意心态尽显无遗。对话中,玛丽的情态不着一词,但叹号、问号和省略号的机智运用,二意心态若隐若现曲尽其妙。
  一场对话两样心情。一明一暗相得益彰,真是精彩!
  言为心声。心声已现,故而小说开头玛丽的两难神态,结尾约翰的无言举动,均无需多言,而余音缭绕。试想,若此作详写情态与行动,压缩这对话,还能有如此的含蓄蕴藉吗?

  假如我中了五百万(553字)
  文/熊荟蓉

  打了半夜麻将回家的约翰一推开卧室门,见妻子还未入睡,一双眼睛在黑暗中闪闪放光,惊问:“玛丽,咋还没睡?
  玛丽说:“烦呢!我的闺蜜露丝打电话说,他老公汤姆买彩票中了五百万,裸奔了!这男人真不是东西!”
  约翰说:“啥是裸奔?”
  玛丽说:“父母、妻子、儿子、房子、车子、衣服……全不要了,净身跑了!”
  约翰脱口说:“五百万都有了,还要这些东西干嘛?”
  玛丽说:“要跑也要带上父母啊!汤姆是他父母的独子,从小把他看得像心肝宝贝……”
  约翰说:“这简单,假如我中了五百万,给父母留下二十万,让他们晚年有靠就行了!”
  玛丽说:“要跑也要带上妻子啊!糟糠之妻不下堂。露丝当年可是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嫁给了贫寒的他,这些年跟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约翰说:“这也简单,假如我中了五百万,就给露丝留下三十万,也算对得住她了!”
  玛丽说:“要跑也要带上儿子啊!自己的儿子还能狠心丢下不管?”
  约翰说:“这更简单,假如我中了五百万,就给儿子留下五十万,可以管到他长大成人了。”
  玛丽说:“什么都不要,外面就那么好?”
  约翰说:“有了钱,外面啥东西没有?新房子、新车子、新妻子、新儿子……新生活才够味!”
  第二天,约翰睡到日上三竿才醒来,不见了玛丽,却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提示银行卡多了三十万。他打电话给儿子,儿子说银行卡上多了五十万。

1189

帖子

28

精华

9

听众
主题
103
积分
964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10: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边庆祝 于 2017-12-24 10:27 编辑

042、朱砂痣与明月光(500字)  ——品读熊荟蓉闪小说《两只蝴蝶》
  文/边庆祝

  该小说故事架构依然是作者惯用的“对比+反转”式。例如:玉蝶“刚听到点风声,就吞花露水、撞墙……”,而后发现“从没见过玉蝶这么窈窕的腰身,这么柔美的眼神,她浑身都冒着仙气……”正所谓“爱情就是一物降一物”。她是你面前的“母老虎”,未尝不会是他眼里的“小猫咪”;她在你面前“泪眼婆娑”,未尝不能在他怀中“笑靥如花”。
  该小说叙述方式主要运用了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例如:一袭黑衣的健美男正在指导穿粉色贴身衣的玉蝶……柔和、舒缓的音乐中,他们就像两只展翅翱翔的蝴蝶……整段文字优美温婉,如诗如画,令人拍案叫绝。
  该小说还运用了象征和暗喻的表现手法。两只蝴蝶,既可理解为“美蝶”和“玉蝶”,暗喻婚外情和婚内情。又可理解为“一袭黑衣的健美男”和“穿粉色贴身衣的玉蝶”,暗喻男人和女人同样有追求更多幸福的权利。
  张爱玲经典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有这么一句话:娶了红玫瑰,日久,就成了墙上的一滴蚊子血。而白玫瑰永远成了床前的明月光。娶了白玫瑰,日久,就成了衣服上的一粒白米饭,而红玫瑰永远成了心头上的一颗朱砂痣。如果以此来形容小说中“我”的心路历程,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附:
  两只蝴蝶(595字)
  文/熊荟蓉

  美蝶摸着越来越隆起的腹部说:“森哥,你一定要做出决断了!”
  我为难地说:“不是我不愿啊,是玉蝶她……她是那种性子特别刚烈的人。刚听到咱俩一点风声,就吞花露水、撞墙……”
  美蝶说:“你好好跟她谈呗。可以在财产方面,多做些让步。”
  我说:“我试着谈过呀,可她说,房子、车子、票子,她啥都不要,她只要我这个人!”
  美蝶幽幽地说:“唉,她是太爱你了!”
  我说:“我已经三个月没回家了,就是想让她绝望……”
  美蝶蹙紧眉头:“有些女人是宁可一辈子守着个空壳的。算了,你这样优柔寡断,我只能去医院了。”
  我慌忙拦住:“千万别啊!我想儿子都快想疯了。好好好,我带你回去跟她摊牌!”
  推开虚掩的门,咦,咱家怎么变成瑜伽馆了?
  一袭黑衣的健美男正在指导穿粉色贴身衣的玉蝶:“我们来练习全蝗式。吸气,同时抬起双手双腿和头部……”
  柔和、舒缓的音乐中,他们就像两只展翅翱翔的蝴蝶。我从没见过玉蝶这么窈窕的腰身,这么柔美的眼神,她浑身都冒着仙气啊。
  终于等到他们训练完毕,我将离婚协议书递给玉蝶。
  没有指责,没有愤怒,玉蝶接过笔就签上名字。
  我提醒她:“你还是细看一下协议内容吧,我把这个房子留给你,钱……”
  “无所谓的。我都同意。”玉蝶的语调水平无波,她自始至终都没抬头看我们一眼。
  带美蝶返回的路上,我怅然若失:“真没想到会如此简单,真没想到玉蝶会这样冷静……”
  美蝶幽幽一叹:“她,只是不爱你了。”
  “可我好像还爱着她呀!”我眼眶发热。
  
  (此文发《微型小说月报》2017年第5期,《小说月刊》2017年第7期。)

1189

帖子

28

精华

9

听众
主题
103
积分
964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10: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熊荟蓉 于 2017-12-20 11:05 编辑

 065生命的轮回(423字)
  文/宫佳

  熊老师的《小背篓》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饱含深情,小背篓里背的不仅仅是一份孝心,更是生命的轮回。正因为这种难得一见的风景,这篇闪小说才大放异彩,足见作品构思的巧妙。
  母亲养育孩子含辛茹苦,把孩子背在背篓里劳动,貌似理所应当,人们见怪不怪,母爱如水,绵绵无期。母爱的伟大付出,不计回报,真真切切地诠释了“母亲”。
  然而,母亲也有老的一天,当母亲丧失了劳动能力,做为子女应该如何去回报母亲呢?乌鸦有反哺之意,羔羊有跪乳之恩,强子也有颗孝心。
  小背篓作为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承载着人的幼年乃至老年。生命的轮回,浓浓的亲情,在市场里流淌。当人们看到背篓里的老人时,强子的这份孝心令人动容,甚至起到了轰动效应。在这种强有力的对比中,结尾强子的话“这没啥吧?娘用这个背篓背了我两年,我才背了她两个小时……”起了反衬作用,同时强烈地震撼了读者,弘扬了孝心,也进一步地赞扬了母爱的伟大,触动了内心的柔软,这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感人深深,足足的正能量。

  附原文:小背篓(599字)
  文/熊荟蓉

  等强子赶回家时,娘已不能正常走路、吃饭。她蜷缩在被子里,只隆起一抹可以忽略不计的弧度。
  “娘——”握着娘关节肿大、严重变形的手指,强子哽咽了,“娘,您想吃点什么?想喝点什么?”
  娘牵动着满是褶皱的嘴角:“我想出去……看看……”
  “那我背您出去吧!”强子脱口而出。
  可是,娘已经无力攀爬在他的脊背上,也无力抱住他的脖子。
  强子突然想起阁楼上的小背篓,竹编的能坐能靠的小背篓,是他小时候坐过的。娘背着他做饭、洗衣、赶集、爬山、过河……
  现在,患风湿性关节炎的娘不足六十斤,不盈一握,坐在背篓里,也像一个婴孩。
  他背着娘挨家挨户地串门,叔伯婶娘们都朝他竖大拇指,热情地将他迎进送出。
  他背着娘来到集贸市场,竟像罗敷来到城南隅,让所有人为之停驻,连警察也向他脱帽致敬。
  “娘,给您买几块糯米糕吧……”强子一开口,卖糯米糕的大嫂就递过来一大袋,连说:“送给你的,不要钱!”
  “娘,喝点水豆腐吧……”强子话音未落,卖水豆腐的老婆婆就恭敬地掇了条板凳过来:“喝吧,喝多少都成,不要钱!”
  强子解下背篓,坐在凳子上,将娘抱在怀里,喂她喝水豆腐。
  娘呛了一下,喷了强子一脸。娘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脸羞得通红。
  有人递纸巾过来,有人递吸管过来,更多的人掏出手机。强子像珍稀动物一般,被人重重围住。
  “让开让开,我来采访一下这位孝子!”有个记者模样的小姑娘拨开人丛。
  面对镜头,强子不解道:“这没啥吧,娘用这个背篓背了我两年,我才背了她两个小时……”

  (此文发《今日灵川》2017年5月19日》,《濮阳日报》2017年5月25日,《小小说大世界》2017年第7期,《阅之声》2017年第3期。)

  作者:宫佳
  地址:辽宁大连长兴岛理想家园
  手机:15242504868
  邮编:116317
  qq:531283073@qq.com

1189

帖子

28

精华

9

听众
主题
103
积分
964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11: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边庆祝 于 2017-12-29 08:52 编辑

079花开堪折直须折
  ——读熊荟蓉老师《岁月》有感
  文/余悦妍

  一直以来就喜欢读熊荟蓉老师的闪小说。
  看似直白的叙述中,总若隐若现着清丽的句子,或隽永的哲理,或辛辣的讽刺,或感人的焦点……每每在结尾处,总能让我会心一笑,或掩卷沉思,叹服不已。
  而这篇《岁月》,通过对比加反转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简洁、生动、精彩的爱情故事,读罢令我在佩服之余,有淡淡的忧伤,更有深深的启迪。
  这篇小说有三个特点。
  首先,小说语言优美,如诗似画。开篇的景色描写极具画面感、诗意感。“一团团粉色的雾,漂浮在重峦叠嶂间。女儿蝴蝶般穿行在烂漫的樱花雨中……”。“女儿”像“蝴蝶”这个比喻尤为精彩,既增强了阅读与想象的的美感,又暗喻了女儿的如花美眷,为后面“大伟”认错“我”埋下了伏笔。这不着痕迹的自然、精巧的设计可谓一举两得,高明!
  其次,小说简洁紧凑,行文自然流畅。短短286字的篇幅,却讲述了一个完整、动人的故事。无论是景物的勾勒,还是情节的推进,以及心理的描写无不如行云流水,不急不缓。让读者在轻松愉悦中不知不觉读完小说,唇齿留香,意犹未尽。
  最后,小说意蕴丰富,发人深思,给人启迪。这篇《岁月》,让我想起唐代杜秋娘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从《岁月》和《金缕衣》中,我想到:有多少曾经高大英俊的“大伟”和青春貌美的“我”,在花开正美的好年华,擦肩而过。多年后再重逢再回首,“岁月忽已晚。”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爱情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青春短暂,岁月如流。若在最好的年华里,好好珍惜时光,不负青春不负梦想,那么,在人生的每一个季节里,我们都将绽放出一树灿烂与艳丽的鲜花!

  附:
  岁月(286字)
  文/熊荟蓉

  我带着女儿徜徉在东湖磨山脚下。一团团粉色的雾,漂浮在重峦叠嶂间。女儿蝴蝶般穿行在烂漫的樱花雨中,我的目光却穿行在四面八方的行人身上。
  初恋男友大伟要来武汉春游,我们约好在磨山见面。三十年了,他一直都在我的梦里。我敢肯定,只要他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我一眼就能认出他来。
  哎哟,迎面走来的那位,高大英俊,风流倜傥,可不就是大伟吗?虽然他比以前胖了一点。我心跳加速,惊喜地朝他奔跑过去:“大伟——”
  与此同时,我也听到谁在喊我:“小婉——”
  不对呀,当我拉着大伟的手,他一脸尴尬:“阿姨,您认错人了。”
  我转过身子,发现我女儿的手正被一个肥胖的秃顶男人拉着,她一脸尴尬地说:“大伯,您认错人了!”
       作者姓名:余悦妍
  地址:湖北省团风县益民小区
  邮编:438000
  手机:15629603877
  QQ:3231364581
  邮箱:3231364581@qq.com

1189

帖子

28

精华

9

听众
主题
103
积分
964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07: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边庆祝 于 2017-12-24 10:51 编辑

       088、谈欲擒故纵式与前后对比式幽默在闪小说中的应用(498字)  文/边庆祝

  一、欲擒故纵式幽默
  例如:《假如我中了五百万》。约翰对妻子玛丽感叹,假如我中了五百万,就给妻子留下三十万,给儿子留下五十万!第二天,约翰醒来不见了玛丽,却收到一条手机短信提示银行卡多了三十万,并得知儿子银行卡上多了五十万。读到这里,读者不禁哑然失笑,原来约翰的一番感慨,却教会了妻子玛丽怎么“有情有义”并“不失风度”地携带巨款离开。
  欲擒故纵式幽默,会使读者不自觉就钻进了作者精心设计的包袱口里,等到最后“包袱”抖开,谜底解开,读者自然会恍然大悟,开怀大笑。
  二、前后对比式幽默
  例如:《不走寻常路》。方栋梁教授在大学课堂上侃侃而谈自己的成功学理论就是“不走寻常路”,并列举了很多佐证,可当他在电话里听说自己儿子方成功不见了,老师说他经常溜出去打游戏的时候,便顿时慌了手脚。方栋梁教授前后言行的矛盾和对比,令人忍俊不禁。再如:《谁是骗子》。谭大爷前后身份的变化,小雨前后心理的变化,都给读者提供了充足的笑料。
  前后对比式幽默,既符合闪小说“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文体追求,又在读者阅读心理上产生了“怦然一动,会心一笑”的幽默效果。

  附:
  假如我中了五百万(553字)
  文/熊荟蓉

  打了半夜麻将回家的约翰一推开卧室门,见妻子还未入睡,一双眼睛在黑暗中闪闪放光,惊问:“玛丽,咋还没睡?
  玛丽说:“烦呢!我的闺蜜露丝打电话说,他老公汤姆买彩票中了五百万,裸奔了!这男人真不是东西!”
  约翰说:“啥是裸奔?”
  玛丽说:“父母、妻子、儿子、房子、车子、衣服……全不要了,净身跑了!”
  约翰脱口说:“五百万都有了,还要这些东西干嘛?”
  玛丽说:“要跑也要带上父母啊!汤姆是他父母的独子,从小把他看得像心肝宝贝……”
  约翰说:“这简单,假如我中了五百万,给父母留下二十万,让他们晚年有靠就行了!”
  玛丽说:“要跑也要带上妻子啊!糟糠之妻不下堂。露丝当年可是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嫁给了贫寒的他,这些年跟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约翰说:“这也简单,假如我中了五百万,就给露丝留下三十万,也算对得住她了!”
  玛丽说:“要跑也要带上儿子啊!自己的儿子还能狠心丢下不管?”
  约翰说:“这更简单,假如我中了五百万,就给儿子留下五十万,可以管到他长大成人了。”
  玛丽说:“什么都不要,外面就那么好?”
  约翰说:“有了钱,外面啥东西没有?新房子、新车子、新妻子、新儿子……新生活才够味!”
  第二天,约翰睡到日上三竿才醒来,不见了玛丽,却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提示银行卡多了三十万。他打电话给儿子,儿子说银行卡上多了五十万。

  (此文发《喜剧世界》2016年第11期,《特别关注》2016年第12期,《民间故事选刊》2017年第4期,《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6期,《爱你》2017年第一期,《贵港日报》2016年9月17日,《牡丹晚报》2016年11月10日。)

  不走寻常路
  文/熊荟蓉

  济济一堂的大学多功能宴会厅里,方栋梁教授正在唾沫横飞地高谈自己的成功学理论——成功就是不走寻常路。
  “你们看看,那些成功的人,哪个是规规矩矩考学读书出来的?你们看看韩寒,上高中时根本不好好念书,抽烟喝酒半夜爬水管子到女生宿舍,七门功课亮红灯……”
  “你们看看周杰伦,中考只有一百多分,连普通高中都没考上,他的老师都认为他智商低下,甚至有智力障碍……”
  “你们看看比尔盖茨,上大学时,天天逃课,一点到晚关在电脑实验室打游戏,不顾父母恳求,毅然决然地退学了……”
  方教授呷了一口茶,无限感慨:“小时候越听话的学生,长大了越没出息。书读得越好的学生,越不容易成为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因为你考了好大学,读了好专业,出来就找到了好工作,好工作让你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你就不思进取了,做不出成绩了……而那些书读不好的人,要生存,就得另辟蹊径,闯着闯着就闯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台下观众频频点头,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突然,方教授的手机响了,只见他脸色突变,语气急促:“什么?方成功不见了!我出来开会的这两天他都没回家?你找过老师没有?啥,老师说他经常溜出去打游戏?唉,小小年纪不好好读书,这不是游戏青春吗?你快点去网吧查呀!那地方鱼龙混杂,很不安全的……”

  (此文发《三秦广播电视报》7月11日,《潇湘文化》2017年第3期。)

  谁是骗子(578字)
  文/熊荟蓉

  电话打不通,短信不见回,小雨的QQ头像也不再闪亮,谭大爷意识到自己受骗了。
  “爸,我放在您这里的两万元到底哪去了?这可是小东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女儿尖利的声音玻璃渣一般。
  谭大爷木然地蹲在大门口,猛吸了几口旱烟,用一阵剧烈的咳嗽代替回答。
  “死老头子,你倒是说呀!钱要是真的弄丢了,就把家里的那张存折拿去取了吧……”老太太说。
  “存折……存折也没了!”谭大爷嘴角抽搐。
  “阿,三万块,你就买了台电脑,咋就没啦?”老太太的眼睛瞪得有铜铃大。
  一听到“电脑”二字,谭大爷触电一般,双手抱头,浑身筛糠:“我……我被骗了……”
  案子很快告破。法庭上,谭大爷指着一身淑女装扮的小雨血泪控诉:“你这个骗子!你说你是贫困大学生,靠推销保健品挣学费,我给了你一万只买到几盒垃圾。你说你妈病危急需两万元做手术,我给了你两万你连医院也不告诉我。你说你要在外面租房准备考研,我给了你一万你从此关机人影也不见了……”
  “骗子!骗子!”老太太和女儿都高喊起来,将臭鸡蛋和破鞋子砸向小雨。
  “小雨,你还有什么话要说?”法官问。
  小雨捋了捋额前的头发,冷冷地看着谭大爷说:“你一个七十多岁的乡下老头,为啥要说自己是刚退休的局长?你开始说我像你的初恋情人,后来又要收我为干女儿。给我租房就是想占我的便宜……你不也是骗子吗?只不过行骗未遂……”
  “你!你……”谭大爷眼前一黑,口吐白沫,一头栽倒在地。

  (此文发《幽默与笑话》2017年第12期,《华文小小说》2016年第六期,《三江都市报》2016年9月20日。)

1189

帖子

28

精华

9

听众
主题
103
积分
964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07: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092【“茶圣陆羽杯”闪小说大赛】精心布局--读熊荟蓉闪小说《谁是骗子》(评论)
  文/秦利华

  以巨大的反转带给人们强烈的冲击是本文的最大特点。本文内容并不新鲜,却足够典型。通过一个色心不改的老者身名俱毁的故事,成功的塑造了“作死”者猥琐又可怜的形象。
  善于设伏是本文另一个特点。开篇设置悬念,点出小雨这个名字,却对小雨的身份只字不提,转而开始通过人物的对白及神态描写来展示谭大爷的可怜,诱发读者对受骗者的同情及对骗子的恨!
  这仍只是进一步设伏,为的是静待后面暴风雨的来临!果然,女骗子小雨出场了。有趣的是,剧情的最高点不在于谭大爷及家人对小雨的指责。反而是骗子对受害者的反击和揭露。
  谭大爷的猥琐行径随着女骗子小雨的反击完全公开,使剧情达到了高峰,不仅谭大爷昏死过去,连读者都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老谭可怜、可恨又可笑的形象一下子横空出世,对许多有着类似嗜好的人起到了猛击一掌、大喝一声的警醒教育作用。
  作者的描述语言颇具喜剧意味。比如描写谭大爷家人对小雨的恨时,“……将臭鸡蛋和破鞋子砸向小雨。”其情景细思乐极!
  熊老师是设计情节的高手,是最高明的“骗子”,哈哈!

  通联:048300山西省陵川县崇文镇过境路四季梅巷23号秦利华
  手机:15635650819
  QQ:469254826
  邮箱:469254826@qq.com

  附:《谁是骗子》
  文/熊荟蓉

  电话打不通,短信不见回,小雨的QQ头像也不再闪亮,谭大爷意识到自己受骗了。
  “爸,我放在您这里的两万元到底哪去了?这可是小东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女儿尖利的声音玻璃渣一般。
  谭大爷木然地蹲在大门口,猛吸了几口旱烟,用一阵剧烈的咳嗽代替回答。
  “死老头子,你倒是说呀!钱要是真的弄丢了,就把家里的那张存折拿去取了吧……”老太太说。
  “存折……存折也没了!”谭大爷嘴角抽搐。
  “阿,三万块,你就买了台电脑,咋就没啦?”老太太的眼睛瞪得有铜铃大。
  一听到“电脑”二字,谭大爷触电一般,双手抱头,浑身筛糠:“我……我被骗了……”
  案子很快告破。法庭上,谭大爷指着一身淑女装扮的小雨血泪控诉:“你这个骗子!你说你是贫困大学生,靠推销保健品挣学费,我给了你一万只买到几盒垃圾。你说你妈病危急需两万元做手术,我给了你两万你连医院也不告诉我。你说你要在外面租房准备考研,我给了你一万你从此关机人影也不见了……”
  “骗子!骗子!”老太太和女儿都高喊起来,将臭鸡蛋和破鞋子砸向小雨。
  “小雨,你还有什么话要说?”法官问。
  小雨捋了捋额前的头发,冷冷地看着谭大爷说:“你一个七十多岁的乡下老头,为啥要说自己是刚退休的局长?你开始说我像你的初恋情人,后来又要收我为干女儿。给我租房就是想占我的便宜……你不也是骗子吗?只不过行骗未遂……”
  “你!你……”谭大爷眼前一黑,口吐白沫,一头栽倒在地。

1189

帖子

28

精华

9

听众
主题
103
积分
964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1 07: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096没有常胜的将军(500字)
  ——熊荟蓉闪小说《打赌》赏析
  文/何书兴

  熊荟蓉老师的闪小说《打赌》,将闪小说的一些技法,运用的得炉火纯青。
  直入主题,引人入胜。文章一开篇,直入主题:我跟新来的保安打赌,并逢赌必赢。一下子纠紧了读者的心,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读者非往下读不可:他们是怎么赌的?赌的啥?为何逢赌必赢?有何招数?
  层层递进,突出主题。第一次赌张局长是贪官,赢了。第二次赌李主任升职,赢了。让人不自觉地想到第三次赌王校长养小蜜,肯定也要赢的。这就是闪小说常用的技法三一律。用二到三个,甚至更多个并列或递进的事,把人的眼球使劲往一个方向拽,并且包袱藏而不露,结果叫人看不到也想不到,严严实实,没有一丝破绽,结尾反转才会更加让人震撼。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就在读者也认为王校长养小蜜是铁板钉钉的事时,文章再次写道:见王校长的夫人哭哭啼啼,王校长头发凌乱、神色凄惶。让读者自然想到肯定东窗事发。我也一定又赢了。然而,结尾却来个大反转:去奔丧。以前衣着光鲜是看母亲:老母在,我不能老!真可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读后让人眼前一亮,心里一动,原来如此。意味深长,久久难忘。
  此外,运用对话讲故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现场感,画面感。多次用反问句,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作者:何书兴
  通联: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幸福小区33栋1-101号
  邮编:441000
  手机/微信:13972212300
  qq:290924194
  邮箱:hesx16@163.com

  附:
  打赌(597字)
  文/熊荟蓉

  今年,我喜欢就小区业主的事,跟新来的保安小刘打赌。每次都是我赢。
  第一次,我跟小刘说:“二栋三单元的张局长,肯定是个贪官!”小刘说:“才不呢,张局长眉清目秀的,一看就是正派人!”不久,张局长真进去了。小刘输给我一包烟,说:“范哥你咋知道张局长是贪官的?”我说:“你没见晚上找他的人那么多吗?都说是他亲戚,他哪有那么多亲戚?”
  接着,我又跟小刘打赌:“五栋四单元的李主任最近肯定要升职!”小刘说:“不会吧,那人尖嘴猴腮!”不久,李主任逢人就发烟,还真升副局长了。小刘又输给我一瓶酒,说:“范哥你咋知道李主任要升职的?”我说:“你没见他这段时间走路哼歌开口就笑吗?喜事都是藏不住的!”
  最近,我又对小刘说:“六栋二单元的王校长外面肯定有情况!”小刘说:“你简直血口喷人!人家是十佳校长,怎么会养小蜜呢?”我说:“那咱们这次赌一顿饭!”后来,连小刘也发现了,这王校长每月下旬,总会在一个周六衣着光鲜、头发乌亮地出去,第二天才回。五十多岁的人,如此行径,不是明摆着吗?小刘后悔打赌了,不过他说,不等到东窗事发,他是不会认输的。
  前天,终于见王校长的夫人从外面哭哭啼啼地赶回,然后,王校长就头发凌乱、神色凄惶地陪她出去了。我朝小刘一笑:“今晚油焖大虾地干活!”可当晚,买单的却是我。
  原来,王校长夫妇今天并不是闹离婚,而是去奔母丧。他每月衣着光鲜、头发乌亮地出去,也是回乡下看望老母。他说:“老母在,我不能老!”

  (此文发《牡丹晚报》2016年9月13日,《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11期,《天池小小说》2017年第1期。)

1189

帖子

28

精华

9

听众
主题
103
积分
964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3 06: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104巧施对比显奇崛
  文/王月娥

  《旧五代史◎周太祖记》中写道:“形神魁壮,趣向奇崛。”纪实写史,形神饱满之外,若能趋向笔法技巧,奇崛,则更令人称道。而写闪小说,何尝不是如此?
  昨天,有幸拜读了湖北天门作协副主席熊荟蓉老师的闪小说《迎》。作品中,昨日慈母迎儿孙,欢声笑语;今日儿孙迎娘亲,仰天悲泣:娘,欣儿来迎您回家。以后,我们回来了,谁来迎我们……掩卷之际,我早已泪水淋漓,与熊老师笔下的主人公欣儿同悲了。
  是什么使《迎》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仔细阅读,方知其精绝奥妙之处:巧施对比。文学作品中,对比手法的运用,能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从而凸显主题。在《迎》中,巧施对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前后所设场景的对比。娘在世时,是娘迎接儿孙。作品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场面:每年年关,娘欢欢喜喜地迎儿孙们回家;儿子买新车后,娘大张旗鼓放鞭炮迎接开着新车的儿子回家;娘拉着“我”的手絮絮叨叨说心愿。三个场景,都是那么热闹祥和、温暖有爱。而现在,“我"迎娘,却如此孤独、悲凉。两相映衬,对比,乐者更乐、哀者更哀。先前,娘在世时给予儿孙们的幸福,便随着流淌不尽的泪水化为永恒的记忆了。
  二、前后所铺笔墨的对比。娘在世时,娘几次迎儿孙回家情景,既有对娘的肖像、神态、动作的描写,更有对作为乡下淳朴农民的母亲那极具特色的语言描写。每一笔,都是浓墨刻画,都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今天,“我”迎娘亲的情景,笔墨却极力收敛,全集中在文末一句撕心裂肺的痛哭上。仅这一句,便将读者的心揪得隐隐作疼、泪水悄然。笔墨少而精,切中要点,哪怕文末那一声悲天恸地“娘”的呼喊,也足以摧人泪下了,何况再添一句“以后,我们回来了,谁来迎我们……”是啊,娘不在了,谁来迎我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呜呼,娘亲!
  《迎》,在原本具备感人泣涕的故事核的写作基础上,再巧用对比,真真切切产生了“悬崖抱奇崛,绝壁驾崚嶒”异曲同工之妙,其文岂能不卓尔不群?

  姓名:王月娥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北河口中学
  电话:18073674127
  邮政编码:415600
  邮箱:1448854135@qq.com

  附原文如下:
  迎(573字)
  文/熊荟蓉

  “欣儿,你在家坐会儿吧,听到鞭炮响出来也不迟……”邻里乡亲都劝我。
  “不,我要迎娘回家!娘怎么还不回来?”我一次次去禾场张望,不知不觉来到村口的老槐树下,这是娘以前经常迎我们回家的地方。
  刚结婚那几年,每到年关,当我们拎着大包小袋回家,老远,就见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娘花白的头发当风抖着。随即,娘就迈着碎步朝我们小跑过来,接过我们的孩子,一叠声地唤着“我的乖乖儿肉”。推开虚掩的门,满屋子都是土罐煨鸡的浓香。娘给我们每人盛一大碗,然后站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完。
  爹过世后,我们多次回去接娘。娘总是说:“叶落归根,人老思乡,娘离不开这间老屋呢!”可娘在老屋,我们就得一趟趟地回家。每月还房贷,已经很吃力了。为了方便回家,老公又贷款买了一辆手动赛欧。第一次将赛欧开回家时,娘在村口放了一挂大鞭,然后坐到车上摇下车窗,锣鼓般的声音响彻十里八湾:“咱家秋葫芦回来啦,都来吃糖抽烟哟……”
  娘经常拉着我的手说:“欣儿,娘当你是亲闺女呢!娘一生欠儿欠女,四十岁才开怀生了秋虎,小名就叫秋葫芦。秋葫芦小的时候,我一天天盼着他长大。秋葫芦长大了,我一天天盼着你们回家……”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由远而近,我喊着“娘”,朝那辆灵车狂奔。灵车停下,秋虎抱着娘的骨灰盒朝我走来,我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搂住娘,我失声痛哭:“娘,欣儿来迎您回家。以后,我们回来了,谁来迎我们……”

1189

帖子

28

精华

9

听众
主题
103
积分
964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3 07: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106情满乾坤泪满天
  ——评熊荟蓉老师三篇闪小说
  文/段宏波

  子欲养而亲不待,古今同恨。每次读写父母辈的文章,总是感叹韶华易逝,亲情无价。近日读了熊荟蓉老师的三篇闪小说:《小背篓》、《迎》、《黄金屋》,泪花如雨,连续数日不能平静,掩卷沉思,写下一点我的所想所感。
  《小背篓》讲述了一个很平的故事,可以说毫无波澜,但其味道却非常隽永。强子回到家,老母亲已经病得没有行动能力,但母亲仍希望能出门看看,强子用背篓背起老母亲上街了。这篇小说的可贵之处,作者并不一味追求情节的波折和反转,而是用平实的笔调,不惜笔墨,写了社会各色人物对强子行为的欣赏。这是非常具有匠心的一点,它让小说获得了推己及人的广泛的社会意义,从小说变成大说。最后强子回答记者的话,振聋发聩,真戳泪点,为小说完美收尾。
  《迎》的题目看上去似乎是喜庆的,作者以喜写悲,欲抑先扬,最后故事的悲情气氛衬托得更加浓厚。开头第一句,“欣儿,你在家坐会儿吧,听到鞭炮响出来也不迟……”,这里是对当地风俗的一种简描,既破除读者的阅读障碍,同时也诱导读者进入预设的“陷阱”,为后文埋下伏笔。在“迎”之前,我想起“娘”的桩桩往事,一幕幕温馨的画面。然后,剧情陡转,迎的是灵车,从温馨切换到悲痛,情感的闸门突然释放,让人揪心不已。
  《黄金屋》以父亲说的话为主线,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除了给“我”精神的鼓励,更是在物质上竭尽全力,倾其所有,远远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从镇中学到高中,从大学到参加工作,父母都在为我打造“黄金屋”。但最后,我能给父亲的只是小小的黄金色的盒子。此情此景,与《小背篓》中强子说的“两小时”与“两年”的对比是相似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梁闲泉老师说,闪小说是印章艺术,讲究切口小而深。熊老师的三篇闪小说无疑是符合这样的特征的。《小背篓》抓住了强子背母亲上街的一幕,浓笔书写;《迎》在“迎”娘回家这一点上展开,以点带面;《黄金屋》的时间跨度大一点,但作者采用三一律的写法,场景相似,显得很集中,也符合切口小而深的艺术特点。
  独特的个性与地域色彩也是这三篇小说的亮点。比如,背篓、禾场、糯米糕、水豆腐、土罐煨鸡、糖抽烟,作为北方人,我对其中的一部分不是很了解,在阅读的时候会有新鲜感。这些包含地域文化的字眼,增加了文章的丰度,增强了感染力,再加上作者富于个性的语言,呈现出奇崛的艺术效果。对于母土文化的挖掘和写作的个性表达,是一个作家走向成熟的标志。熊老师在短短的小说写作历程中,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值得我们每位初学者学习。
  小说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技巧,但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真正决定小说品格的在于内容。这三篇闪小说的核心灵魂是亲情,熊老师用她悲天悯人的情怀,饱满深情的笔调,写出了我们灵魂中共同的痛,这是小说取得成功的最关键的因素。
  姓名:段宏波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黄阁路天安数码城5号楼中广核设计院702室
  邮编:518172
  电话:13403797325
  邮箱:1982962939@qq.com

1189

帖子

28

精华

9

听众
主题
103
积分
964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3 07: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108 精彩把控文字,彰显文意美感(评论)
  ——小评《两只蝴蝶》
  文/王惟斌

  小说开篇用对话直接入题,把一副婚外情的画面铺在眼前,立体感很强。两段文字飞出两只蝴蝶,把小说的三个要素和盘托出,干净利索,凸显了作者利用语言白描的娴熟手法,来表现玉蝶的性格特点,引领读者的脚步走下去。
  接下来的对话,告诉读者,这并不是一场传统意义上的婚外情。美蝶的对话,丝毫没有传统“小三”的常见的无耻嘴脸,却有一种善良、宽容、善解人意的美在对话里浮现。
  小说接下来的镜头终于给到了第二只蝴蝶——玉蝶。瑜伽元素的引进,我们从玉蝶身上看到了一只热爱生活追求生活品质的美丽蝴蝶的形象。这时候,尽管“我”是无语的,但读者读到了某些酸酸的味道。
  当离婚协议递给玉蝶的时候,玉蝶出人意料的态度,完成了小说对于玉蝶形象的丰满过程。爱不在,心已死,该放手,心淡然。这只蝴蝶是真的飞走了。
  “我”怅然若失,是因为玉蝶的淡然,甚至还有些不屑。
  美蝶与“我”最后的对话,完成了故事情节,也结束了作者对爱情角色变换中人性的剖白。
  非提不可的是,全过程中有一个暗线隐藏在其中,那就是“我”需要一个儿子。这才是解锁“有爱却移情别恋”的钥匙。
  精彩源于作者文字超常的把控。赞!(494字)

  姓名:王惟斌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皮口街道办事处大白碑南100米金平安车行
  邮编:116222
  电话:15998459655
  微信:15998459655
  邮箱:79049441@qq.com

  附:两只蝴蝶(595字)
  文/熊荟蓉

  美蝶摸着越来越隆起的腹部说:“森哥,你一定要做出决断了!”
  我为难地说:“不是我不愿啊,是玉蝶她……她是那种性子特别刚烈的人。刚听到咱俩一点风声,就吞花露水、撞墙……”
  美蝶说:“你好好跟她谈呗。可以在财产方面,多做些让步。”
  我说:“我试着谈过呀,可她说,房子、车子、票子,她啥都不要,她只要我这个人!”
  美蝶幽幽地说:“唉,她是太爱你了!”
  我说:“我已经三个月没回家了,就是想让她绝望……”
  美蝶蹙紧眉头:“有些女人是宁可一辈子守着个空壳的。算了,你这样优柔寡断,我只能去医院了。”
  我慌忙拦住:“千万别啊!我想儿子都快想疯了。好好好,我带你回去跟她摊牌!”
  推开虚掩的门,咦,咱家怎么变成瑜伽馆了?
  一袭黑衣的健美男正在指导穿粉色贴身衣的玉蝶:“我们来练习全蝗式。吸气,同时抬起双手双腿和头部……”
  柔和、舒缓的音乐中,他们就像两只展翅翱翔的蝴蝶。我从没见过玉蝶这么窈窕的腰身,这么柔美的眼神,她浑身都冒着仙气啊。
  终于等到他们训练完毕,我将离婚协议书递给玉蝶。
  没有指责,没有愤怒,玉蝶接过笔就签上名字。
  我提醒她:“你还是细看一下协议内容吧,我把这个房子留给你,钱……”
  “无所谓的。我都同意。”玉蝶的语调水平无波,她自始至终都没抬头看我们一眼。
  带美蝶返回的路上,我怅然若失:“真没想到会如此简单,真没想到玉蝶会这样冷静……”
  美蝶幽幽一叹:“她,只是不爱你了。”
  “可我好像还爱着她呀!”我眼眶发热。

1189

帖子

28

精华

9

听众
主题
103
积分
964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08: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104、巧施对比显奇崛
  文/王月娥

  《旧五代史◎周太祖记》中写道:“形神魁壮,趣向奇崛。”纪实写史,形神饱满之外,若能趋向笔法技巧,奇崛,则更令人称道。而写闪小说,何尝不是如此?
  昨天,有幸拜读了湖北天门作协副主席熊荟蓉老师的闪小说《迎》。作品中,昨日慈母迎儿孙,欢声笑语;今日儿孙迎娘亲,仰天悲泣:娘,欣儿来迎您回家。以后,我们回来了,谁来迎我们……掩卷之际,我早已泪水淋漓,与熊老师笔下的主人公欣儿同悲了。
  是什么使《迎》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仔细阅读,方知其精绝奥妙之处:巧施对比。文学作品中,对比手法的运用,能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从而凸显主题。在《迎》中,巧施对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前后所设场景的对比。娘在世时,是娘迎接儿孙。作品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场面:每年年关,娘欢欢喜喜地迎儿孙们回家;儿子买新车后,娘大张旗鼓放鞭炮迎接开着新车的儿子回家;娘拉着“我”的手絮絮叨叨说心愿。三个场景,都是那么热闹祥和、温暖有爱。而现在,“我"迎娘,却如此孤独、悲凉。两相映衬,对比,乐者更乐、哀者更哀。先前,娘在世时给予儿孙们的幸福,便随着流淌不尽的泪水化为永恒的记忆了。
  二、前后所铺笔墨的对比。娘在世时,娘几次迎儿孙回家情景,既有对娘的肖像、神态、动作的描写,更有对作为乡下淳朴农民的母亲那极具特色的语言描写。每一笔,都是浓墨刻画,都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今天,“我”迎娘亲的情景,笔墨却极力收敛,全集中在文末一句撕心裂肺的痛哭上。仅这一句,便将读者的心揪得隐隐作疼、泪水悄然。笔墨少而精,切中要点,哪怕文末那一声悲天恸地“娘”的呼喊,也足以摧人泪下了,何况再添一句“以后,我们回来了,谁来迎我们……”是啊,娘不在了,谁来迎我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呜呼,娘亲!
  《迎》,在原本具备感人泣涕的故事核的写作基础上,再巧用对比,真真切切产生了“悬崖抱奇崛,绝壁驾崚嶒”异曲同工之妙,其文岂能不卓尔不群?
  姓名:王月娥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北河口中学
  电话:18073674127
  邮政编码:415600
  邮箱:1448854135@qq.com

  附原文如下:
  迎(573字)
  文/熊荟蓉

  “欣儿,你在家坐会儿吧,听到鞭炮响出来也不迟……”邻里乡亲都劝我。
  “不,我要迎娘回家!娘怎么还不回来?”我一次次去禾场张望,不知不觉来到村口的老槐树下,这是娘以前经常迎我们回家的地方。
  刚结婚那几年,每到年关,当我们拎着大包小袋回家,老远,就见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娘花白的头发当风抖着。随即,娘就迈着碎步朝我们小跑过来,接过我们的孩子,一叠声地唤着“我的乖乖儿肉”。推开虚掩的门,满屋子都是土罐煨鸡的浓香。娘给我们每人盛一大碗,然后站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完。
  爹过世后,我们多次回去接娘。娘总是说:“叶落归根,人老思乡,娘离不开这间老屋呢!”可娘在老屋,我们就得一趟趟地回家。每月还房贷,已经很吃力了。为了方便回家,老公又贷款买了一辆手动赛欧。第一次将赛欧开回家时,娘在村口放了一挂大鞭,然后坐到车上摇下车窗,锣鼓般的声音响彻十里八湾:“咱家秋葫芦回来啦,都来吃糖抽烟哟……”
  娘经常拉着我的手说:“欣儿,娘当你是亲闺女呢!娘一生欠儿欠女,四十岁才开怀生了秋虎,小名就叫秋葫芦。秋葫芦小的时候,我一天天盼着他长大。秋葫芦长大了,我一天天盼着你们回家……”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由远而近,我喊着“娘”,朝那辆灵车狂奔。灵车停下,秋虎抱着娘的骨灰盒朝我走来,我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搂住娘,我失声痛哭:“娘,欣儿来迎您回家。以后,我们回来了,谁来迎我们……”

1189

帖子

28

精华

9

听众
主题
103
积分
9640
记录
0
收听
0

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4 08: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104、巧施对比显奇崛
  文/王月娥

  《旧五代史◎周太祖记》中写道:“形神魁壮,趣向奇崛。”纪实写史,形神饱满之外,若能趋向笔法技巧,奇崛,则更令人称道。而写闪小说,何尝不是如此?
  昨天,有幸拜读了湖北天门作协副主席熊荟蓉老师的闪小说《迎》。作品中,昨日慈母迎儿孙,欢声笑语;今日儿孙迎娘亲,仰天悲泣:娘,欣儿来迎您回家。以后,我们回来了,谁来迎我们……掩卷之际,我早已泪水淋漓,与熊老师笔下的主人公欣儿同悲了。
  是什么使《迎》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仔细阅读,方知其精绝奥妙之处:巧施对比。文学作品中,对比手法的运用,能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从而凸显主题。在《迎》中,巧施对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前后所设场景的对比。娘在世时,是娘迎接儿孙。作品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场面:每年年关,娘欢欢喜喜地迎儿孙们回家;儿子买新车后,娘大张旗鼓放鞭炮迎接开着新车的儿子回家;娘拉着“我”的手絮絮叨叨说心愿。三个场景,都是那么热闹祥和、温暖有爱。而现在,“我"迎娘,却如此孤独、悲凉。两相映衬,对比,乐者更乐、哀者更哀。先前,娘在世时给予儿孙们的幸福,便随着流淌不尽的泪水化为永恒的记忆了。
  二、前后所铺笔墨的对比。娘在世时,娘几次迎儿孙回家情景,既有对娘的肖像、神态、动作的描写,更有对作为乡下淳朴农民的母亲那极具特色的语言描写。每一笔,都是浓墨刻画,都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今天,“我”迎娘亲的情景,笔墨却极力收敛,全集中在文末一句撕心裂肺的痛哭上。仅这一句,便将读者的心揪得隐隐作疼、泪水悄然。笔墨少而精,切中要点,哪怕文末那一声悲天恸地“娘”的呼喊,也足以摧人泪下了,何况再添一句“以后,我们回来了,谁来迎我们……”是啊,娘不在了,谁来迎我们?树欲静而风不止,呜呼,娘亲!
  《迎》,在原本具备感人泣涕的故事核的写作基础上,再巧用对比,真真切切产生了“悬崖抱奇崛,绝壁驾崚嶒”异曲同工之妙,其文岂能不卓尔不群?
  姓名:王月娥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北河口中学
  电话:18073674127
  邮政编码:415600
  邮箱:1448854135@qq.com

  附原文如下:
  迎(573字)
  文/熊荟蓉

  “欣儿,你在家坐会儿吧,听到鞭炮响出来也不迟……”邻里乡亲都劝我。
  “不,我要迎娘回家!娘怎么还不回来?”我一次次去禾场张望,不知不觉来到村口的老槐树下,这是娘以前经常迎我们回家的地方。
  刚结婚那几年,每到年关,当我们拎着大包小袋回家,老远,就见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娘花白的头发当风抖着。随即,娘就迈着碎步朝我们小跑过来,接过我们的孩子,一叠声地唤着“我的乖乖儿肉”。推开虚掩的门,满屋子都是土罐煨鸡的浓香。娘给我们每人盛一大碗,然后站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完。
  爹过世后,我们多次回去接娘。娘总是说:“叶落归根,人老思乡,娘离不开这间老屋呢!”可娘在老屋,我们就得一趟趟地回家。每月还房贷,已经很吃力了。为了方便回家,老公又贷款买了一辆手动赛欧。第一次将赛欧开回家时,娘在村口放了一挂大鞭,然后坐到车上摇下车窗,锣鼓般的声音响彻十里八湾:“咱家秋葫芦回来啦,都来吃糖抽烟哟……”
  娘经常拉着我的手说:“欣儿,娘当你是亲闺女呢!娘一生欠儿欠女,四十岁才开怀生了秋虎,小名就叫秋葫芦。秋葫芦小的时候,我一天天盼着他长大。秋葫芦长大了,我一天天盼着你们回家……”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由远而近,我喊着“娘”,朝那辆灵车狂奔。灵车停下,秋虎抱着娘的骨灰盒朝我走来,我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搂住娘,我失声痛哭:“娘,欣儿来迎您回家。以后,我们回来了,谁来迎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闪小说作家论坛|手机版|触屏版|小黑屋|闪小说阅读网 ( 冀ICP备13012593号-1 )

GMT+8, 2024-6-17 02:20 , Processed in 0.70746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