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闪小说阅读网所发布闪小说作品及理论赏评作品皆为原创,如欲转载,请事先联系原作者。

34、林纾英闪小说的艺术特色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闪小说阅读网   发布者:阅读
热度621票  浏览155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15年12月10日 19:27
原创作者

Author::程思良

  林纾英擅诗词与美文,其诗词之词采华茂,其美文之妍美幽约,令多少人为之击节赞叹!因诗词与美文成绩斐然,使她在闪小说方面的才华一定程度上被遮掩。她的闪小说颇具特色:贴近现实,关注身边生活;擅用第一人称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风格幽默诙谐;构思巧妙,出人意表。
  萨特强调文学要介入生活。当下有些所谓的作家,一味凌空蹈虚,在其作品中看不到人间烟火味。其实,广阔的社会生活,纷纭的人间世相,是文学创作的富矿。林纾英的闪小说贴近社会现实,关注身边生活。或直面现实,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如《潜规则》,小说通过描述一次宴会上各色人等的表现,在平静的叙述中,揭示出互相利用、礼尚往来的潜规则。如《超级粉丝》,小说撷取机场上那些狂热“粉丝”与“明星”的表现,对青少年们的狂热追星现象表达了深切的忧虑;或表现人性中的温暖与柔软。如《一条老狗》,写“我”由窗外那凄厉悠长的猫叫声联想到一条已好久未见的老狗,表现了主人公动物的关爱与怜悯之心;或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关切与同情。如《精神病人》,作者在小说中写道:“只希望她能安定下来,过正常人的生活。”闪耀着人道主义之光;或表露血浓于水的人间亲情。如《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儿子,父亲什么都能付出,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小说写什么重要,但怎么写也很重要。譬如用不同视角叙述同一故事,效果便迥然不同。林纾英擅用第一人称这种视角叙述故事,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如《领导的艺术》,小说以“我”的视角看问题,写“我”单位的人事,来得本真。难怪有读者看后惊呼:“真有这样的事发生吗?”这是用其他人称叙述所无法达到的效果。林纾英的很多闪小说都有“我”,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来得真切,栩栩如生。
  小说的语言无味,则面目可憎。读者青睐的是语言生动鲜活的小说。若再加入幽默的佐料,则更能吸引读者阅读的浓厚兴趣。林纾英的小说语言生动形象,风格幽默诙谐。譬如《到派出所吃饭》,写的是一个打错电话的故事。打错电话的事相信很多人都遭遇过。因打错电话引发的尴尬事亦不鲜见。然而,作者巧思妙构,将打电话者“我”设置了一个特殊身份——警察,结果令接电话者惊慌失措,语无伦次,读后让人不禁莞尔一笑。又如《无计可施》,小说反映时下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不法行为。主人公“我”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幽默风趣,让人啼笑皆非。类似的富有幽默质素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想偷飞机轮胎的小伙子》、《从众》、《逗你玩》、《看谁狠》、《屁股痛》……生活中不是缺少幽默,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林纾英擅于挖掘生活中富有幽默味的元素,使其小说富有浓郁的幽默味。
  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要有曲折,不可作直头布袋。小说如果平铺直叙,会令读者生厌。林纾英深谙此理。她的闪小说讲究构思巧妙,杯水兴波,尤其注重结尾的出人意表。如《领导的素质》,小说构思十分精巧,前面闲闲道来,写“我”因病去医院检查,虽然结果未出,但感觉不妙,不由黯然神伤,这时领导来电话对“我”表示关怀。倘若就此打住,则是一篇寻常之作。作家的高明之处在于,并未打住,而是笔锋突转,波澜乍起,别开生面,将领导性格的复杂性表露无遗,让人击节赞叹!又如《从众》,写很多人纷纷跑去看热闹,凑到一起望天空,然而他们什么都没有看到,最后陆续散去,只有一个人还在看。“我”走过去,推了他一下:“天上什么都没有,你在看什么?”“我没看什么,我的鼻子出血了。”小说最后这一闪,妙不可言!在小说结尾巧妙运用欧•亨利手法,往往能收到“临去秋波那一转”的魅力。这方面,林纾英的闪小说运用得非常娴熟,也很成功。
  林纾英的闪小说还有其他特出之处,比如以小见大等,兹不一一赘述。我相信,在闪小说之路上,林纾英会越走越远,创作出更多让人眼睛一亮的精彩之作。
  
  (刊2013年3月1日印尼《国际日报》。)
  
  
  附:
  潜规则
  文/林纾英
  
  在五星级大酒店门口,先生同我拉开距离,先几步进了酒店。
  我从吴总手里接过标价两万八的迪奥化妆品礼盒,转身交到服务生手上。他很懂事,什么也不问。开宴不久,他悄悄从夫人手里接过车钥匙,退出了房间。
  尊贵的夫人,她坐在首席,很端庄,很优雅。在她的眼前,是一杯RomanéeConti法国红葡萄酒。
  在座的都是名流,酒喝得比较有节制。
  不久,夫人款款起身,端起酒杯,与先生轻轻碰了下:“贺局长,感谢你盛情款待,你的问题,我会与我们家老刘提起,先祝贺你。”
  为示感谢,先生很豪爽的将一杯价值千余元的五十年茅台一口喝下。
  在座的,纷纷举杯祝贺。
  和乐欢畅的氛围中,一向言语谨慎的夫人,若有意似无心地拈着手中的筷子轻轻叹了口气:“这筷子很漂亮,品相跟我们家那双黄花梨筷子很像,那可是正宗海南黄花梨,只可惜跌断了一根啊。没了它,我们老刘似乎吃饭都没了精气神。”
  大家继续不动声色地谈话、饮酒,似乎谁都没在意她的话。
  夫人接个电话,提前退场了。
  不久,客人也纷纷退场了,走在最后的房地产大亨吴总握住先生的手:“贺局,先祝贺。改日我备几份黄花梨亲送府上。我的事,拜托了!”
  先生点了点头。
  
  
  
TAG: 精神病人 潜规则 青少年 主人公 人道主义
顶:64 踩:60
阅读感觉评分:
当前平均分:84.51 (278次打分)
【已经有220人表态】
36票
经典
37票
精品
22票
佳作
29票
31票
还好
32票
一般
33票
很一般
阅读上一篇 阅读下一篇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站长推荐